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航空大學航空作戰(zhàn)與勤務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課程教學效率是指實際的教學效果與應有的效果的比值。學員是否能夠在單位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掌握教學計劃所規(guī)定的內容、形成教學計劃所設計的學習能力、具備教學計劃所預期的軍事素質,這三個方面就是衡量軍校課程教學效率高低的指標。隨著強軍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我軍對高素質軍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亟需軍隊院校對人才加速培養(yǎng),這對軍隊院校的課程來講,不僅是外在助推的動力,同樣也是內在建設的挑戰(zhàn)。目前,軍校課程建設大都面臨著“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那么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學員有效地達成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維度的既定目標,是軍校課程建設需要切實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為此,要借助最合適的方法開展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提升軍校課程的教學效率。本文探討了通過建設微課這種課程信息化資源,并將其應用在課程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方法與手段,以期提升軍校課程的教學效率。
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基于建構主義,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
近幾年,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在高校的課程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微課這種信息資源以及其拓展出的周邊功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助力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
微課通常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講解,希望學習者充分利用業(yè)余的碎片化時間對知識進行學習,不會占用學習者太長的時間,不會令學習者產生學習壓力,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習者的專注力,將知識傳授給學習者。因此,微課的時長一般為2~10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
微課的“微”字還體現(xiàn)在視頻容量小的特點上,視頻的大小通常為幾兆到十幾兆,易下載,易傳播,特別適合移動存儲設備,這就為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來進行知識的學習提供了便捷的時空和硬件。
由于微課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講授,目的是在短時間內將知識內容講授清楚,表述明白,使學習者能夠在微課視頻播放的這段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因此,微課的內容和設計一定是精雕細琢出來的,不同于課堂上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進行內容的鋪墊、引導,而是直接采用精練的語言和合適的教學思路,迅速將問題解決。
經過近些年的發(fā)展,微課已經凸顯出其強大的教學功能,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發(fā)揮了它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課前作為學生預習的數(shù)字資源,作為教師查缺補漏的手段;在課堂上,它可以作為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的輔助;在課后,它可以是學生復習的資料,也可以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拓展渠道。微課正以它“強悍”的功能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方式。
隨著部隊信息化條件建設的不斷推進,軍隊院校為保證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重點開展了網信建設和數(shù)字資源建設,這為以網絡為載體的微課提供了硬件支撐與應用平臺。
軍隊院校的課程設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別是我校飛行學員的航理課程,學員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課程學習,“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就尤為突出,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該矛盾,進而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迫切需要像微課這樣的數(shù)字資源,既不會占用學員的大量時間,又可以便捷實用,在課前以及課后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輔助。與此同時,航理知識要跟隨飛行學員以后的整個飛行生涯,微課作為他們的便攜式學習資源,可以做到“處處皆課堂,時時可學習”。
軍隊院校同地方院校一樣,也要不斷深化對教育的改革,也要不斷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數(shù)字媒體資源來輔助進行教學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微課就是其中之一,它可用于優(yōu)化教學組織,拓展內容,甚至是顛覆傳統(tǒng)的授課過程,它能夠為課程教學帶來無限種可能性。
