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玲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之課題,意在推進語文新課改,針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弊端,回歸閱讀教學本質,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良好個性。通過研究,我們明晰了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內涵和特征,整體構建了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同時課題研究也促進了師生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8-481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參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的研究工作側重于課堂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向課堂閱讀教學要效益,真正讓學生享受個性化閱讀快樂,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他們的個性健康發(fā)展,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1? 明確了“個性化”閱讀的基本特征
1.1? 自主性。個性化閱讀的第一個特征是自主性。強調閱讀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師放棄對于閱讀活動的指導權。教師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學生分析課文,而是設置一些開放情境的問題,提供一些線索,及時對閱讀活動進行點撥,重點是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
1.2? 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由于讀者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在閱讀活動中對于文本的解釋也不相同。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給每個學生多留一點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對于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以豐富的想象力,開創(chuàng)性的思維來陳述自己的見解。
1.3? 個性化閱讀是一種體驗性的閱讀。閱讀體驗有兩個特征:一是情感。二是整體?;陂喿x體驗的特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多讓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閱讀,在朗讀中分析、賞析、體驗課文,引發(fā)學生的共鳴。
1.4? 個性化閱讀是一種擁有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學生要想在閱讀活動中有所創(chuàng)新,有獨到的體驗,必須首先學會批判地接受、學習課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經(jīng)常性的樹立一些靶子,讓學生提出質疑,展開討論,多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樣,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才有可能得到培養(yǎng)。
2? 建構了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2.1? 策略一:讓學生真正擁有自主實踐的機會。我們的學生是具有個性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發(fā)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xiàn)和發(fā)展的時空,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閱讀活動就應該讓學生把主要經(jīng)歷放在閱讀原文上。閱讀時以原有知識結構為底座,進行不同層次地讀,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臺階狀前進,完成全程閱讀。我們的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讓學生反復地通過不同目的的“五讀”(讀通、讀懂、讀好、讀熟、讀深)完成課文學習。①給足時間。教師可根據(jù)年級、學情、教材特點規(guī)定每節(jié)課的閱讀時間,并讓學生自我監(jiān)控達成度。②全員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應是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排練場,不是少數(shù)學生表演的小舞臺。特別是自學性閱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做個讀的樣子,草草收兵。
2.2? 策略二:讓學生固守內心獨特的閱讀感受。在教學中,雖然教學步驟是一致的,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卻是千差萬別的。思維活動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動的樣式各異,意志活動的強弱也不一樣。由于各人的知識經(jīng)驗不盡相同,閱讀后獲取的結論也各有差異。所以需做到:①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②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③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當學生有了個性化體驗后,教師不能僅滿足于此,要與學生共同討論哪些理解最合理,哪些又為什么是不合理的。但重要的不是結論,而是過程。更要引導學生分析解讀文本的過程,無論是正確的或錯誤的,是怎樣得出來的,對癥下藥,推究、評論,以完善認知結構。
2.3? 策略三: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式。①鼓勵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個性化閱讀方式。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在他們的個體閱讀中包括讀、說、畫、寫、劃、背、唱等多項活動。作為教師不應以成人化的、大眾化的模式去要求學生,只要是他們處于內心與文字的交流狀態(tài)就應支持他們這種個性化閱讀方式。②倡導合作探究的閱讀氛圍。在閱讀教學中更應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給學生一個學習平臺,鼓勵學生隨時有問題提出來,給時間、創(chuàng)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精心組織探究。
2.4? 策略四、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課外讀物進行拓展閱讀。①“趣”字引路,博覽群“書”。 ②指導方法,保證質量。為使學生能大量進行課外閱讀,教師非常有必要進行相關閱讀方法指導。提早安排略讀、速讀訓練,并鼓勵嘗試運用。加強實踐鍛煉。多開展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使讀書能力在閱讀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指導高年級學生做好筆記。
2.5? 策略五:讓學生大膽地進行自主評價。學生從評價他人到自主學習的全過程,“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一種積極的過程?!边@較之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倡導學生自我評價是閱讀個性化行為的重要內容。①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評價的興趣。②給予學生充分的參與評價的機會: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學會“傾聽”。③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課堂評價的常規(guī)。其次指導學生掌握評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此外還讓學生掌握評價的語式。
3? 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我們通過教育教學雜志,網(wǎng)絡等上面的有關個性化閱讀研究方面的理論、經(jīng)驗、課例的學習,以主題教研課為突破口,利用這個載體進行學習、交流,取長補短,探討所教年級段的個性化閱讀的特點,探討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并在課后及時進行評課,探討,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做好書面記載。同時及時總結、反思、完善。促使自己的主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開發(f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本課題研究真正的受益者是學生,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喜歡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的語文興趣日益高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語文課堂上,學生能說得頭頭是道,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家長們?yōu)楹⒆觽兊拈喿x能力提高叫好。
參考文獻
[1]李文潔.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快樂閱讀旬刊,2013(22).
[2]李憶楠.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8(07).
[3]翟瑩.面向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中個性化閱讀研究[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8(08).
河南省固始縣第十一小學 4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