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摘 要 要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發(fā)揮其鑄魂育人的根本作用,就必須精心進行思政課教學設計。本文從遵循規(guī)律原則、堅持育人原則、堅持方法原則、堅持改革原則四個大方面、八個小方面,來闡述了新時代高校加強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這對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思政課 教學設計 原則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43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Desig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YANG Song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59)
Abstract In order to ru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ell in the new era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fundamental role of Casting soul and educating people, we must carefully desig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must be adhered to in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rom four aspects and eight small aspects, namel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law,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ducation,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thod, and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eform.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design; principles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1]辦好思政課,要堅持“八個統(tǒng)一”,既要增強其思想性、理論性,也要增強其親和力、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的重要論述,是辦好高校思政課的根本遵循。以此為指導,我們要辦好思政課,就必須對每一節(jié)思政課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必須厘清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這對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具有重要意義。
思政課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思政課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它遵循著學生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學的效果如何的思路,對思政課教學過程各要素、環(huán)節(jié)進行系統(tǒng)化規(guī)劃,以求得整體優(yōu)化。雖然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情與新時代的國情的根本要求,是思政課的教情與學情的現實要求,但是面對新時代、新階段、新任務,要辦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其教學設計就不能隨心所欲,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 遵循規(guī)律原則
任何教育教學都要遵循規(guī)律,高校思政課教學也不例外。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既要遵循思政課教育教學規(guī)律,也要遵循大學生認知規(guī)律。
1.1遵循思政課教育教學規(guī)律
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相長、整體優(yōu)化、重視隱性教育、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既要灌輸又講啟發(fā)、既以正面教育為主又不回避對社會思潮批判、知識與能力和素質的目標統(tǒng)一、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以及學生認知和信仰體系轉化等等,都是思政課教學規(guī)律。習近平總書記從課程特點、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原則等方面,對這些規(guī)律進行了提煉概括,提出了思政課教學規(guī)律,即“八個統(tǒng)一”?!鞍藗€統(tǒng)一”遵循,就是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堅持的規(guī)律。
1.2遵循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大學生既是教學設計的中心,更是教學設計的目的。因此,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考慮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特點?,F在,“00后”學生已成為大學生的主體,他們有鮮明的新世紀青年的特點。他們思想活躍,有個性,獨立性強;他們普遍追求自由、不受束縛的生活;在線學習、購物、交流、娛樂等云生活方式已成為其生活的重要方式。大學生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增強;情緒記憶進一步發(fā)展;目的明確、有興趣是引起他們注意力的條件;學習的專注力比過去增強,但專注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只有考慮這些因素,才會使思政課教學設計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教學內容更好地轉化為學生的認知和信仰。
2 堅持育人原則
高校思政課是育人的主陣地,鑄魂的關鍵課程,因此在思政課教學設計中,就必須堅持育人原則,以體現思政課獨特的課程性質和功能。在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的育人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圍繞思政課的教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思政課是集科學性、思想性、政治性、理論性于一身的課程。每門思政課都有其不同的教學目標,而每一堂課也有其具體的教學目標,這些教學目標歸結起來,就是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時,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成效也是檢驗思政課教學設計的根本標準。因此,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圍繞其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展開,圍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展開,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以實現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標。否則,思政課教學設計就會偏離其教學基本要求的軌道,喪失其獨特的鑄魂育人功能,失去了教學設計的意義。
2.2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思政課教學的有機融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是黨的指導思想,是做好工作的行動指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雖然高校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課程,但是思政課性質決定了所有課程都要與之融合,將之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這個融合不是貼補丁式的,而是全面的有機的融合。例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教學設計中,不僅要讓學生懂得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在課程導入、案例分析、作業(yè)設計、課外閱讀等環(huán)節(jié)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在教學設計中,通過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方法來體現這種融合,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學設計的特色之處。
3 堅持方法原則
方法猶如過河的橋,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堅持問題意識,發(fā)揮主導與主體有機結合、共性化要求與個性化呈現相結合的作用。
3.1 堅持問題意識
思政課的任務是鑄魂育人、立德樹人,因此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問題是思政課的必然要求,也是檢驗思政課實效性的重要依據。什么是教學中的問題?社會中需要解決的矛盾,學生中的思想困惑與需求,時代的聲音,就是問題,這都需要思政課對此作出回應。為此,在思政課教學設計中,要始終貫徹問題意識,從課前的預習、課程的導入,到課程的講授、課后作業(yè)的設計,從案例的選取到教學方法的選用,都要圍繞學生的思想實際、生活實際以及社會實際來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增強教學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產生共情,幫助學生解疑釋惑,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2 發(fā)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的作用
