邱慶山,陳 琛
(1湖北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2 襄陽致遠中學,湖北 襄陽 441400)
句子中詞和詞的組合尤其是鄰現(xiàn)組合,中間一定存在某種語義關聯(lián)。無關聯(lián)不成句。這是句子的生命線。某個詞(比如人造物名詞“紙”)與其他詞組合時到底存在多少種語義關聯(lián)?這是個有意思的追問。生成詞庫論(Generative Lexicon)的物性結構給了有益的啟示。生成詞庫理論用形式、構成、施成、功用4種物性角色搭建了一個物性結構來描寫名詞所指事物的性質及其跟相關事物、事件的關系,同時也說明這種概念層面上的事物或事件關系是如何最終在語言層面上表現(xiàn)為詞和詞之間的搭配關系。[1][2]本文基于實際用法和大規(guī)模語料,分析紙與其他詞可鄰現(xiàn)組合的認知語義動因,說明屬性義在獲取詞義的認知過程中具有的語義關聯(lián)機制和橋梁作用,統(tǒng)計紙的具體屬性義名稱、數(shù)目和類別以及下位概念屬性義的使用頻率,描寫構建“紙”的屬性義知識本體并說明其應用價值。
詞匯語義學與知識本體關系密切,[3][4]受二者關系的啟發(fā),本研究的技術路線是:以認知組合性詞義觀[5]和詞義球結構理論(spherical structure of word meaning,SSWM)[6][7]為指導,立足大規(guī)模語料,采取經驗主義和詞匯主義的操作方法,考察語句中的詞間語義關系,人工抽取名詞紙的最小組合結構的語義關聯(lián)——屬性義,最后計量分析相關數(shù)據,構建由上、下位概念屬性義組成的詞義知識本體。
詞義具有認知和組合特性,認知是詞義形成的前提和基礎,詞義是認知世界的結果;組合是詞義呈現(xiàn)的基本方式,沒有句法組合,詞義很難被完整地深度感知到,詞義的運用能力也很難提高。邱慶山(2012,2014)以認知組合性詞義觀[5]和詞義球結構理論[6][7]對上述觀點做過闡述。本文抽取名詞“紙”的屬性義知識即以此為指導原則。下面,我們以“紙”為例對此進行具體說明。
人們對人造物本身的認知決定著對人造物名詞詞義的認知深度和廣度。人們對人造物的認知結構也決定著人造物名詞的詞義結構,前者和后者是投射形成的同構關系。邱慶山(2012,2014)指出,人們理解一個認知對象是通過一定的認知結構來實現(xiàn)的。這個認知結構可公式化為:認知結構=【對象+屬性+屬性值】。該認知結構是由三個要素組成的抽象的上位概念的認知結構,具體交際中需要實現(xiàn)為下位概念的最小認知結構,實現(xiàn)的方法就是給認知結構要素進行具體的語義賦值。[6][7]以“紙”為例,其上位認知結構和最小認知結構可分別表示為:
上位認知結構:【對象(紙)+屬性()+屬性值()】(()表示認知結構要素等待語義賦值的狀態(tài),(紙)表示認知結構要素已進行語義賦值的狀態(tài),下同)
最小認知結構(之一):【對象(紙)+屬性1(顏色)+屬性值1(白)】
人們從語言交際中獲取語義信息的過程實質上是個不斷實現(xiàn)許多最小認知結構的過程。語言交際中的“白顏色紙”這個最小組合,就是人造物名詞“紙”的眾多最小認知結構中的一個,是名詞“紙”的上位認知結構的一次具體語義賦值形成的。邱慶山(2012,2014)把認知結構投射到詞義結構上,認為詞義是一個由對象義、屬性義、屬性值義等三個要素組成的球形結構。詞的屬性義在三要素中具有關聯(lián)對象義和屬性值義的作用,能夠判定詞語互相組合而成的結構是否可用。[6][7]“紙”的詞義球結構模型圖示如下圖1:
圖1 名詞“紙”的SSWM(剖面)模型
圖1說明“紙”的屬性義和屬性值義都很多,這些眾多的屬性義構成詞義的屬性義層(圖中的段虛線所示),隱性地存在于對象義的周圍;與眾多屬性義相匹配的屬性值義構成詞義的屬性值義層(圖中的點虛線所示),隱性地存在于對象義的周圍。就這個圓球的剖面圖而言,對象指示義只有一個,是圓心,屬性蘊涵義集合是半徑,屬性值蘊涵義集合是周長。理解紙的詞義過程,就轉化成尋找這個詞的屬性義以及與其相匹配的屬性值義的過程,而且關鍵在于尋找作為認知視角或途徑的屬性義,因為屬性義在“紙”和其他詞的句法組合中起著關鍵性的橋梁作用,是名詞紙跟其他詞組合的語義關聯(lián)。人們獲取的屬性義和屬性值義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刻地理解“紙”的詞義,使用該詞的語言能力就越強。
句法組合結構的語義生成遵循組成性原則,整個句法組合結構的語義實際上是由結構中詞的意義以及詞間語義關系組成的。詞和詞所以能夠鄰現(xiàn)組合,深層原因是詞義之間具有某種關聯(lián)性。因此,弗斯(J.R.Firth)提出的“觀其伴可知其義、知其義需觀其伴”是獲取詞義的好方法。這種方法之所以可行,是因為鄰現(xiàn)組合的詞和詞之間存在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本文吸收互信息的相關理論原則,在認知組合性詞義觀和詞義球結構理論指導下,對具體語料中“紙”的屬性義進行抽取。具體方法例釋如下。
盜版印刷物用紙黃黑且薄而透亮,重量不夠克數(shù)。
例(1)中,跟“紙”可以鄰現(xiàn)組合的最小結構有:用紙、紙黃黑、紙薄、紙透亮、紙重量不夠克數(shù)。把“紙”看作認知分析的對象和認知分析的起始點,可以得到句法結構中的語義關聯(lián):“紙”和“用、黃黑、薄、透亮、不夠克數(shù)”之間的語義關聯(lián)分別是“前置動作、顏色、厚度、性能、重量”,其中屬性“前置動作、顏色、厚度、性能”沒有出現(xiàn)在句中,而屬性“重量”則出現(xiàn)在句中??傊?,從例(1)中抽取到了“前置動作、顏色、厚度、性能、重量”等五種語義關聯(lián)——屬性義。
