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盼奎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高血壓等多種相關病因,造成心臟所承受的外周阻力超出極限,導致心臟舒縮無力為主要過程的一種心臟疾病。因心臟輸出能力降低,全身組織灌注不足以及肺和(或)體循環(huán)靜脈血液瘀積,引起胸悶、氣喘、心慌、乏力等主要臨床癥狀[1]。近年來,本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不少患者因心衰不斷發(fā)作、加重,反復住院治療,且病情進展迅速,預后差,病死率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威脅[2]。西醫(yī)在治療CHF方面有很多指南可供參考,其中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強心藥物、ACEI/ARB及β受體阻滯劑等,臨床上收到很好的療效,但長期口服西藥不良作用及不良反應較多[3]。隨著對本病的不斷深入研究,中醫(yī)辨證論治在CHF的治療中發(fā)揮的作用逐漸增多,且在實踐中有確切的療效[4]。同時中西藥聯(lián)合,可使西藥使用劑量減低,不良反應減少,能夠延緩患者病情進展,為CHF的治療提供了更好、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法。中醫(yī)辨證認為本病屬于“水腫”“喘證”范疇,主要病機是陽虛水泛、痰阻血瘀。苓桂術甘湯原方包含桂枝、茯苓、白術、甘草等中藥,具有溫陽健脾、化瘀利濕的功效。本研究擬探討加味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CHF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許昌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12例CHF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4.56±5.22)歲;病程2~8年,平均(4.23±0.22)年;合并高血壓20例、糖尿病15例、擴張性心肌病4例。對照組: 男34例,女22例;年齡 52~74歲,平均年齡 (63.53±4.95)年;病程3~9年,平均(5.04±0.25) 年;合并高血壓22例、糖尿病18例、擴張性心肌病6例。治療前上述基線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西醫(yī)參照《實用內科學》中CHF相關診斷標準[5];中醫(yī)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支滿、心悸目眩,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凡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年齡在40~80歲; ②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急性左心衰、先心病、急性心梗伴心衰患者; ②肝腎功能不全患者;③精神異常不能配合治療;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對研究配方中相關藥物過敏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上(不包括使用β受體阻滯劑),對照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25 mg),每次25 mg,早晚各1次(依照患者血壓、心率調整用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加味苓桂術甘湯治療:茯苓20 g,桂枝15 g,白術10 g,黃芪30 g,甘草5 g。隨證加減:氣滯者加香附15 g,甘松15 g;痰濕者加法半夏10 g,澤瀉15 g;血瘀者加桃仁、紅花各10 g。水煎服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溫服。2組均治療3個月。
1.4.2 觀察指標①觀察2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②比較2組治療后6 min步行距離及心臟超聲中LVEF指標的變化;③比較2組治療后生化指標NT-proBNP及hs-CRP水平的變化。
1.4.3 療效評判標準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評判。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有效: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LVEF指標比較治療前:2組6 min步行距離、LVEF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6 min步行距離、LVEF指標較治療前均升高,且觀察組升高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LVEF指標比較 (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hs-CRP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NT-proBNP、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NT-proBNP、hs-CRP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hs-CRP水平比較 (例,
在臨床中,CHF是因各種心臟病前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最終發(fā)展到終末期的疾病,也是心臟病最主要的并發(fā)癥[8]。本病患者的心臟結構發(fā)生變化致使舒縮功能異常,導致心臟泵血能力下降,不能進行有效的血液循環(huán),身體出現(xiàn)缺氧、水液潴留等體征。臨床上本病主要是對癥治療,美托洛爾是治療CHF的藥物之一。該藥物可以延緩甚至阻止心室擴大,使左室無效容量進一步減少,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數(shù),還能使心率變慢,降低心肌氧耗,加快心肌血流量,改善癥狀[9]。該藥物雖能降低患者心率和改善遠期預后, 但由于該藥物能夠降低心肌收縮能力,單獨使用有引起心率過度減慢、血壓降低等不良作用,甚至誘發(fā)心力衰竭加重的可能。
苓桂術甘湯方中的君、臣、佐、使分別為茯苓、桂枝、白術、甘草,共同發(fā)揮溫陽健脾、化瘀利濕的功效。其中茯苓:健脾利水、祛濕;桂枝:化氣利水、溫陽化飲;白術:益氣健脾,燥濕利水;甘草:補氣,同時調和諸藥。本研究在原方基礎上加黃芪30 g,意在加強補氣溫陽作用,氣行則水行,水行則濕除,達到行氣利水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苓桂術甘湯在CHF的治療中可直接作用于心肌,有阻礙β1受體激動的作用,可明顯改善心慌不適癥狀,與美托洛爾合用能夠加強藥力,同時還能夠少西藥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甚至能夠逐漸減少美托洛爾的用量[10,11]。更有研究證實:苓桂術甘湯可以舒張血管,促使冠脈血液流速增快,加快全身血液回流、增加腎小球濾過速度,使尿量產(chǎn)生增多,同時增加心臟輸出功率、減少心肌細胞對氧的需求, 減輕心臟負荷,能夠很好地緩解心衰癥狀[12]。
CHF患者發(fā)病時因心功能衰竭、肺淤血,導致活動耐力較常人降低,在相同的時間內其運動能力更差,其評價指標有6 min步行距離及LVEF值[13]。同時微炎癥全程參與CHF的發(fā)病,hs-CRP是反映其嚴重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在炎癥刺激下hs-CRP會異常增高[14]。加味苓桂術甘湯輔以西藥治療,不僅能夠緩解胸悶、喘息等癥狀,還能很大程度提升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心臟射血分數(shù)和降低微炎癥反應程度[15]。NT-proBNP是由心肌細胞產(chǎn)生,當心功能不全時,由于心臟承受外周阻力增加,心肌受到牽力增大,會釋放大量NT-proBNP進入血液,使血中NT-proBNP的水平增高,能夠從外周血中檢測出來,是反映心衰嚴重程度的重要評估依據(jù),其指標越高,心衰程度就越嚴重[1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6 min步行距離、LVEF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NT-proBNP、hs-CRP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加味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CHF,可明顯減輕患者的癥狀,降低炎癥反應,改善心臟功能,提升運動能力,在臨床上能夠獲得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