在教學活動中,有兩個能動性因素,一是教師,二是學生,他們積極性的調動、能動性的發(fā)揮,將直接影響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取得。因此,一切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和目標都應是以人為本,一切教學過程中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的應用都要體現人文關懷。思政課教學設計就要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主導、主體作用。
教師是思政課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對教學活動起著組織、引導作用。因此,在思政課教學設計中,首先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對各門思政課理論知識的傳授、對思政課教學活動的精心組織、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引導,最終使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但是教學活動不能以教師為中心,而要以學生為中心,因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受教者,學生對思政課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如何,直接決定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思政課的教學設計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思政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要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貫穿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以使學生由被動教育轉為主動學習,由他育轉向自我教育,并逐漸實現和諧地發(fā)展。因此,在思政課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但不能缺少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實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
3.3 堅持共性化要求與個性化呈現相結合
強調思政課的教學設計,并不是說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要采用一個模式,展現千篇一律的教學過程,并不是只講共性而不講個性、多樣性。每個教師的語言表達、教學風格都各不相同,對于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過程的組織都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這也正是思政課教學工作的魅力所在。另外,不同的思政課,其課程特點各不相同,思政課要解決的是學生的思想問題,而學生的思想問題多樣,再加上教學實際中隨機出現的各種問題的靈活處理,都凸顯了思政課教學設計的個性化的要求與靈活性的特點。因此,在思政課教學設計中,既要堅持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堅持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學時的統(tǒng)一性、一致性,還要通過不同風格的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不同設計,使教學設計的多樣性表現出來,使教師的教學風格和特色表現出來。這樣的思政課教學設計才生動活潑,才充滿創(chuàng)新,才具有親和力。
4 堅持改革原則
新時代有著新矛盾、新任務,因此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以改革為根本動力,更新觀念、突破陳規(guī),以體現思政課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性、時代性、針對性。
4.1 堅持教育現代化方向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然包含教育現代化,而且教育現代化還要走在前列,要超前發(fā)展。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迅猛發(fā)展,面對中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必須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2]“用教育現代化服務支撐國家現代化”。[3]《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闡述了教育現代化理念,部署了戰(zhàn)略任務。這表明,實現現代化,是中國教育發(fā)展的方向,是思政課教學發(fā)展的方向,也是在新時代進行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堅持的方向。新時代思政課教學設計,要以教育現代化理念為指導,充分運用現代技術的優(yōu)勢,將智慧教育平臺、慕課等引入思政課教學設計各環(huán)節(jié)之中,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做到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緊密結合。堅持教育現代化方向,基于智慧教育平臺進行思政課教學設計,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學設計的方向,也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必然要求。
4.2 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
在新時代,由于世情、國情、教情、學情的新變化,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就需要有新思維、新舉措,而要做到這一點,深化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則是根本動力?!敖逃l(fā)展,關鍵靠改革?!盵4]思政課教學設計要發(fā)展,也關鍵靠改革。首先要更新觀念。改革就是一場革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也是一場教育觀念的革命。沒有思想觀念的改變、教育理念的更新,就難于嘗試新的方法,難以貫徹新的舉措。其次要改革落后的思維方式,樹立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歷史思維、底線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并以此為指導進行思政課教學設計。我們應將思政課教學設計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寬廣視野之中,從戰(zhàn)略的高度去認識思政課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在思政課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體現創(chuàng)新性,在教學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再次要改革思政課教學模式。思政課教學模式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它涉及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有機融合。雖說這是改革的老話題,但在教學中卻缺少新實踐,主要問題在于既往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難以突破。要突破,就需要改革,需要來一場教學模式的革命,將新一輪科技革命新技術運用于思政課教學之中,基于智慧教學平臺,進行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5 結論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就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時間安排、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評價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求得思政課教學整體優(yōu)化的過程。為此,必須要有以下幾方面保障條件。一是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這是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遵循,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必須以此為指導。二是廣大思政課教師必須要傾心投入思政課教學之中,既有精心進行思政課教學設計的態(tài)度,也有能做好思政課教學設計的能力,做一名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黨和人民滿意的思政課教師。三是對新時代大學生要有深入的了解,要愛學生、關心學生,要了解學情變化,了解學生對思政課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通過教學設計體現出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四是要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為現代教學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必備的條件。五是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中國大地進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設計。思政課教學設計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立足于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又融通中外,以此體現出思政課教學設計的時代性、民族性、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針對性的特點。
[基金項目]沈陽理工大學2019年度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問題研究”(SLGJG2019009);沈陽理工大學2020年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思政課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3][4] 本書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8,81,157.
[2]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