“前置動作、顏色、厚度、性能、重量”類聚為名詞“紙”的屬性義層,“用、黃黑、薄、透亮、不夠克數(shù)”類聚為名詞“紙”的屬性值義層,“紙”本身的指示義是其詞義球結構的對象義層?!皩傩粤x、屬性值義、對象義”構成了名詞“紙”的詞義球結構。這種詞義球結構可以描寫一個詞在具體語料中的句法語義組合狀態(tài)及其表達的社會語用文化信息。
我們在CCL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檢索到含有“紙”語料60497條,經逐條考察“紙”在句中的最小的有意義的組合結構,抽得全部屬性義67種(總共出現(xiàn)62683次)?!凹垺钡膶傩粤x知識本體構建如下表1。
表1 名詞“紙”的屬性義知識本體
11個初始上位概念屬性義(頻次)67個具體下位概念屬性義具體屬性義的頻次屬性值義(舉例)具體屬性義的頻率(%)初始屬性義的頻率(%)關系(3185)計算定物點(前置介詞)1207在/于1.93計算單位(量詞)1110張/袋1.77計算并聯(lián)者214和/與0.34并聯(lián)者198筆0.32計算處置物(前置介詞)124把/將0.20計算本體(前置喻詞) 102像/跟……一樣0.16示例101例如/之類0.16屬事(冠名物)74草/活/工0.12計算可選者37或0.06計算工具格(前置介詞)8使/以0.015.08計算比較物(前置介詞)7比0.01領事(領有物)3全國的/天下的0.00評判(1501)是否有用680廢(無用)/爛1.08是否存在326有/無0.52新舊度251新/破舊0.40透明度74半透明0.12優(yōu)劣/珍貴度70好/劣/古老的0.11光澤度38熒光/高光0.06是否是31是/不是0.05潔凈度18干凈/臟0.03粗細度13粗/糙0.022.39材料(1400)材料1400棉/羊皮2.232.23制售(1082)制售單位813店/公司1.30制造方法215手工/機制/活頁0.34印刷方式35凸版/膠版/線裝0.06生產工具15機0.02發(fā)明人4蔡侯0.001.73類級(171)類別131白卡/無碳0.21等級40特級/普通/上等0.060.27性質(158)軟硬度/質地67硬/軟0.11品牌51榮寶齋/思源0.08承載信息內容29寫著人民權利0.05質量10優(yōu)0.02氣味1香(味)0.000.25
從表1可知,上位概念屬性義的使用頻率從高到低依次是:功能>形貌>動作>量度>位置>關系>評判>材料>制售>類級>性質。其中67個具體屬性義的頻次和頻率對比情況見表2。
表2 67個具體屬性義的頻次和頻率對比表
具體屬性義(67個)具體屬性義的頻次具體屬性義的頻率(%)空間位置240.04長度230.04價格/費用220.04潔凈度180.03生產工具150.02粗細度130.02面積120.02覆蓋物100.02順序100.02質量100.02計算工具格(前置介詞)80.01計算比較物(前置介詞)70.01高度50酸堿度50發(fā)明人40領事(領有物)30寬度20壽命20空間視覺10產量10氣味10
從表2可知,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功用屬性義,頻率高達49.23%。這和“紙”作為人造物的本質特征十分吻合,因為人造物的基本目的是“物必有用”,功用義就會成為人造物名詞的基本使用特征,其在語言交際中的表現(xiàn)就極為豐富,使用頻率就高。生成詞庫理論根據物性結構把名詞為自然類、人造類和合成類。其中人造類名詞是與功用角色和(或)施成角色相關的概念。功用是第一位的,施成是第二位的,人類制造某物總是為了某種目的。物性結構源于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 ,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因對應的就是功用角色。[8]
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和Pustejovsky的物性結構都具有知識本體的特質,都由4種上位概念的物性角色構成。袁毓林把上位概念的物性角色數(shù)量擴展到10種:[9]形式、構成、單位、評價、施成、材料、功用、行為、處置、定位。本文用屬性義表示具有語義關聯(lián)的物性角色,描寫出“紙”的上位概念屬性義11種和下位概念屬性義67種。理論上,下位概念屬性義可以無限多,但實際語言運用中呈現(xiàn)出的并不很多。據考察,面食類、水果類、筆類名詞的下位概念屬性義分別有96個、[10]75個、[11]83個,[12]陽光、空氣、水的下位概念屬性義分別為112個、161個、196個。[13]總之,本文根據認知組合性詞義觀和詞義球結構理論,立足大規(guī)模語料,全面描寫了“紙”的上位和下位概念屬性義,最終構建了更加符合使用實際的屬性義知識本體。詞的這種屬性義知識本體,可以很好地說明詞和詞組合的“語義關聯(lián)”,呈現(xiàn)某個或某類詞的句法個性特征以及句法語義甚至語用知識,提高基礎性的語言組合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