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軍
(江蘇宜興彩陶工藝廠研究所 江蘇 宜興 214221)
一說到宜興,我們立馬想到的便是紫砂,但是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紫砂并不是歷史最為久遠的一個。因此,現(xiàn)在的紫砂藝人能夠對過去的許多造型與工藝進行參考和借鑒,其中,歷史時間最為漫長的一種藝術便是彩陶藝術,早在七千多年前便已經開始了,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通過粘土來進行制坯,并且在上面進行一些花紋的彩繪,最后用火燒制而成的便是彩陶。這是一種利用天然的礦物質燃料,在打磨過的橙紅色陶坯上進行繪制,然后將其放入窯中燒制,最后有赭紅、白、黑等美麗圖案在橙紅色的坯體上呈現(xiàn)出來,從而使得器物上的紋樣與器物整體的造型特征能夠相互融合、相互統(tǒng)一,為整個器物起到一種裝飾美化的藝術效果。而在彩陶上面的各種紋飾形象主要的靈感是通過動物、植物以及幾何形體的組合,從而使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以及相互融合,充分地蘊含在其中,在欣賞時,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內涵,所應用的寫意水平也是十分的高超,采取的是抽象概括藝術手法,與此同時,也提供了許多的可以借鑒的元素與手法,為之后的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設計留下了十分深遠的影響與非凡的意義。
在中國彩陶之中有著豐富的人性內涵,同時也兼具了實用性、藝術觀賞性以及精神象征性價值,這都是先民的心血所造就的。而彩陶之所以能夠在作為實用器物的同時,又可以作為審美的對象,這都要歸功于我國遠古的先民,在歷經了艱辛的生存斗爭之后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原始藝術,具備著實用性以及審美兩種價值。通過對彩陶的欣賞,能夠從中看出遠古先民的生活與觀念,其中更是飽含了先民們對生活的強烈愿望。與此同時,在彩陶作品之中也不乏情趣,充滿了神秘感以及形式美,可以說是為我國之后發(fā)展成為“陶瓷之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F(xiàn)如今,將一些精美別致的陶瓷擺放在家中,也由此可以看出主人不凡的品味。就像這一款彩陶“漢龍瓶”(見圖1),它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十分獨特的美感,在細細欣賞之后,又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意想不到的驚喜,以及與眾不同的生活情調。
圖1 彩陶“漢龍瓶”
彩陶藝術發(fā)展至今,不管是日用器皿還是觀賞性的作品都有著很多的種類,比如花瓶、碗、藝術掛盤等,在造型裝飾方面更是令人眼花繚亂。這一款宜興彩陶“漢龍瓶”屬于陳列賞瓶中的一類,不僅有著一定的實用性價值,能夠盛放書卷畫軸的器皿,還有著較高的藝術觀賞性價值,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點情趣的同時,也陶冶了情操。此瓶整體的造型是以圓器為主的,在此基礎之上融入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創(chuàng)意,瓶腹微微向外隆起,瓶身的上段與下端都分別向內收縮,使得整個瓶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橢圓形,再加上整體的瓶身并不是很高,因此便顯得十分圓潤飽滿,瓶底是圓形的,瓶口也是圓形的立于平面之上顯得十分穩(wěn)重端莊,因此,瓶口與瓶底彼此上下相互呼應。此瓶整體的造型雖然看起來較為簡易,但卻給人一種穩(wěn)重大氣的感覺,渾然有力、質樸而又素雅。
除了此瓶的造型特征之外,最為主要的內容還是瓶身上的裝飾,從瓶腹上方一直到瓶身下端,都是以線條紋理的樣式進行裝飾的,從上到下線條紋理逐漸變得寬大,就好像是水滴自然地流下來的狀態(tài),錯綜復雜、盤根交錯地遍布在瓶身上面,沒有任何的規(guī)律,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而在其上面也是紋理的裝飾,不過與其不同的是,上面的紋理是一圈一圈的,彎曲的線條清晰有致,具有一定的層次和規(guī)律,與下面的線條紋理可以說是截然不同,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為此壺增添一份趣味,而在瓶身的上段所進行的裝飾則是漢代玉器龍鳳紋的樣式,刻畫得清晰有致,形象生動而又鮮明,將其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了出來,不僅與整個瓶的主題內容相契合,也賦予了此瓶豐富且深厚的藝術內涵,從整個瓶的裝飾內容上來看,紋理線條的流暢與大氣,以及細節(jié)的精致與巧妙,都足以彰顯出制作者技術手藝的高超與精湛,也為整個瓶起到了很好的裝飾美化的藝術效果,值得仔細地欣賞與品味。
這款“漢龍瓶”應用了抽象與具象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不管是哪一部分都處理得恰到好處、直指人心,且這款宜興彩陶無論是整體的造型特征還是瓶身上的裝飾紋樣都別具匠心,散發(fā)著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氣息。與此同時,這款作品在釉色的選擇上也十分的獨特,所呈現(xiàn)出來整體瓶身是棕色,瓶腹上邊的曲線底部的則是紅棕色,而漢代玉器龍鳳紋的底部又是青色,三種顏色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也與此瓶整體的造型特征以及裝飾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彼此相互相輔相成,共同地將主題內容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且構造出了在造型藝術之中廣闊無垠的宇宙意識,可謂是充滿了深沉雄大的氣魄,十分地光彩奪目,令人嘆為觀止。這款宜興彩陶“漢龍瓶”之所以命名為“漢龍瓶”,是因為此瓶在裝飾內容之中應用到了漢代玉器中的龍鳳紋,龍鳳紋在瓷器裝飾紋樣之中是十分典型的一類,所描繪的是龍與鳳相對飛舞的畫面,不管是龍還是鳳都屬于祥瑞之物,且龍與鳳相互結合在一起有著吉祥的寓意,因此又可稱之為“龍鳳呈祥紋”。龍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是權威以及神圣的象征,而鳳的形象則是儀態(tài)俊美。因此,象征美麗、仁愛與富貴,龍與鳳這兩者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可謂是占據(jù)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兩者結合在一起有著太平盛世、高貴吉祥的寓意,在很多的家具之中我們都能夠看到其身影,充滿了高貴與大氣,且“龍鳳紋”也是屬于傳統(tǒng)的吉祥紋樣,象征著吉祥、富貴與平安。而在這款宜興彩陶“漢龍瓶”之中,應用了龍鳳紋的裝飾樣式,在給整個瓶增添了高貴與大氣的同時,也賦予了此瓶十分豐富且深厚的藝術文化內涵,并通過龍鳳紋的樣式來向人們傳達吉祥與美好的寓意,將其擺放在家中也能夠使得整體空間的格局得到了提升。人們在欣賞、品味此瓶時,也能夠感受到心情的美好與愉悅,與此瓶在內心的情感世界上產生一定的共鳴與交流。藝術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與此同時,藝術的產生也是一種必然性,宜興彩陶便是在此過程之中所產生的,它將文化的內涵以及人們的美學追求蘊含在其中,是人們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所造就出來的,其中更是飽含了創(chuàng)作藝人們杰出的創(chuàng)作才能以及樂在其中的藝術熱情。彩陶藝術的發(fā)展歷史可謂是對歷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瑰寶,對于當代的宜興創(chuàng)作藝術者們來說,不僅要對彩陶的本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對此進行學習與借鑒,更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維能力,打破原有傳統(tǒng)的局限性,不斷地將新的生命力注入到彩陶藝術之中,促使彩陶藝術得以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