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
臺兒莊古城天齊坊牌坊
在封建社會,牌坊一般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jié)義而立,如功德坊、貞潔坊、標志坊、紀念坊、陵墓坊等。
關于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它是由衡門衍變而來的。春秋時代的《詩經》中,便有相關介紹:“衡門之下,可以棲遲?!彼^衡門,就是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所組成,應該是牌坊的“老祖宗”。據專家研究,唐代城市是以里坊制來劃分管理的,在“坊”與“坊”之間有墻相隔,坊墻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為坊門。這門沒有多大的作用,剩下的就是形式成為標志,于是百姓逐漸地稱這種坊門為牌坊。
三孔景區(qū)的“金聲玉振”牌坊 攝影丨六月
還有一種說法,牌坊是由欞星門衍變而來的。欞星原作靈星,而靈星即天田星。漢高祖劉邦規(guī)定,祭天先祭靈星。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 年),筑郊臺外垣,設置靈星門。后來,又把這種祭天的儀式,移植到祭拜孔子的儀式上。古人認為漢代祭祠靈星,是為了祈求豐年,與孔廟無關。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這種建筑不僅置于郊壇、孔廟,還建于寺廟、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不僅用于祭天、祠孔,還用于褒揚功德,旌表節(jié)烈等,于是,靈星門一變再變,最后就變?yōu)楝F在的牌坊。
我國牌坊的類別很多,形式也多種多樣,按照建造意圖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功德牌坊,為某人記功記德;二是貞潔道德牌坊,多表彰節(jié)婦烈女;三是標志科舉成就的,多為家族牌坊,為光宗耀祖之用;四為標志坊,多立于村鎮(zhèn)入口與街上,作為空間段落的分隔之用。
東阿藥王山,其石雕、神像、藥材、楹聯、匾額被譽為“五絕”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牌坊的建立是一件極為隆重和嚴肅的事情。古代規(guī)定,凡是進入國子監(jiān)讀書和獲得舉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經地方官府審核批準后,由官方出資建功名牌坊。而立貞節(jié)牌坊、仁義慈善牌坊、功德牌坊的要求更加嚴格,必須經當地官府審查核實后逐級呈報,再審查核實,最后由皇帝審批恩準,或由皇帝直接封贈,方能建造。建造的規(guī)格也有嚴格的等級要求,如帝王神廟、陵寢可以“六柱五間十一樓”,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間七樓”。
但孔廟的“萬古長春”坊是一個破例,因為祭祀的可是至圣先師“孔圣人”。所以在當時來說,如果一個人能獲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對這個人、這個家族乃至這個地方來說,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殊榮。
或彩繪雕梁,或頹圮破落,每一座座小小的牌坊,都承載著一段無聲的故事。或許是節(jié)烈女子對愛情忠貞剛烈一片癡腸、或許是偉男兒功業(yè)彪炳拓土開疆、或許是慈愛母親含辛茹苦照顧教育孩子長大成才、又或許是老師苦心教授學生桃李芬芳……細細讀來,每一個都是一唱三嘆余韻悠悠的樂章。
而每一座牌坊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象征意義,都會通過牌坊上雕刻彩繪的各種圖案花紋,用隱喻手法表現出來。
臺兒莊
例如,牌坊上如果有龍鳳圖案,那一定與皇家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龍乃百獸之尊,是封建社會中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的象征;鳳乃百鳥之首,封建社會中常用來作為高貴的皇后的象征。再比如,人們把蝙蝠、鹿、魚等刻在牌坊上,只因“蝠”字與“?!弊种C音,以五只蝙蝠組成圖案,象征長壽、健康、富裕、平安、人丁興旺及子孫滿堂等五種天賜之福;“鹿”與“祿”字諧音,象征升官晉爵、高官厚祿;“魚”與“余”諧音,與水塘、荷蓮一起組成圖案,以象征金玉(魚)滿堂或連(蓮)年有余。
讀書人金榜題名、榮登仕途,則會在牌坊上雕刻鯉魚跳龍門、鯉魚騰浪的圖案,以象征科舉及第、仕途順利。 松、鶴、龜、麒麟、荷花、荷葉、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繪在牌坊上,表達長壽、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豐富內涵。
除了這些動植物的圖案外,牌坊最大的特色還有“坊眼”。為的就是表明這座牌坊的建造對象和建造原因,有的還會題寫對聯。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隱含著一個值得慢慢細說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