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淑芳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我仍保留了給學生寫信的習慣。
我擔任班主任14年,語馨是2020屆的畢業(yè)生。在小學階段,語馨的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因此,當她進入初中后,所有的任課教師都對她給予厚望。然而,她的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分數(shù)沒有考出預期的成績。
我召集任課教師分析語馨的情況,大家都感覺并不是她不用功、不努力,只是初中的課程與小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初中的學習內容更深,也更加注重學生對邏輯性的把握,而語馨資質較為普通,接受能力不強,思維能力不足。大家都覺得以她的天賦,中考能考上一所市級重點高中已經(jīng)不錯了,可我總希望在她身上能夠發(fā)生奇跡。
為了增加她對學習的信心,我開始嘗試給她寫信。有一封信是這么寫的:你的苦、你的不容易,老師都看在眼里。初二了,不知道你是否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節(jié)奏,不知道你是否適應了我們這幾個老師的上課方式?能夠成為你的班主任,我很榮幸。你知道嗎?你嘰嘰喳喳講話的樣子,你笑著抖動肩膀的樣子,你認真聽課的樣子,你奮筆疾書的樣子,還有你哭鼻子的樣子,都深深地鐫刻在老師的腦海里。你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了激情的學生,勤能補拙是老師對你的期望。求學的道路上雖有荊棘,但勝利總是眷顧努力奮進的人。
或許是書信的力量,還有加油鼓勁的作用,語馨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勁頭。初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她的成績總算上來了。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最終她考上了全市最好的省級重點高中,讓所有教師刮目相看。語馨上高中后,偶爾會在微信上和我聊幾句,其中有一句話,讓我潤濕了雙眼。她說:“老師,你知道嗎?每當我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拿出你寫給我的信讀一讀,念一念。然后我又充滿了力量?!?/p>
在我的教師生涯中,我給很多學生都寫過信。前陣子,我和一名學生聊天,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浙江師范大學的學生了,但還對寫信這件事記憶猶新。他說:“收到您的信十分感動,簡簡單單的一紙書信,包含的是老師深深的關愛。信中寫到對我的肯定,也寫到我雖聰明卻沒有把這股聰明勁用對地方。雖然類似的話我聽了很多,但當語言變成文字,老師以這么正式的方式和我溝通,那一瞬間真正地戳到了我心上,讓我反思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開始改變?!?/p>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留下了一封又一封信。平時一個教育習慣,一個小小的舉動,在學生看來,卻是對他們的殷殷期盼和成長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