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平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程,體育教學更突出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將提高自身運動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考量標準,體育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配合完成,從訓練自身運動能力出發(fā),達到身心共同健康發(fā)展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體育;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30-0088
初中階段作為學生生理和心理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特別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加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技能,為其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下,應該注重學生運動技能與健康共同發(fā)展。
一、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概念與必要性
1.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概念
體育與健康教學是指在基本的體育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身心的協(xié)同發(fā)展,不僅要野蠻其體魄,也要文明其精神[1]。在體育課程中,師生要建立體育為健康服務的思想,在教學中尋找體育的樂趣,提升通過體育促進身心健康的技能,將體育訓練融入日常生活,養(yǎng)成科學的訓練方式,使健康能常伴左右。
2.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必要性
毛主席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好的身體是進行任何工作的基礎[2]。中學生文化課學習任務較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各方面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重文化輕體育”的思想一直存在,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學生通常會出現(xiàn)身體機能下降等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近視率增加,肥胖率增加,學生變得易疲勞、易生病,影響青春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因此,加強體育與健康教學十分必要。
二、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措施
1.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融入初中體育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首先要制定多個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因材施教,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身體發(fā)展情況不同,即便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學生訓練的機會少,身體素質無法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整體的把握,同一班級的學生也會存在運動能力強弱之分,教師在準備教學時應將工作做細致,不能有“一盤棋”思想,這樣不會忽略每一位學生的健康需求。其次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樣的教學內容,如果僅僅用灌輸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動作技巧要領,而沒有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思考為什么,這不符合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基本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改造,都應該提倡。例如同樣是“跳山羊”的游戲,教師可以把單人跳改成接力跳,讓學生有更強的團隊意識。再次是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體育課程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培養(yǎng)了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磨練了他們的意志,增強了抗挫折能力,學生的身心都得到了發(fā)展。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課的學習中無法獲得的。
2.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無論什么樣的課程,只要有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趣味性強的教學方式,都會獲得學生的喜愛,讓更多的學生樂意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教學效率也自然會得到提高。首先,增加游戲教學。體育課最容易開展游戲教學,采用游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完成訓練。例如,課前的熱身準備,教師通常會帶領學生做做操或是進行簡單的慢跑,偶爾幾次,學生還會認真完成,但如果每次都采取這樣的方式,學生便很難堅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一二三,木頭人”的游戲,讓學生主動跑起來,在歡樂中完成熱身。其次是教學內容可以與多學科進行融合。雖然體育課程少了很多在室內課堂傳授的知識,但擁有更多驗證課堂知識的機會,教師可以借機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體育課堂,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對所學知識進行科學驗證。
3.教學方式不拘一格
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程大多是由教師進行示范,學生模仿教師,完成“規(guī)定動作”,但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表現(xiàn)機會,讓他們也可以“自選動作”,在完成基本教學之余,提供給學生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一堂課中,同樣的教學目標,給予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寓教于樂的形式。首先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文化課的學習方式相同,體育課也可以引入視頻教學、小組討論、自主探究等方式,同樣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可能取得的效果就不同。例如,同樣是立定跳遠,規(guī)范的動作可以用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生在觀看視頻后對基本的動作要領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可以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出注意事項,通過多次實踐練習,掌握規(guī)范的動作。其次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加入自己喜歡的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任何社會上流行的運動,只要是健康的,都可以讓他們將自己擅長的、生活中常見的內容放在課堂上,例如,網絡上流行的各種版本的舞蹈,可以作為健身操課程的組成部分,給學生更多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積極地展現(xiàn)自己,使身心得以訓練。再次是創(chuàng)新教學流程。體育課一般采取的是“準備活動、教學活動、放松活動”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師比較容易開展教學工作,教學任務也能快速完成,但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嘗試改變教學思路,用游戲引入、動作指導、協(xié)同配合、成果展示等方式,讓學生可以真正地積極地融入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季瀏.對中國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再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6).
[2]陳祁罕.初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系及培養(yǎng)路徑[J].教育評論,2017(6):133-136.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度市李園街道門村中學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