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金波,王 敏,周 林,劉毓玲
湖北省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湖北武漢 430050
腎細胞癌是起源于腎實質(zhì)腎小管上皮的惡性腫瘤,其中透明細胞癌是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類型,透明細胞癌患者極易發(fā)生腫瘤轉(zhuǎn)移,導致患者預后差[1-2]。腎細胞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處于中晚期,腎細胞癌采用放療、化療治療效果均不佳[3]。腎細胞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zhuǎn)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具體機制尚不清楚,目前臨床尚未發(fā)現(xiàn)能對其進行早期診斷及預后判斷的特異性指標,因此,尋找早期診斷及治療的靶標是腎細胞癌研究領(lǐng)域的熱點。近些年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微小RNAs(miRNAs)在腎細胞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5]。miRNAs是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的內(nèi)源性非編碼RNA分子,它與生物體的細胞分化、發(fā)育、增殖、凋亡等多種生物學過程關(guān)系密切[6]。多項研究顯示,在腎細胞癌組織中能檢測到異常表達的miRNAs,miRNAs在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7-9]。本研究分析miR-122和miR-144-3p在腎細胞癌與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差異,及其與病理分期、臨床分期等之間的關(guān)系,旨在為腎細胞癌的早期診斷、治療、預后判斷提供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46例在本院泌尿外科行腎臟切除術(shù)患者的腎細胞癌組織及其癌旁組織(距癌組織5 cm以上),并保存于液氮中。所有患者均經(jīng)術(shù)后病理確診為腎細胞癌,且癌旁組織無癌組織浸潤。46例患者中男32例,女14例;年齡25~70歲,平均(53.2±14.6)歲。組織學類型的分類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4年腎細胞癌的病理分類標準,臨床分期采用2009年國際抗癌組織和美國癌癥聯(lián)合會的臨床分期標準。TNM分期:T1期26例,T2期17例,T3期2例,T4期1例。臨床分期:Ⅰ期26例,Ⅱ期17例,Ⅲ期2例,Ⅳ期1例。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儀器與試劑 PRISM70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美國ABI公司);UV-2006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RNA提取試劑為Trizol試劑(美國invitrogen公司);miRNA專用反轉(zhuǎn)錄試劑盒及miScript反轉(zhuǎn)錄試劑盒(德國Qiagen公司);其他常規(guī)試劑均為分析純。
1.3方法
1.3.1總RNA的提取 采用液氮研磨法將組織磨成粉末,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步驟加入Trizol試劑提取研磨后標本中的總RNA,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其水平,記錄吸光度值(A260),所提取總RNA放置于-80 ℃冰箱保存待測。
1.3.2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 按照miScript反轉(zhuǎn)錄試劑盒說明書的步驟操作。取1 μL總RNA加入20 μL反應體系中,在PRISM70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上進行反轉(zhuǎn)錄,將反應體系設(shè)置為37 ℃ 60 min,95 ℃ 5 min,合成cDNA,稀釋10倍后放置于—20 ℃保存待測。以U6 snRNA作為內(nèi)參,引物由北京擎科新業(yè)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見表1。樣品目的基因相對表達水平采用ΔΔCT方法計算,其中相對表達水平=2-ΔΔCT。
1.4觀察指標 比較miR-122和miR-144-3p在癌組織與癌旁組織中的差異。 以腎細胞癌組織中miR-122、miR-144-3p的表達水平平均值作為分界,將46例患者分為miR-122低表達和miR-122高表達、miR-144-3p低表達和miR-144-3p高表達,并分析不同年齡、性別、臨床病理特征患者中miR-122和miR-144-3p的表達情況。
表1 RT-qPCR特異性引物
2.1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miR-122和miR-144-3p的表達情況 miR-122和miR-144-3p在腎細胞癌患者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的相對表達水平見表2,miR-122和miR-144-3p在腎細胞癌患者癌組織中的相對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miR-122和miR-144-3p表達水平比較
2.2不同特征患者 miR-122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不同年齡、性別患者miR-122低表達和miR-122高表達百分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TNM分期、臨床分期患者miR-122低表達和miR-122高表達百分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特征患者 miR-122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n(%)]
2.3不同特征患者miR-144-3p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不同年齡、性別患者miR-144-3p低表達和miR-144-3p高表達百分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TNM分期、臨床分期患者miR-144-3p低表達和miR-144-3p高表達百分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特征患者miR-144-3p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n(%)]
續(xù)表4 不同特征患者miR-144-3p在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n(%)]
腎細胞癌是我國目前發(fā)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其起病較隱匿,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因此早期診斷困難,且患者預后不佳,存活患者生活質(zhì)量差。近年來,生物標志物的研究成為熱點,為了改進臨床診斷策略,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篩選新的腎細胞癌生物標志物作為治療靶點引起了重視。已有研究顯示,miRNAs以多種信號途徑參與了腎細胞癌的調(diào)控[10-12]。有研究表明,miRNA在腎細胞癌和其他人類惡性腫瘤中起著重要作用,腎細胞癌組織中也存在miRNA表達的異常[13-14],本研究對新的腎細胞癌標志物miR-122和miR-144-3p在腎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進行探討,以期為腎細胞癌的臨床診斷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
以往研究顯示,盡管大部分miRNAs在腎細胞癌中表達下調(diào)[15-16],但是還是存在一些miRNAs的表達上調(diào),如在腎細胞癌中miR-122的表達水平明顯上調(diào)[17]。作為一種特異性miRNAs,miR-122在脂肪和膽固醇代謝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顯示,與癌旁組織相比,腎細胞癌組織中的miR-122表達上調(diào),并且腎細胞癌組織中的miR-122水平與預后密切相關(guān)[18-21]。miRNA參與調(diào)控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種生理過程,miR-144位于染色體17q11.2,具有miR-144-3p和miR-144-5p兩種形式[22]。miR-144-3p可參與多種癌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能夠促進肺癌細胞、肝癌細胞和膠質(zhì)瘤細胞的增殖、遷移,發(fā)揮促癌基因的作用[23-25]。邱彬[26]的研究顯示,在裸鼠體內(nèi)miR-144-3p能促進腎細胞癌的腫瘤形成和生長,在腎細胞癌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樓寧[27]的研究也顯示,miR-144-3p在腎透明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織。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miR-122和miR-144-3p在腎細胞癌患者癌組織中的相對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腎細胞癌組織中miR-122和miR-144-3p表達水平的高低與TNM分期、臨床分期關(guān)系密切,提示miR-122和miR-144-3p可能在腎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為miR-122和miR-144-3p在腎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miR-122和miR-144-3p有望成為腎細胞癌早期診斷和預后判斷的新標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