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琰
那天是期末考試,窗外慵懶的微風在天空如放牧般牽著白云,陽光繞過斑駁的樹影,灑下點點碎金。我正埋頭奮筆疾書,突然一陣輕微的咳嗽聲擾亂了我的思緒。
我抬頭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好朋友正指著試卷向我比劃,我很是疑惑,只能用搖頭回應(yīng)他。他見我不懂,便先看了眼監(jiān)考老師,又用手指著試卷。我頓時心頭一震:這可是考試,他怎么能違反考場紀律向我“求助”呢?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我不告訴他答案,他會不會生我氣?要不我還是告訴他吧。
不!不能告訴他!否則就是害了他!于是我當作不知道,繼續(xù)答題。臨近交卷時間,他竟然扔了一個小紙團到我腳邊,見我沒有理會,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皺起了眉頭,心想:他有必要這樣嗎?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看著他的樣子,我有些鄙夷地瞪了他一眼。
“丁零零……”下課鈴響,交好試卷后,我不屑地伸手撿起紙團,打開一看,里面有一行小字——你的名字要寫在密封線里!我頓時如被雷轟了般呆若木雞,猛然想起我把名字寫在了卷面上!原來,他只是好心提醒我,卻被我誤會了。再與他打招呼時,我的眼里多了一絲歉意。
誤會好似一團冰冷的雪,只有用信任的火焰才能化解,所以我們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讓這團雪冰冷了他人的心。
老師小評
習作圍繞考場上的“求助”進行敘述,對“我”的心理活動、好朋友的動作進行了細致描寫,而這些都加深了“我”對他的誤會,到后來誤會解開,使小作者認識到了信任的重要性。結(jié)尾把誤會比作“冰冷的雪”,只有“信任的火焰”才能化解,這樣的比喻既生動又精妙,引人深思。
【作者系江西奉新縣馮川四小六·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王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