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杰, 何恒果, 嚴賢春
(西南野生動植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桑寄生[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 Danser]屬于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鈍果寄生屬(Taxillus),別稱四川寄生、桃樹寄生、苦楝寄生等,主要分布于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地,為半寄生性氣生灌木,嫩枝、葉密被褐色或紅褐色星狀毛,有時具散生疊生星狀毛,小枝黑色,無毛,具散生皮孔[1-2]。桑寄生植物通過吸器吸附在寄主植物枝條上,吸收寄主的水分和營養(yǎng)而生存[3-4],主要寄生于梨、楊、柳等經(jīng)濟林木和園林樹木上。桑寄生的大量繁殖會造成寄主樹種的衰退甚至死亡[5]。近年來,成都園林植物受到桑寄生的嚴重侵害,導致公園景觀樹木和城市行道樹長勢變差,影響城市原有景觀風貌,其中成都人民公園受害最為嚴重。為此,本文調(diào)查了成都人民公園受桑寄生侵害的樹種及侵害程度和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yīng)的防治措施,以期為防治和有效管理桑寄生提供參考。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地處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30°05′~31°26′N,102°54′~104°53′E),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該區(qū)年平均氣溫16 ℃,≥10 ℃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 700~5 300 ℃;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 300 mm,且年際降水量變化不大;光、熱、水基本同季,有利于生物的繁衍。調(diào)查點為成都人民公園,位于成都市區(qū)祠堂街少城路,占地112 639 m2,園中植物種類豐富、風景秀美,交通便捷,是市區(qū)中心規(guī)模最大的開放式風景園林。
2019年5月對成都市園林植物桑寄生發(fā)生情況進行普查。就桑寄生發(fā)生較為嚴重的成都人民公園進行詳細的路線調(diào)查,記錄其寄主植物種類與特征(如株高、危害部位等)、寄生率以及危害程度等,并分析環(huán)境因素對桑寄生發(fā)生的影響。
將植株按照高度由下到上均分為Ⅰ、Ⅱ、Ⅲ、Ⅳ 等4個區(qū)域。寄生率/%=(被寄生的樹木總數(shù)/抽樣調(diào)查的樹木總數(shù))×100。根據(jù)寄生率劃分危害程度:寄生率≤5%為輕度危害,用“+”表示;5%<寄生率≤20%為中度危害,用“++”表示;寄生率>20%為重度危害,用“+++”表示。
桑寄生在成都人民公園普遍發(fā)生,涉及10科11屬12種(表1)。由表1可知,桑寄生對柳樹、楓楊、懸鈴木的寄生最為嚴重,寄生率高于50%;對水杉、樸樹的寄生較為嚴重,寄生率高于20%;對洋槐、貼梗海棠、喜樹、紫葉李、白梅、大葉女貞的寄生程度為中等,寄生率在5%~20%之間;對銀杏的寄生程度為輕度,僅4.03%。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寄生嚴重的寄主枝葉因缺水缺營養(yǎng)而變得枯黃,甚至整株死亡。
表1 成都人民公園桑寄生寄主植物種類及其寄生率Table 1 Species of host plants and T.sutchuenensis parasitic rates in Chengdu People′s Park
桑寄生危害程度與寄主植物生理特點及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在相同環(huán)境下,高大喬木更易被寄生,如柳樹、懸鈴木、楓楊等寄生率均在60%以上;中等或者小喬木寄生率較低,如大葉女貞、白梅、洋槐的寄生率在10%左右(表1)。喬木被寄生部位主要為較高的主干或分枝,寄主樹齡一般在40 a以上,是城市園林中普遍受害的樹種(表2)。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高大喬木未發(fā)生桑寄生,如欒樹(Koelreuteriapaniculata)、黃葛樹(Ficusvirens)、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等,這可能與樹種本身的特性有關(guān),但具體與哪些特性有關(guān),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表2 成都人民公園桑寄生寄主植物株高與寄生部位Table 2 T.sutchuenensis parasitic sites and plant height of host plants in Chengdu People′s Park
表3 水源距離對成都人民公園柳樹桑寄生寄生率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water source distance on T.sutchuenensis parasitic rate in Chengdu People′s Park
成都市多數(shù)園林均有桑寄生發(fā)生,其中成都人民公園、都江堰離堆公園、成都植物園園林樹木桑寄生發(fā)生嚴重;浣花溪公園、新都桂湖其次;寬窄巷子、武侯祠園林區(qū)有零星發(fā)生;天府廣場、杜甫草堂未見桑寄生。某些城區(qū)行道樹如懸鈴木也有發(fā)生桑寄生。從調(diào)查來看,蔭蔽度、鳥類活動及水源對桑寄生的發(fā)生影響較大。成都人民公園園內(nèi)植物種類豐富,密度較大,樹冠交叉錯落,蔭蔽度較大,導致桑寄生嚴重發(fā)生。且園中樹木高大繁茂,人工湖歷史悠久,較高的蔭蔽度及合適的水源為鳥類活動提供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而鳥類活動又為桑寄生種子的傳播提供良好的途徑。因此,同等條件下,靠近水源的地方桑寄生發(fā)生更為常見。以成都人民公園內(nèi)柳樹為例,距離水源0~20 m處,桑寄生發(fā)生率高達30.94%,距離水源超過100 m,寄生率則降到2.38%(表3)。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同樣地處市中心的天府廣場桑寄生發(fā)生率為零,這與天府廣場開闊,樹木間隔較大,蔭蔽度小,也無合適的水源有關(guān)。
3.1 小結(jié)
成都市多數(shù)園林均有桑寄生發(fā)生,其中成都人民公園桑寄生發(fā)生現(xiàn)象嚴重。桑寄生對寄主植物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主要選擇柳樹、樸樹、懸鈴木、楓楊等大中型喬木,這可能由于大中型喬木能提供更多且更長久的營養(yǎng)供給,有利于其生存。為了獲得更多光照,桑寄生寄生位置通常在喬木的1/2處或更高,多寄生于寄主植物的樹冠層,寄生多發(fā)于蔭蔽度較高的園林中,且距離水源越近,寄生率越高。鳥類活動對桑寄生發(fā)生影響明顯,主要是因為鳥類活動加速了桑寄生種子的傳播。
桑寄生植物危害嚴重,繁殖傳播速度快,防治較為困難。由于成都人民公園的特殊性,不能對鳥類進行干預,只能通過提高人工養(yǎng)護管理水平防除桑寄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管理到位的園林,植物長勢較好,桑寄生幾乎不發(fā)生;而管理松懈的園林,不僅發(fā)現(xiàn)桑寄生還出現(xiàn)其他病害。常見的桑寄生防治方法如下。(1)人工砍修法。及時清除桑寄生植物,一般在桑寄生果實成熟前清除1次,堅持數(shù)年便見成效。清除時,除將已成長的寄生植株砍去外,還必須除盡根出條和組織內(nèi)部吸根延伸所及的枝條[6]。人工砍修法雖耗時耗力,卻是桑寄生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2)化學防除法。包括噴施、涂抹或打孔注射除草劑。該方法可以降低勞動強度,工效高,成本低,較安全。周在豹等[7]在寄生芽上噴施濃度為1∶100的90%乙草胺乳油防效最好,施藥后3 d寄生芽開始脫落,施藥后14 d對寄生芽防除率高達100%;彭華達[8]采用樹叉打孔注射農(nóng)達(有效含量41%)防治橡膠樹桑寄生也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總有效率87.5%,桑寄生復生率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