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麗梅 劉瑤
【摘? ? 要】推進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教師職業(yè)道德》是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類專業(yè)課程計劃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典型師德新聞、經典教育影片、優(yōu)秀教育故事、角色表演、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等方面挖掘課程的思政元素,探索課程思政融入《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 《教師職業(yè)道德》? 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載體,如何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把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每個高校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本文以師范生公共課程《教師職業(yè)道德》為例,探討如何將課程目標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運用哪些途徑可以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一、《教師職業(yè)道德》課程介紹
《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類專業(yè)課程計劃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既是該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也是該專業(yè)的必考課程。該課程能幫助師范生認識、理解師德的原則與規(guī)范要求,引導師范生實踐師德修養(yǎng)方法,促進師范生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升師德水平,為在校師范生成長為優(yōu)秀教師奠定基礎,為優(yōu)秀教師走向卓越提供幫助,是師范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本課程以2008年《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六大基本要求為內容,重在理解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內涵和要求。同時學習《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和教育部有關師德的文件,確保師范生政治方向明確、思想正確。
二、課程思政融入《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有效路徑
推進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因此,要做到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相統一,要善于挖掘課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從知識傳授轉變?yōu)橹R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結合。好的思政如鹽化水,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要挖掘《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思政元素,必須探求恰當的融入路徑,以《教師職業(yè)道德》為例,可以將近年來典型師德新聞、經典教育影片、優(yōu)秀教育故事、角色表演和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等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將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完美結合,達到育人目的。
(一)以典型師德新聞為融入點
《教師職業(yè)道德》教材中的許多案例陳舊,內容不夠新穎,不能及時反映近幾年的師德新聞熱點,這樣會讓學生有距離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講授中需要引用當下最新的、普遍受到大眾關注的師德新聞作為案例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增強課程內容的時效性,拉進課程與現實的距離,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筆者通過采取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去搜集近十年的師德正面、反面新聞,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互動交流,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精神,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信息搜索能力。讓學生在搜集過程、分享過程中受到思想的啟迪和教育。正面的師德案例可以激勵學生向優(yōu)秀的教育人士學習,樹立正確的師德理念,反面的新聞案例則可以讓學生了解師德的“一票否決制”。違反師德的行為將受到懲罰和法律的制裁,以此警戒學生。在講到教師要樹立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時,學生分享了“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于漪老師的報道。于漪老師一輩子堅守教師崗位,推動了語文教育的改革,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教師和學生。學生還以2020年7月17日山西朔州某小學代課王老師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不給自己送花而在教室里辱罵學生的視頻和新聞為反面案例。這種正反兩種師德案例的典型對比,能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情感,讓學生明確哪些教育教學行為不應當做,哪些行為應當做。
(二)以經典教育影片為融入點
好的經典教育影片可以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思想的啟迪,感受教師職業(yè)的成就感和魅力。國內外有很多非常不錯的教育影片。筆者對經典教育影片進行梳理,先觀看影片,了解影片內容后,再截取跟課程內容相關的影片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如在講授教師要關愛學生、教書育人時,給學生播放《嗝嗝老師》中教師家訪學生的片段,并提出思考問題:“面對所謂的‘差生和問題學生,如果你是嗝嗝老師,你會采取什么對策?你覺得嗝嗝老師有哪些做法值得你學習?”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更多的教育影片可以作為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自行觀看、寫觀影報告、分享電影感悟等方式進行。推薦的電影有:《老師好》《一生只為一事來》《一個也不能少》《鳳凰琴》《草房子》《美麗的大腳》《放牛班的春天》《蒙娜麗莎的微笑》《死亡詩社》《生命因你而動聽》《音樂之聲》《心靈捕手》《熱血教師》等。
(三)以優(yōu)秀教育故事為融入點
古今中外有很多優(yōu)秀的教育故事。它們以鮮活的個性和生動的形象影響了很多人。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分享故事讓學生明白教育和生活哲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在講授教師要為人師表時,分享了“張伯苓戒煙”的故事;講到教師在教育學生要注重教育方式、方法時,分享了“陶行知先生四顆糖果”的故事;探討道德的自律性時,分享了“許衡的‘心獨無主乎”的故事;討論師德對人的重要意義時,分享了“哲學家的最后一課”的故事。學生喜歡聽故事,也愿意把好故事講出來讓更多人受益。因此,課后筆者讓學生搜集古今中外關于教育學家的教育故事,并談談帶給他們的啟示。學生積極性很高,分享了“張桂梅創(chuàng)辦全國第一個免費女子高中,改變很多女孩子命運”的故事;“葉連平老人堅守教育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村里的留守兒童”;“面對突發(fā)情況,張麗莉老師第一時間擋在學生前面,救了學生卻導致自己雙腿截肢”的故事。很多故事讓人深受感動,學生在搜集、分享、討論中感受著教師職業(yè)的神圣和偉大。
(四)以角色表演為融入點
角色表演的基本原理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不同教學內容中的人物要求扮演相應的角色,并進行模擬或仿真表演。大學生擁有創(chuàng)造性強、敢于表現自我、樂于展現多方面的才能。筆者以專題為單元,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選經典教育影片片段,完成選擇片段、角色安排、完成拍攝、進行剪輯和成果匯演等過程。采取初賽加決賽的方式,最終選出六個代表組進行成果展示,并通過設置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的獎勵手段,對表現優(yōu)異的小組進行嘉獎。學生交上來的作品完成得都非常好。學生反饋這種類型的作業(yè)能夠加強與小組成員的合作,實現少年時的演員夢,更主要的是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行業(yè)的不容易。通過角色扮演的體驗式教學,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表演當中,設身處地地體驗角色的情緒情感、行為、心理,更好地理解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和工作,做到換位思考。
(五)以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為融入點
為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可以把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理念引入課堂教學中。很多名家對教育和教師的認識都非常深刻。學習和誦讀名家的名言名句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師行業(yè)的認識。如《禮記·文王世子》——“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蔡元培說:“怎么叫做師范?范就是模范,可為人的榜樣,自己的行為要做別人的模范,所以師范生的行為最要緊。模范不是短時間能成就的。須慢慢的養(yǎng)成。”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意識到和感受到每一個孩子的命運都由他負責,學校正在培養(yǎng)的人的理想、健康和幸福,都取決于他的精神素質和他的思想的完美性?!睆V為人知的詩歌也是重要的課程思政元素?!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從師德的角度解讀可以表現教師的默默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