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騰蓉 李慕雯 王迪軒
導讀:近幾年湘北地區(qū)有機南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 灰霉病、白絹病、病毒病、蔓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細菌性葉枯病、疫病等,主要害蟲有黃守瓜, 從農(nóng)業(yè)防治、種子消毒、物理防治和藥劑防治4 個方面介紹了綜合防治方法,為南瓜種植戶提供參考。
據(jù)筆者觀察,近幾年湘北地區(qū)有機南瓜(圖1)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白絹病、病毒病、蔓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細菌性葉枯病、疫病等,主要害蟲有黃守瓜。為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與蔓延,特總結如下幾種防治方法。
圖1 蜜本南瓜
發(fā)病重的田塊,可實行水旱輪作,如可與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
選擇地勢高、通風、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注意控制大棚的溫度,特別要注意降低夜溫,避免徒長。控制好濕度,注意通風。坐瓜后用草等把瓜墊起來,避免與土壤直接接觸。高溫多雨的夏季澆水后曬田,7 天后再曬1 次。及時整枝,勿使田間過于郁閉,創(chuàng)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田間整枝等農(nóng)事活動要實行專人流水作用,以減少病菌交叉?zhèn)魅荆r,不要用手掐或剪刀剪蔓,而是將枝杈從基部折下,并避免用手接觸保留的瓜蔓。
底肥增施磷、鉀肥,生長期避免氮肥過多。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機復合肥,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000 kg,深翻細耕,肥土混合均勻。發(fā)病重的田塊,每667 m2施石灰100~150 kg,將土壤酸堿度調到中性。
緩苗后,一般不追肥,如果苗勢較弱,葉色淡而發(fā)黃,可結合澆水每667 m2追施濃度為20%~30%的淡糞水250~300 kg,應靠近植株基部施用。如果肥力足而土壤干旱,可只澆水不追肥。
定植后至伸蔓前,如果墑情好,盡量不澆水,及時中耕。開花坐果前,主要防止莖、葉徒長和生長過旺。
當坐穩(wěn)1~2 個幼瓜時,應在封行前重施追肥,每667 m2追施50%的腐熟糞水1000~1500 kg,一般條施,也可在根的周圍開一環(huán)形溝,或用土做一環(huán)形圈,后施入人畜糞和堆肥。
開始采收后, 每667 m2追施糞肥300 kg 左右, 可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產(chǎn)量。如果不收嫩瓜,收老瓜,后期一般不追肥,根據(jù)土壤干濕情況澆1~2 次水即可。多雨季節(jié)應及時排澇。
雜草是病毒的中間寄主,因此,要及時清除瓜地和瓜地周圍的雜草。田間發(fā)現(xiàn)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或深埋,以免傳播。采收后,對田園進行清理,將病株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
對種子進行70℃干熱滅菌3 天,或用45~50℃溫水浸種,浸種時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5℃時,浸泡2 h 后再用0.02%高錳酸鉀液浸泡15 min,用清水沖洗、 濾干, 然后用濕毛巾包好置于25~30℃環(huán)境下,催芽24 h 后,待芽露白即可播種于營養(yǎng)袋。
瓜苗較小時,可在早晨植株露水未干,黃守瓜成蟲活動不太活躍,不易飛翔時人工捕捉。如果成蟲正在雜草上取食,可連草帶蟲一起拔除。
將白色紗窗布剪成(50~60)cm×(30~40)cm 的方塊,縫成高30~40 cm、直徑15~18 cm 的圓筒狀,一端縫合。于瓜苗出土后1~2 天內,在每穴幼苗周圍插4 根直徑1 cm 左右、高40~50 cm 的小竹竿或小木棍,竹竿或木棍入土深10 cm 左右,然后將開口的一端向下罩在四根小竹竿上,罩住幼苗,紗窗布下端用土塊壓緊不留縫,待幼苗莖蔓長30 cm 以后揭去。
圖2 南瓜苗期白粉病
用27%高脂膜乳劑80~100 倍液, 于發(fā)病初期噴灑在葉片上,一般5~6 天噴1 次,連噴3~4 次;也可用0.2%小蘇打溶液進行噴霧,每7~9 天噴1 次,每次每667 m2噴藥液75 kg。
病害發(fā)生前,用53.8%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000 倍液、27.12%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 倍液、0.5%大黃素甲醚水劑600~1000 倍液或1%蛇床子素水乳劑400~500 倍液預防,隔7~10 天噴1 次,連續(xù)噴2~3 次。
圖3 南瓜灰霉病病葉
發(fā)病初期, 每667 m2用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劑40~50 g 對水40~50 kg 噴霧, 每3~5 天噴1次,連噴2~3 次,還可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葉霉病等;或每667 m2用1000 億個活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50~60 g 對水30~60 L 噴霧,可兼防白粉病。
發(fā)病初期,每667 m2用2 億個活孢子/g 木霉菌可濕性粉劑400~450 g 和細土50 kg 拌勻, 制成菌土, 撒在病株莖基部, 隔5~7 天撒1 次, 連續(xù)2~3次。
圖4 南瓜病毒病
可選用4%嘧肽霉素水劑200~300倍液等噴霧防治。
發(fā)病初期, 可選用56%氧化亞銅水分散粒劑600~800 倍液噴霧, 隔3~4 天后再防1 次,以后視病情變化決定是否用藥。
發(fā)病前, 用0.5%幾丁聚糖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100 萬個孢子/g 寡雄腐霉菌可濕性粉劑3000 倍液噴霧,每5~7 天噴施1 次,連噴3 次。
發(fā)病初期,用1.5 億個活孢子/g 木霉菌可濕性粉劑300 倍液或0.05%核苷酸水劑600~800 倍液等噴霧防治。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等噴霧防治,視病情間隔7~10 天再噴1 次。
可用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噴霧,控制病害蔓延。
可將茶籽餅搗碎,用開水浸泡調成糊狀, 再摻入糞水中澆在瓜苗根部附近,每667 m2用茶籽餅20~25 kg。也可用煙草水30 倍浸出液灌根, 殺死土中的幼蟲; 或選用0.5%印楝素乳油600~800 倍液或2.5%魚藤酮乳油500~800 倍液等噴霧防治成蟲;還可用7.5%魚藤酮乳油800 倍液灌根防治幼蟲。
圖5 南瓜蔓枯病葉圓形病斑
圖6 南瓜炭疽病瓜
圖7 南瓜疫病果實暗褐色至暗綠色水浸狀圓形病斑
圖8 黃守瓜為害南瓜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