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聰勇
摘 要:古詩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其短小精悍,韻律優(yōu)美,意境深遠,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人文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以詩演繹,以畫配詩,以詩解詩,以聲配詩,嘗試作詩,讓學生得其趣而領其味,科學記誦古詩詞,深入理解古詩詞,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古詩詞;語文素養(yǎng);人文素質;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128-02
古典詩詞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簡潔的文字、幽遠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整體理解古詩詞大意的基礎上,將機械的文字符號轉化為鮮活的畫面,引導學生借助想象感知古詩詞意境,體悟詩人情感,科學記誦古詩詞,深入理解古詩詞,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
一、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古詩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著深遠的意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對學生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語文教材中都有古詩詞。學習古詩詞,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質。古詩詞能教給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注重古詩詞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以及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學習古詩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古詩詞語言簡潔,內(nèi)涵豐富,意境深遠。在古詩詞學習中,學生需要發(fā)揮想象,在心目中描繪出一幅圖畫,才能領悟其意境,深入理解古詩詞內(nèi)容。第二,學習古詩詞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詩詞把色彩美、圖畫美、意境美融為一體,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學生生活閱歷少,缺乏辨別善惡美丑的能力。古詩詞教學能潛移默化地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感悟人世間的真善美。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詞的講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第三,學習古詩詞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意蘊豐富,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學習古詩詞不僅能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還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古詩詞學習中,學生能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優(yōu)美、人與自然的和諧、兄友弟恭的溫馨、朋友依依惜別的場景、熾烈的愛國之情。古詩詞精練的文字、酣暢淋漓的表達,也讓學生受益匪淺。學生通過學習古詩詞,可以激發(fā)愛國之情、思鄉(xiāng)惜友之情,還可以促進各方面的發(fā)展,如音樂、繪畫等。
二、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調(diào)
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有趣的課堂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而,在古詩詞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diào),通常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法,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古詩詞寫作年代悠久,文字表達與現(xiàn)代存在差異,學生在學習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加之年紀尚小,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因為有畏難心理,所以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并不高。
三、創(chuàng)新古詩詞教學方法
1.以詩演繹
情境演繹是古詩詞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學生可以通過表演古詩詞中的故事,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所表達的情境進行演繹。例如,在教學《靜夜思》時,在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演繹:“同學們,你們愿意扮演李白將文中所描寫的情境展示出來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舉手要求表演。教師可輪流邀請幾個學生上臺表演,并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也可以讓表演的學生自評。通過表演,學生加深了對古詩詞的印象,提高了學習效果。演繹結束,教師可讓學生敘述古詩內(nèi)容,這無疑是對學生的一種挑戰(zhàn)。為此,教師可先進行示范,讓學生感受它們的不同之處,激發(fā)學生的敘述欲望。在學生敘述的過程中,教師可適當?shù)剡M行點評和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在表達上存在的困難。最后同學之間再進行討論交流,相互分享。這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古詩詞學習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愛上古詩詞學習。
2.以畫配詩
以畫配詩就是把自己對詩的理解用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李白的《靜夜思》時,學生可以通過對古詩的字面理解畫出自己想象中的畫面。以畫配詩,能加深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發(fā)散學生思維。
3.以詩解詩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還應該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以開闊學生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例如,在教學《贈汪倫》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兩首詩都表達對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這樣的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友情的理解,拓寬古詩詞教學范圍,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
4.以聲配詩
詩詞之美,來自音律。學習詩詞,要感受這種音律之美,就要進行誦讀。在誦讀中,詩詞的音律之美會得以體現(xiàn),能給人以感染,引發(fā)情感共鳴。在誦讀中,學生還可以充分地展開想象,將靜止不動的文字轉變?yōu)橐环鶆討B(tài)圖景,讓自己徜徉其中,感受詩的意境之美。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吟誦,在平平仄仄中體會詩的音律之美,在抑揚頓挫中貼近詩人的心靈,感受詩人的情感世界。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吟唱古詩詞,更好地感受詩情、詩韻。例如,教師可帶領學生吟唱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本生澀難懂的詩句,在吟唱中娓娓道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道出了世間很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則表達了作者的美好祝愿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積極樂觀的精神。以聲配詩,可以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音律之美和詩詞所蘊含的情感,能幫助學生記憶古詩詞。
5.嘗試作詩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吟誦等技巧,教給學生關于詩詞方面的知識。這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又可以為學生嘗試作詩作鋪墊。在指導學生作詩時,教師可進行示范,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課文進行提煉,運用詩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也可以選取生活中的事例立意作詩,對學生進行引導,然后讓學生嘗試作詩。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后,要互相交流,互相點評。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以幫助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這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之,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千百年傳誦不絕,綻放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詩人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融于字里行間,學生通過深入學習,能了解其精神實質,陶冶情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古詩詞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其短小精悍,韻律優(yōu)美,意境深遠,對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人文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以詩演繹,以畫配詩,以詩解詩,以聲配詩,嘗試作詩,豐富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有趣的古詩詞教學氛圍,讓學生得其趣而領其味,科學記誦古詩詞,深入理解古詩詞,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倪慕新.“得其趣”而“領其味”——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新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9).
[2]廖小玲.探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新思路[J].基礎教育研究,2019(24).
[3]聶紅梅.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內(nèi)蒙古教育,2019(35).
[4]姜揚.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文化素養(yǎng)提升策略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9.
[5]王小春.探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新思路[J].基礎教育研究,2019(04).
[6]張娟.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