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宣文 胡義曼 呂賽 李鑫琪 馬金明 劉琳
蘇北地區(qū)以平原為主,屬于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 氣候溫和, 雨量適中, 年平均氣溫13~14℃。禮品型西瓜因具有品質(zhì)好、外觀漂亮、利于采摘攜帶和糖度高等特點, 越來越受消費者喜愛。本文主要介紹北京井田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自日本引進的早熟小型禮品西瓜全美2 K 在蘇北地區(qū)春季設施栽培技術, 為推廣和瓜農(nóng)種植提供一定參考。
早熟小型禮品西瓜,適合春季保護地栽培和冷涼地區(qū)越夏保護地栽培。其果橢圓形,果面綠色,覆深綠色齒帶,果面無棱溝,果皮厚度中等,瓤色紅,汁液多,口感好,瓤質(zhì)松脆,易運輸。田間植株長勢強,易坐果,抗逆性中等,中抗枯萎病。第1 雌花節(jié)位6~8 節(jié),春季果實發(fā)育期31 天,全生育期108 天,667 m2產(chǎn)量達1500~1600 kg,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2.5%,邊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0.0%。
①育苗時間 蘇北地區(qū)早春播種時間在12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上旬。
②育苗方式 采用穴盤基質(zhì)育苗方式,選用50孔穴盤,苗床架育苗。
③育苗基質(zhì)的選用和配比 選擇疏松透氣、保水保肥性良好的材料作為育苗基質(zhì), 通常選擇草炭、珍珠巖和蛭石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常用配方為草炭∶珍珠巖∶蛭石=7∶2∶1, 通用配方為草炭∶珍珠巖=6∶4。裝盤保證穴盤基質(zhì)滿而不實,放置高架苗床上備用。
④種子處理 藥劑處理:將西瓜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浸泡1 h,后用清水搓洗,接著用10%磷酸三鈉液浸種20 min,再用水清洗干凈。
溫湯浸種:播種前用55~65℃溫水浸種30 min,期間不斷攪拌,水溫降至室溫后再浸種6~8 h。之后用清水洗凈種子表面黏液, 并擦去種子表面水分。將處理好的種子用濕布包裹,放在30℃恒溫箱內(nèi)催芽,當70%露白時即可播種。
⑤播種 穴眼打孔深度1.0~1.2 cm,太深容易徒長,太淺容易“戴帽”。將種子平放在穴盤基質(zhì)里,對于芽體較長的,要輕輕擺放,保證種深一致。播種結束后,表面覆蓋質(zhì)地較輕的珍珠巖或蛭石。最后均勻灑水,第1 次水應澆透,以穴盤底部不滴水為準,透而不滲水,防止芽體因缺氧而窒息,影響發(fā)芽。
⑥苗床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溫度宜為28~32℃、夜間溫度宜為17~20℃。種子開始出土后應撤除地膜,并開始通風,白天溫度宜為25~28℃、夜間溫度宜為15~18℃。保持營養(yǎng)土或基質(zhì)“見干見濕”。
子葉展平真葉出來之前適當控制水分,防止下胚軸徒長瘦弱,增加病害感染概率。待真葉出來、基質(zhì)表面發(fā)白時澆透水,拉大晝夜溫差,適當控苗。
瓤肉
①嫁接方法 選用白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采用貼接法。
②砧木育苗 接穗子葉出土至子葉展平時播砧木種子。播前浸種6~8 h(具體方法見2.1 常規(guī)育苗)。
③嫁接苗床管理 嫁接后前3 天, 苗床應密閉、遮蔭,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5%以上,白天溫度宜為25~30℃、 夜間溫度宜為18~20℃;3 天后早晚見光、適當通風,逐步延長見光通風時間,以全見光透風不打蔫為準,嫁接后8~10 天可進入正常管理。
蘇北促早大棚栽培一般定植時間為1 月中下旬至2 月上旬,當幼苗長至2 葉1 心或3 葉1 心時即可移栽。
定植時選擇根系強壯、子葉肥厚、節(jié)間適中、無病害的壯苗定植。春季定植前地溫應穩(wěn)定通過13℃、夜間最低氣溫應在10℃以上。春季栽培2 月上旬至3 月中旬定植,吊蔓栽培單蔓整枝的定植密度宜為1800~2200 株/667 m2。爬地栽培多蔓整枝的定植密度宜為800~1000 株/667 m2。
對土壤肥力低的棚室, 每667 m2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4000~5000 kg;中等肥力以上的棚室,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000~4000 kg,并加餅肥100 kg。同時,每667 m2施過磷酸鈣40~50 kg、復合肥30~50 kg。
