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國,一個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國家,都有拿得出手的讀本。有拿得出手的讀本,可以把自己的精神、文化內核,準確地用通俗的方法表達出來,說明這個國家的文化成熟、自信。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魂,是中華民族屹立不倒、蒸蒸日上的精神內核。把“中國讀本”和“中國精神”結合起來,就誕生了本期推薦的名作——《中國精神讀本》。
它是一部匯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正氣的圖書。從題材上來講,它集結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改革開放這138年里,中國近現代史上百余位風云人物的心血之作。其中包括孫中山、梁啟超、魯迅、毛澤東、鄧小平等。他們書寫愛國情懷,表達崇高的革命理想,情感飽滿,奏響了時代最強音。多少艱難的抉擇都凝結在書中一篇篇的佳作里,積淀了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以及獨特的精神底蘊,讓人受益匪淺,是一本值得全民熟讀的精神讀本。
本書由著名作家王蒙領銜編輯,以不同的解讀引領讀者探究史實。通過這本書,大家會看到,中國精神不僅體現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孫中山、林則徐、魯迅、茅盾、聞一多等人的作品中,在國難當頭的時刻,中國精神還讓沉迷于“畫夢”的現代派詩人何其芳奔赴延安,寫下《我把我當作一個兵士》;讓在日本10年,專心學術研究,著述頗豐、成果斐然的郭沫若,置生死于度外、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中國抗戰(zhàn);讓詩人不再歌詠個人的悲歡離合,而唱出民族的覺醒、群眾的熱情。
如同記憶,歷史也容易被忘卻和扭曲。當人們生活在富足環(huán)境中,對很多人來說,先輩們的苦難、犧牲和熱血就像多年前看過的老電影,最多只留下一些依稀的印象。但歷史終究是不能忘卻的,那里有我們共和國的初心。從民族到個體,我們如果不知道“我從哪里來”,又怎么能回答“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
歷史上的哪些片段是我們最應該珍惜的時刻,匯成了我們的精神血脈?從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新中國改革開放,我們的民族經歷了一次次瀕死重生。我們從亡國的邊緣,歷經難以想象的苦難和犧牲,重新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大道。
這138年的歷程,目睹了五千年古老文明的覺醒和一個年輕現代國家的誕生。這138年的歷程,訴說了我們?yōu)槭裁催x擇今天的道路和我們奮斗的目的。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用生命和熱血鋪就了我們的救亡之路、革命之路、建設之路和復興之路。鐵與血的磨礪不僅鑄煉了筋骨,也奠定了國人奮進不屈的精神底色。
這個時刻,《中國精神讀本》顯得尤為重要。它收錄了100多名政治家、文學家、革命家的代表作。試圖用第一手的文字,顯現人物的思想,還原歷史的真實。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這些作品都曾經影響時代,照耀過歷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們前行的指路明燈。
從他們的文字中,我們直觀地看到一個拼搏、奮進的中國!書中文字優(yōu)美、有力量、感染人心,鋪陳出中國138年的心路歷程和波瀾篇章。貫穿這所有文字的,是這些先輩對祖國深沉而無怨無悔的愛。在今年喜迎建黨100周年的特殊時刻,它顯得格外有意義。快來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