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游戲是幼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教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幼兒通過游戲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課程游戲化在提高幼兒思維方面有著顯著效果。但是在我國農村地區(qū),一些幼兒園為了保障幼兒的安全,讓游戲活動樂趣大打折扣,幼兒不能得到良好的游戲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幼兒好動的天性,是不利于幼兒成長的。
[關鍵詞] 農村幼兒園;游戲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 張娟(1981—??? ),女,江蘇興化人,興化市安豐鎮(zhèn)老圩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
在幼兒教育階段,游戲活動是不可或缺的,幼兒的學習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游戲來完成的。幼兒在進行游戲活動的時候,提高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知識,激發(fā)思維能力。農村幼兒園應該結合當?shù)氐那闆r,汲取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經(jīng)驗,嘗試有效的教育方式,對幼兒課堂進行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快速融入幼兒園的學習中。
一、農村幼兒園推進游戲教育的作用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時期的重要學習方式。兒童游戲是兒童通過想象自主進行的、能帶來快樂體驗的活動。兒童在接受正式教育前就對游戲有一定的基礎,他們通過做游戲對事物的發(fā)展和運動規(guī)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1]。因此,農村幼兒教育要注重游戲與教育的關系,使教育在游戲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成長。在幼兒階段進行游戲活動,具體有以下作用。
(一)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幼兒的學習能力還不是很強,在幼兒園階段對幼兒進行文化教育效率不高,而游戲教育符合幼兒的天性。因此,將游戲與教育結合起來,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農村幼兒課程游戲化,契合幼兒階段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一方面,通過玩游戲的方式可以迅速找到教育的切入點,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游戲活動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和動手能力,為幼兒日后的學習打下一定基礎[2]。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育幼兒時,教師可利用游戲活動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一個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上,運用游戲活動加強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增加幼兒之間的交流,將聊天與教育相結合,關注幼兒思維和運動方面的動態(tài),傾聽幼兒的訴說,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在游戲活動中,應該對幼兒正確的行為進行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對幼兒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要加以糾正,并進行勉勵,讓幼兒放下戒備,真正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3]。
(三)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游戲活動來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提問,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比如,幼兒教師可以給每一個幼兒準備一塊畫板,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對自己所畫的世界進行表述,這樣可以感知幼兒的想法,便于教師挖掘幼兒的潛在能力[4]。教師在游戲活動中可以有針對性地激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對游戲方案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動腦能力。
二、農村幼兒游戲課程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資源欠缺
與城市幼兒教育相比,農村幼兒教育設施和教育資金明顯不足。農村幼兒園不能為幼兒提供優(yōu)質的游戲設施,游戲課程的環(huán)境和安全保護措施需要完善,不能真正為幼兒提供一個舒適的游戲環(huán)境。農村幼兒園規(guī)模一般不大,游戲設施不太完備,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幼兒游戲活動的進行,使得幼兒的游戲課程變得簡單,幼兒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缺少對事物新鮮感的體驗,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幼兒教師觀念落后
農村幼兒教師普遍沒有得到正規(guī)培訓,有的甚至不是專業(yè)教師出身,所以教師本身缺少先進的教育觀念,不能與時俱進,在對待幼兒游戲與教育活動時,不能很好地把握其中的關系,使得游戲與教育混亂,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師認為在課堂上玩游戲完全就是為了打發(fā)上課時間,對幼兒沒有樹立正確的引導意識。農村幼兒教師觀念的落后,使得農村幼兒教育無法跟上素質教育的步伐,對幼兒的教育還停留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三)學校對游戲課程把握不準
農村幼兒園對游戲教學方式把握不準,使得游戲教育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無法順利進行,從而不能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
三、農村幼兒園推進游戲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利用已有的資源
農村幼兒教育要讓幼兒與自然和社會接近,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來進行幼兒教育。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自然資源也是豐富的。因此,農村幼兒教育可以與自然相結合,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讓幼兒對大自然和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認識,從而提高幼兒的興趣。大自然是一個很好的游戲場所,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開展游戲活動,比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讓幼兒感受到在大自然中游戲的快樂,體會大自然無窮的魅力。
雖然農村教育設施相對匱乏,但是農村自然環(huán)境中的土地、河流、小草、莊稼等也是很有趣的教育素材。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山頭去采摘野花,去抓蝴蝶、捕知了,到養(yǎng)殖場去觀察動物的生長過程等,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活動,可以增長幼兒的見識,幫助幼兒開闊視野。
(二)設計活動主題
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游戲活動時,應準備好游戲所需要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要根據(jù)游戲內容和所準備的游戲材料確定游戲的主題,必要時對游戲進行合理的改進和加工,使幼兒在圍繞游戲主題開展游戲的時候能夠學到一定的知識。
比如,開展體能游戲,主要是為了幫助幼兒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在“賽龍舟”活動中,教師可以把幼兒分成兩排,讓他們坐下,然后幼兒跟著節(jié)拍進行劃船運動,這主要是鍛煉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再比如,在進行語言類游戲時,教師可以對第一個幼兒說一句悄悄話,然后讓幼兒一個個傳下去,傳到最后,讓最后一個幼兒把這句話說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句子在表達意思時的重要性。
(三)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只有具備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質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兒童本來是應該快樂和自由的,但是當今社會,有很大一部分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管制中,天賦得不到發(fā)揮。很多錯誤的教育觀使得兒童享受不到快樂童年。這是不符合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
幼兒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轉變教學觀念,采取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方式,把“以人為本”作為教學理念,把時間交給幼兒,培養(yǎng)幼兒自主思考的能力,拓展幼兒的思維,教師應處在輔助位置,對幼兒進行引導和教育。幼兒教師應該迎合幼兒的天性,轉變教學觀念,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自主的學習空間,讓幼兒快樂成長、快樂學習,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童年。
總之,幼兒教師應該利用幼兒的游戲天性,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符合他們年齡和性格特點的游戲,也可以通過戶外活動、家園合作等方式推進幼兒教學游戲化進程。對于專業(yè)能力不強的農村幼兒教師,應該加強專業(yè)知識培訓,轉變教育觀念,使得教育方式順應現(xiàn)代幼兒教育發(fā)展趨勢,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讓幼兒回歸到自由體驗的游戲精神中去,讓他們感受到童年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劉蘭,岳露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研究綜述[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54):204-206.
[2]魏發(fā).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8):179.
[3]田倩.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69.
[4]張琳.農村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之路徑[J].華夏教師,2017(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