采用高壟種植,覆蓋地膜,鋪設滴灌帶。壟寬60 cm,溝寬80 cm,壟高20 cm,雙行栽種,立體栽培,株距40 cm。
定植時,先在壟面開圓形定植穴,直徑6 cm,穴距40 cm。栽苗澆水后覆土, 然后扣嚴塑料地膜提溫。
定植后3~7 天不通風, 使地溫保持在16℃以上,白天棚內(nèi)保持在30℃左右,以促進緩苗。夜間注意保暖,使地溫不低于10℃。緩苗后,注意通風,苗期至坐瓜前, 控制白天溫度在25~30℃, 不超過32℃,夜間溫度不低于15℃。結果期間,控制白天溫度不超過32℃,夜間不低于15℃。
西瓜整個生育期應遵循“前促后控”原則,苗期要澆足定植水,嚴格控制澆水,以提高地溫、促進瓜苗生根。苗期至坐瓜前,追施高氮型(氮、磷、鉀比例為25∶15∶10)水溶肥,每667 m2用量掌握在6~8 kg。至結瓜前不再澆水。開花期控制澆水,不超過2 次,以防瓜蔓徒長坐不住瓜。果實坐住后施膨瓜肥,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 和硫酸鉀5~6 kg, 或三元復合肥15~20 kg。合理澆水,防止裂瓜。果實采摘前7~10 天停止?jié)菜┓省?/p>
采用雙蔓整枝方式,保留主蔓,在主蔓第3~5節(jié)上選留1 條粗壯的子蔓。主蔓長40~50 cm 時及時用吊繩吊起,采用“S”形纏蔓方式,每隔20~30 cm纏繞1 次,及時去除多余的側枝側蔓。
外觀
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方式, 授粉時間從開花到10:00 左右,11:00 之前結束, 此間授粉效果最好。選擇主蔓第2 朵雌花開始授粉,授粉時選擇子房較大的雌花, 用雄花花粉輕輕均勻涂滿雌花柱頭,看到柱頭上有明顯的黃色花粉即可,授粉后用掛牌標記授粉日期,方便采收。
幼瓜坐住后, 每株上留1 個長勢較好的瓜,選留后,在瓜前留10~12 片葉摘心,子蔓作為營養(yǎng)枝,同樣摘心。當瓜長至0.5 kg 左右時選用塑料網(wǎng)兜吊瓜,固定在吊繩上,以防墜落。
西瓜整個生育期,病蟲害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保持棚內(nèi)清潔衛(wèi)生, 及時去除雜草和垃圾,注意控溫控濕。棚室栽培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為避免連作障礙,播種前進行溫湯浸種處理。炭疽病發(fā)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噴霧防治,嚴重時可用80%炭疽福美可溶性粉劑800 倍液噴施;蔓枯病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 枯萎病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或噴霧防治;病毒病用0.5%香菇多糖水劑500 倍液噴施防治,同時要及時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25%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 倍液噴施防治蚜蟲,減少病毒病傳播媒介; 白粉病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噴施防治。
及時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 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幼蟲,加強西瓜田間管理,減少蟲害發(fā)生。西瓜整個生育期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薊馬、紅蜘蛛和菜青蟲等。蚜蟲、白粉虱:棚內(nèi)懸掛黃色粘板(規(guī)格為25 cm×30 cm,懸掛高度超過作物15~20 cm,每667 m2懸掛35 塊左右)誘殺成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25%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 倍液噴施防治;薊馬:用藍色粘板(規(guī)格為25 cm×30 cm,懸掛高度超過作物15~20 cm,每667 m2懸掛20 塊左右)誘殺成蟲,用3%啶蟲脒乳油1000 倍液或20%吡蟲啉懸浮劑2000 倍液噴施防治;紅蜘蛛:可用30%蛾螨靈可濕性粉劑2000 倍液、20%螨死凈懸浮劑2000 倍液、3%克螨特乳油2000 倍液或50%溴螨酯乳油1000~1500 倍液噴施防治;菜青蟲:可用5%甲維鹽水分散粒劑1500 倍液噴施防治。
應選擇晴天上午采收,雨后不宜采收,中午溫度過高,長途運輸易發(fā)熱壞瓜,也應盡量避免中午采摘。春季全美2K 果實從授粉到成熟需31 天左右,根據(jù)授粉日期,適時采收,以免影響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