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燕
摘 要:美術是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和審美情趣啟蒙的重要課程,能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審美素養(yǎng)。合作學習契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美術教學質(zhì)量。文章對合作學習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旨在為美術教學提供幫助和借鑒,促進美術教學發(fā)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美術教學;教學質(zhì)量;審美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140-02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順應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能力生長點。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學習運用于美術教學,能提高美術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合作學習適用于學生的年齡以及性格特征,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將合作學習與美術教學相融合。
一、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興趣,自然能夠有效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將其更好地運用于美術教學中。
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缺乏興趣,多數(shù)是沒能真正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這也很容易使合作學習在美術課堂中流于形式,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美術教師一定要激發(fā)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層次地理解美術的意義,從而更好地開展美術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色彩敏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將合作學習運用于美術教學,以色彩打開學生合作學習的大門。例如,在教學“色彩的冷與暖”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和合作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要在課前制作色彩卡片,色彩卡片主要以紅色、黃色、藍色為主,在課堂開始時隨機將卡片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按照冷暖色彩搭配的原則進行搭配。這種互動和合作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利用了學生對于色彩的敏感度,真正實現(xiàn)合作學習與美術教學的融合
二、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情境
在相關的情境中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因此,美術教師要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境,以更好地開展美術教學。
美術課程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加深學生對于色彩搭配與運用的理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美術教師可以在美術教學中為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教師可以以“會動的小紙人”為主題開展美術教學。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組6人~8人,讓學生自行選擇紙人模型,并對紙人模型的制作方法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適時引導,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更加準確地了解和學習紙人的制作方法、制作原理。這種通過主題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境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并在合作與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開展深度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雖然是美術教學的有效方式,但長時間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容易使合作學習流于表面,也容易讓學生形成慣性思維,無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美術教學與合作學習的融合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注重開展深度合作學習,以發(fā)散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更好地交流與溝通,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當然,要想在美術課堂中增加學生合作學習的深度,最主要的是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合作學習需要建立在學生互相認識、互相了解的基礎上,而認識和了解需要足夠的時間。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也可以通過游戲或是自我介紹的方式,讓學生相互了解,從而縮短學生認識和了解的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深度學習中。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發(fā)地進行合作與探究,這才是教育的本真。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感悟民族美術特色時,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民族特征的紋樣,通過播放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這些紋樣和紋樣背后的故事,以及蘊含的意義。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紋樣進行臨摹和拼貼,將制作好的紋樣進行展示。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互動中學習和成長。當然,紋樣欣賞以及臨摹和制作需要耗費一定時間,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具有充分的耐心,肯花費時間,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加充足的時間開展深度合作學習。
四、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模式
深度的合作學習,一方面體現(xiàn)在充足的時間上,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在新穎的合作模式上。倘若長時間地使用一種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勢必會感覺枯燥,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對新鮮事物和未知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的階段,傳統(tǒng)的合作學習模式很難適應學生的年齡以及性格特征。因此,需要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就是擺脫學習地點的束縛。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下的美術教學都是在教室里進行,而要進行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就是從教學地點的創(chuàng)新入手。地點的創(chuàng)新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新鮮感,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為主題,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尋找生活中的美。學生可以拍攝上學路途中的美麗景色,也可以將外出游玩的景色拍攝下來,在課堂中進行小組分享和評比。這種不受地點約束的合作學習,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熱情,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通過溝通和交流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石二鳥。
五、樹立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
合作學習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但歸根結(jié)底還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因此,要更好地將合作學習與美術教學相融合,教師就要認同合作學習,并且具有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真正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明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要摒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更多地帶動學生,讓學生真正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其次,教師要構(gòu)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不僅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彼此,更好地進行合作與探究。再次,教師要帶動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合作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合作和探究,學生只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見,才能夠真正獲得成長和進步。有些學生性格內(nèi)向,或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只是嚴格按照教師的規(guī)劃進行合作學習與探究,這很難真正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合作學習理念,才能真正將合作學習應用于美術教學,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六、結(jié)語
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自身的教學工作,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教師除了運用合作學習教學理念之外,還要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合作學習情境,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開展深度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方式,真正實現(xiàn)美術教學與合作學習相融合,促進美術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麗敏.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04).
[2]于增忠.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9(08).
[3]吉珣.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8).
[4]趙紅亮.對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