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榮
導讀:結球甘藍營養(yǎng)豐富,在德州地區(qū)種植廣泛。介紹了德州地區(qū)露地春甘藍輕簡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培育壯苗、定植、田間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內(nèi)容。
結球甘藍(Brassica oleraceavar.capitataL.)別名卷心菜、洋白菜、包心菜等,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于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在我國全年蔬菜供應中占重要地位[1,2]。結球甘藍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纖維素、葉酸和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很好的食療保健效果[3,4]。德州地區(qū)具有顯著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征,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shù)長,光照強度大,溫度適宜,降水適中,年平均無霜期為210 天[5],氣候條件利于甘藍種植。現(xiàn)將德州地區(qū)露地春結球甘藍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可選擇拱棚直播育苗,有條件的可溫室穴盤或營養(yǎng)缽育苗。拱棚直播育苗床宜寬2 m、長25 m。播種前深耕苗床,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有機糞肥和復合肥為主,加入適量草炭,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苗床土進行消毒,后澆透水,待播。
①品種選擇 德州地區(qū)春季溫度低,甘藍生長周期短,應選擇抗寒性強、耐抽薹、早熟、耐貯運、商品性好的品種。目前常用的春甘藍品種有中甘21 號、春豐、中甘11 號、春甘1 號等。
②播種 德州地區(qū)拱棚育苗一般選擇2 月底播種。播種過早,溫度低,生長緩慢。結球甘藍種子小,將種子和過篩細土均勻混合后撒播,適當稀播,可減少用種量,一般每667 m2用種量40~50 g。播后用拌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的過篩細土覆蓋1 cm,不宜過厚,防止影響出芽,并用竹竿趟平以達到均勻覆土的效果。播種后若出現(xiàn)連續(xù)低溫可加蓋小拱棚, 在苗床上每隔80 cm 左右插1 根高25~30 cm、跨度2 m 的弓條,上面覆蓋塑料膜。
結球甘藍發(fā)芽的最適溫度為15~20℃, 發(fā)芽期注意保溫,一般不通風。苗床水分管理以見干見濕為宜,土壤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15%~25%,出芽前一般不需要澆水。出芽后第1 片真葉露出時注意控制溫度,溫度過高容易形成高腳苗,可通過放風的方式降溫。定植前15 天左右煉苗,白天逐步將拱棚放風口打開,定植前7 天左右放風口全部打開。定植前將病蟲株、弱劣株、畸形株全部拔除,選擇葉片肥厚、蠟粉多、根系發(fā)達的壯苗,拔苗前澆1 次起苗水,使幼苗盡量帶土坨,利于緩苗。
選擇通風向陽、光照充足的地塊,要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力均勻,易于排水灌溉。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3 月中旬前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與化肥混施,推廣平衡施肥技術實現(xiàn)養(yǎng)分平衡供應??墒└煊袡C肥1500~2000 kg/667 m2、硫酸鉀型復合肥30~40 kg/667 m2,具體施肥量可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適當調(diào)整。
適時定植,德州地區(qū)一般3 月底4 月初定植,每667 m2定植4000~4500 株,適當稀植、淺栽,利于發(fā)根。定植后澆足定植水,以提高成活率,促進緩苗。
肥水充足是獲得高產(chǎn)的關鍵。甘藍生長周期短,不耐干旱,需水量大,根據(jù)土壤含水量及降雨情況及時科學澆水,防止植株受旱或受澇。小水勤澆,保持土壤見干見濕, 一般在9:00 前或17:00 后澆水。緩苗后,隨水沖施尿素15~20 kg/667 m2;蓮座前期,隨水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復合肥(15-15-15)20~25 kg/667 m2;結球前期,追施復合肥25~30 kg/667 m2,以促進葉球增大;結球期,追施硫酸鉀10~15 kg/667 m2,促進結球、品質(zhì)提升,及增強抗逆性。如遇強降雨、持續(xù)降雨、田間積水時,及時排澇。田間積水過久容易使甘藍根系缺氧,造成死棵。
甘藍生長過程中,可根據(jù)雜草及土壤板結情況進行多次中耕除草。田間雜草多容易引發(fā)蝸牛、蛞蝓等蟲害。
以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春甘藍抗性強,病害少,主要是蟲害。蚜蟲, 物理防治可在行間懸掛黃色誘蟲板,每667 m230~40 片,高出植株頂部;化學防治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7500 倍液進行噴霧。菜青蟲、小菜蛾可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 化學防治可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劑750 倍液或5%甲維鹽乳油1000 倍液噴霧。2 次化學防治噴霧需間隔10天以上。
根據(jù)市場行情及田間長勢確定采收時間,陸續(xù)分次適時采收上市。采收過早,葉球不實,影響經(jīng)濟效益;采收過晚,葉球開裂或抽薹開花,影響商品性。采收標準為葉球大小定型,堅實度達八成。同時,去除黃葉、老葉、病蟲葉,按葉球大小分級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