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景興,李劍鋒,張衛(wèi)芳,彭 綿,鐘偉雄,臧書文,李翠容
(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深圳 518001)
膿毒癥是指因感染引起的難以控制的全身性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單個或者多個臟器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據統(tǒng)計膿毒癥的死亡率>30 %,膿毒癥患者的主要死因是難治性低血壓或心血管功能障礙[1-2]。因此,對膿毒癥患者及早進行精準的液體復蘇是治療的關鍵。對膿毒癥休克患者提倡早期液體復蘇,通過大量的液體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組織灌注。但是盲目大劑量的補液可能會引起液體負荷過高,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肺水腫、心力衰竭等嚴重不良反應,影響患者預后[3]。臨床研究顯示,>50 %的危急重癥患者經過液體復蘇后仍不能達到理想效果[4]。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容量評估方法指導患者的液體復蘇,提高膿毒癥休克臨床療效。
1.1對象 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膿毒癥休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符合《中國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急診治療指南(2018)》的診斷標準:(1)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2)序貫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評分≥2分;(3)出現(xiàn)持續(xù)性低血壓,經過充分液體復蘇后仍需血管活性藥物維持平均動脈壓(MAP)≥65 mmHg;(4)血乳酸濃度≥2 mmol/L。排除標準:(1)嚴重燒傷;(2)因為機體自身原因不能進行股動脈、鎖骨下靜脈穿刺;(3)合并晚期惡性腫瘤;(4)活動性出血;(5)凝血功能障礙;(6)心臟瓣膜病患者?;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見表1、表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表1 患者性別、年齡等情況比較
表2 患者疾病情況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中國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治療指南(2014)》進行治療,均積極抗感染治療、呼吸支持、營養(yǎng)支持、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常規(guī)治療,并且實施液體復蘇治療,復蘇目標設定為平均動脈壓(MAP)≥65 mmHg,尿量≥0.5 mL/(kg·h)。對照組患者復蘇前先經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經股動脈置入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導管,連接帶有PICCO模塊的監(jiān)護儀,根據PICCO監(jiān)測結果指導液體復蘇。
觀察組患者應用多普勒超聲監(jiān)測肺部超聲B線數(shù)量、下腔靜脈內徑、下腔靜脈變異度、左室舒張末期容積、心輸出量,同時監(jiān)測血漿NT-proBNP,以指導液體復蘇。
1.3觀察指標 生命體征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 h心率、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評分。臨床效果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和28 d內病死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治療前、治療后6 h數(shù)據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間數(shù)據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兩組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 h心率、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評分 治療前、治療6 h后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 h后兩組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評分均好于治療前(P<0.05)。見表3、表4。
表3 治療前、治療后6 h心率等指標比較
表4 治療前、治療后6 h尿量等指標比較
2.2比較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和28 d病死率 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28 d內病死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膿毒癥、膿毒癥休克都是國內外重癥醫(yī)學科關注的臨床難題,是重癥醫(yī)學科目前研究的熱點。膿毒癥休克患者病情極為兇險,據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膿毒癥休克患者的死亡率>30 %,也目前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要死因之一[5]。在膿毒癥休克的早期進行有效的體液復蘇,可促進循環(huán)血容量增加,增加組織灌注,是臨床治療膿毒癥休克常用且有效的策略。而體液復蘇的關鍵是治療過程中的體液管理,若是不能補充足夠的補液,會對復蘇的效果造成影響,但是若補液量過度,則會誘發(fā)心力衰竭、肺水腫等并發(fā)癥,延長臥床時間,威脅患者生命[6-7]。因此,尋找高效、快速、準確的方法對容量負荷狀態(tài)進行評估,精準管理液體,對臨床采取體液復蘇治療膿毒癥休克患者具有積極的意義。
表5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和28 d病死率比較
中心靜脈壓、平均動脈壓是傳統(tǒng)的壓力負荷指標,可以評估患者體液復蘇過程中的容量,但是心肌的順應性、自主呼吸狀況、腹腔壓力、機械通氣時間等多種因素會對傳統(tǒng)壓力負荷指標造成影響,導致判斷和預測的容量負荷不夠準確,降低體液復蘇的效果[8-9]。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是目前較為先進的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技術,臨床重癥醫(yī)學科通過PICCO技術對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但是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PICCO技術需要進行股動脈或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耗費時間較長,且對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傷,存在出血、氣胸、血栓形成等風險,部分患者還會并發(fā)導管內感染等并發(fā)癥,并且費用較高,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限制其臨床應用[10-11]。
近年來,床旁超聲已經成為國內外重癥醫(yī)學領域評價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的容量監(jiān)測技術。與PICCO、漂浮導管等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相比,床旁超聲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快速、實時、便捷、價廉等優(yōu)勢[12]。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的重要生物標志物,是篩查患者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據。監(jiān)測患者的NT-proBNP動態(tài)變化情況可以及時反饋患者的心肌損傷情況。有學者提出NT-proBNP動態(tài)監(jiān)測也可以指導膿毒癥休克患者的體液復蘇,實施體液復蘇更加精準[11-12]。本研究顯示,床旁超聲聯(lián)合血漿NT-proBNP檢測指導液體復蘇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血乳酸水平、尿量、APACHEⅡ評分指標水平、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縮短,28 d內病死率與PICCO指導液體復蘇的患者相比無差異。表明床旁超聲聯(lián)合血漿NT-proBNP檢測指導膿毒癥休克患者實施體液復蘇效果與PICCO監(jiān)測相當,床旁超聲可以對患者的瓣膜、左心室等部位的血流、左心室舒張末面積進行檢測,評估其容量的準確性較高,指導膿毒癥休克患者體液復蘇是可行的。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分泌于心臟,心室容量負荷、壓力負荷狀態(tài)會對BNP的分泌造成影響。心室容量負荷、心室壁張力上升時,可牽拉心肌細胞分泌BNP,并且BNP還可參與調節(jié)心容量負荷,預測膿毒癥休克患者的容量。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由BNP前體裂解產生,與BNP相比半衰期長,穩(wěn)定性高,預測膿毒癥休克患者的容量更加準確,指導體液復蘇更加高效、精準。臨床實踐應用發(fā)現(xiàn),床旁超聲應用與PICCO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1)更加安全,患者出血、氣胸、心率改變等并發(fā)癥降低;(2)沒有特殊的環(huán)境要求,操作簡單,贏得搶救患者生命的時間;(3)對心力衰竭、心包填塞、主動脈夾層等病因的診斷更加直觀,可及時做出診斷;(4)與PICCO監(jiān)測相比更加經濟,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床旁超聲聯(lián)合血漿NT-proBNP檢測指導膿毒癥休克患者實施體液復蘇效果與PICCO監(jiān)測相當,但是床旁超聲聯(lián)合血漿NT-proBNP檢測指導膿毒癥休克患者實施體液復蘇更加安全、方便易行、價格低廉,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