我校飛行學員航理課程《儀表電氣設備原理》自2018年開始建設課程微課資源,在建設過程中,逐批將其應用在課程教學中,特別是在2020年課程課堂革命中,微課對于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微課是圍繞某個知識點來進行制作的,但是具體要選擇什么樣的知識點,還要根據(jù)具體的課程特點來進行確定?!秲x表電氣設備原理》課程共40學時,但卻涉及221個知識點,90個重難點內容,同樣存在學時和內容不匹配的矛盾。為了能夠使學員可以對內容完全掌握,依據(jù)知識分類學理論,對課程的221個知識點進行了知識分類,把每一個知識點歸結為陳述性知識或者程序性知識。
其中,相對簡單的陳述性知識,例如基本概念、定義以及系統(tǒng)的組成等,將它們制作成2-4分鐘的“家常菜”微課,主要是以一個知識點為主,全部為通識性內容。對于程序性知識,也就是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將其制作成“精品菜”微課,對知識點的講解相對比較完整,與課上實際的講授過程非常相似。
3.2.1 “家常菜”微課的制作
“家常菜”微課其實可以定義為草根微課,每個教員只要有一臺電腦就能夠完成“家常菜”微課的制作,人人都可以是“家常菜”微課的研發(fā)者。目前,網絡上立足自身就能夠制作微課的軟件非常多,但是總結起來無非三大類軟件,PPT制作軟件、錄屏軟件和視頻編輯軟件。
對于“家常菜”微課的制作,首先就是撰寫腳本,通??刂圃?分鐘以內;第二步是根據(jù)腳本制作PPT;第三步就是進行錄制,錄制軟件可以采用CamtasiaStudio、Snagit或Adobepresenter,這些軟件都是集錄屏和編輯于一體的,錄制結束后進行輸出,就可以形成相應知識點的微課了。
3.2.2 “精品菜”微課的制作
相比于“家常菜”微課,“精品菜”微課的制作就相對比較比較復雜了,通常需要微課制作公司配合才能夠完成,它針對的是課程的重難點內容,具有較為完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要做設計,推腳本。微課內容要包括引言、主要內容、內容拓展、學后思考以及結束語,可以把它看成是我們上課講授重難點內容的一個濃縮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下幾個問題:腳本一定要貼近實戰(zhàn),特別是引言、拓展部分的內容;內容中可適當加入課程思政;主要內容的講授可以加入教學方法手段;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第二,錄視頻,跟后期。錄制視頻通常需要制作公司的配合,錄制好的視頻最后還要進行后期制作,在制作時可以進行剪輯、選定微課的風格等等。最后,要將微課制作過程中的資源進行整合,以備進行微課內容的更新。
3.2.3 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微課的使用按照利用最合適方法開展最有效教學的原則進行教學組織實施。《儀表電氣設備原理》課程微課資源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家常菜”微課,一類為“精品菜”微課,它們在教學實施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家常菜”微課全部為通識性內容,不涉及軍事秘密,將其制作好后,上傳至互聯(lián)網,并生成每個微課對應的二維碼。課前,學員通過掃描二維碼或者教員通過手機推送都可以進行學習,然后教員會利用微信問卷星對學員的預習進行測試,掌握學員的預習情況,在課堂教學時就可以針對知識點進行點撥或重點強調。學員利用“家常菜”微課完成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后,就能夠為課堂教學中相對復雜的程序性知識和參與式教學方式預留足夠的時間。
“精品菜”微課主要針對的是課程的重難點知識。用于學員對課程重難點內容的自主復習,通常會在課后推送給學員,學員不僅在學航理期間可以使用,待他們去了部隊,微課就是他們便攜式的學習資源。與此同時,制作精美的“精品菜”微課還可以參加競賽評獎,或者為課程評比以及上線作支撐儲備。
從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看出,微課資源主要應用在課前與課后這兩個教學階段,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學員通過微課的預習,對未來的課堂教學有基本的了解,并對課堂上進行的教學活動進行了知識儲備,這極大地促進了學員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教員通過學員微課預習的結果,可以適時調整課堂教學方法手段,找到最適合本期學員特點方法。學員利用微課進行的自主復習,實際上是對課堂學習的一種檢驗以及對所學內容的一種拓展,對內容沒能完全消化的學員,利用微課進行再學習,對內容吃透的學員,則利用微課中的拓展內容進行深一步的思考。可見,微課從教與學兩個方面都提升了課程的教學效率。
3.2.4 微課資源的質量評價
目前,《儀表電氣設備原理》課程已經制作了156個“家常菜”微課和30個“精品菜”微課,但是,是否每一個微課都能夠滿足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的作用呢?為此,課程建立了微課資源的質量評價體系,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以及制作質量三個方面讓學員以及教員對微課進行評價,這將極大地促進課程微課的完善,加強微課教學作用,具體的評價體系見表1。
表1:《儀表電氣設備原理》微課質量評價標準
微課作為一種制作手段成熟、教學功能廣泛的信息化資源,被越來越多的軍校課程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但是無論怎么應用,都要始終保持應用這種信息化資源的初衷,即有效地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軍校教員要在利用微課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上下功夫、下力氣,避免出現(xiàn)利用微課成果晉職晉級、微課資源閑置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樣才能使得微課資源在軍校課程中發(fā)揮出更大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