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后功 周凱
“2020年,你支隊圍繞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和‘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等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強策劃、暢通渠道,創(chuàng)新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有效傳遞交通安全文明常識,傳播文明交通正能量,樹立了江蘇交警良好形象……”1月15日,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專門發(fā)文,對揚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安全宣傳工作予以通報表揚。
近年來,江蘇揚州交警支隊緊緊圍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以“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法治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培育新時代交通安全文化”為目標,堅持“十化”并舉,健全宣傳機制,創(chuàng)新宣傳方法,拓展宣傳載體,打造宣傳品牌,有力提升了交通安全宣傳的戰(zhàn)斗力、傳播力和影響力,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隊伍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文化支撐和精神力量,構建了交通安全宣傳新格局。
揚州交警支隊注重建立和培養(yǎng)一支宣傳工作的專業(yè)化隊伍,在支隊、大隊、中隊三個層面配備了專職宣傳員,形成了高效運轉的宣傳隊伍網絡。
“交警支隊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始終堅持宣傳先行的理念,把交通安全宣傳作為一項重要的業(yè)務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睋P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基國平說。
每年年初,揚州交警支隊專題召開辦公會研究交通安全宣傳主要工作措施,主要領導為宣傳工作出題目、理思路。他們制定了詳細的考核辦法,每月對基層大隊宣傳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將新聞素材報送、宣傳氛圍營造、“七進”宣傳活動等納入民警每日必做、每日必考的內容,充分調動了基層大隊和一線民警參與宣傳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揚州交警支隊注重建立和培養(yǎng)一支宣傳工作的專業(yè)化隊伍,在支隊、大隊、中隊三個層面配備了專職宣傳員,形成了高效運轉的宣傳隊伍網絡。每年組織2到3次宣傳業(yè)務培訓,邀請相關專家圍繞新聞策劃、活動主持、通訊撰寫、攝影攝像、新媒體編輯等宣傳基本功進行授課,提高了宣傳隊伍實戰(zhàn)能力水平。
2013年,揚州交警支隊專門成立宣傳教育科(以下簡稱“宣教科”),科室配備8名民警和8名輔警,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剖页蓡T在新聞寫作、攝影攝像、視頻剪輯、活動主持、唱歌演講、樂器演奏等方面各有特長。他們中有60后、70后、80后和90后,大家精誠團結、上下一心,打造出一支肯吃苦、有思想、能干事的老中青宣傳組合團隊。宣教科成立以來,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連續(xù)多年被市公安局評為全市公安宣傳工作先進集體、被支隊評為先進部門,先后有6人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人次榮立個人二等功。
“今天新聞通氣會主要實名通報一批酒駕人員名單……”“本次新聞通氣會重點曝光上半年‘高風險’運輸企業(yè)交通違法及事故情況……”揚州交警支隊每月都要召開一次警示曝光新聞通氣會,通過不間斷地實名曝光,有力震懾了交通違法行為。
揚州交警支隊加強新聞策劃,密切聯(lián)系媒體,及時挖掘并積極報送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形成了強大的宣傳聲勢。僅2020年,他們就召開新聞通氣會15場次,組織媒體記者采訪86次,在各級媒體刊發(fā)稿件3602篇。在2020年度江蘇省交警總隊“減量控大”工作宣傳考核中均得滿分,中央級媒體和省級媒體錄用率位列全省第一。
揚州交警支隊積極統(tǒng)籌媒體資源,優(yōu)化宣傳效能,構建完善交通安全精準宣教體系,努力構建全媒化、立體式的宣傳格局。
2012年,他們與揚州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合辦《關注·紅綠燈》電視欄目,每日一檔,由宣教科警官出鏡主持,進行交通安全普法宣傳,目前已播出2700余期。2014年,他們與揚州廣電總臺交通廣播合辦《空中紅綠燈》節(jié)目,已經播出420期,先后組織18個部門230名大、中隊長和民警走進直播室,解讀交管工作,并為聽眾答疑解惑。2015年,他們與揚州廣電總臺生活頻道合辦《今日生活·小馬說交通》電視欄目,每周一檔,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揚州評話”開展以案說法交通宣傳,現(xiàn)已播出220期。同時,揚州交警支隊還與電視臺“揚帆”手機APP聯(lián)手打造“交警頻道”,圍繞政策發(fā)布、執(zhí)法查處、交通安全宣傳開展網絡直播達130余場次,并利用電視臺開辦的公交頻道設置《紅綠燈》板塊,在全市4000余輛公交車車載電視上全天候播放文明交通公益廣告。
2014年,揚州交警支隊在全省交警系統(tǒng)率先開通“揚州交警”微信公眾號,緊盯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制作推出交管政策、出行提醒、工作動態(tài)、典型案例等各類圖文信息9680條,目前微信公眾號粉絲達50萬,在“揚州市新媒體影響力榜單”政務類中排名前三。
“我們建成的宣傳教育基地很受市民歡迎,因為都是開放型的,不需要門票,市民在散步、鍛煉、游玩途中就能觀看,可直觀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識?!鄙砑嫘麄鹘逃刂v解員的宣教科民警汪楓說。
針對不同群體的宣傳教育重點,揚州交警支隊先后建成曲江交通安全文化主題公園、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瘦西湖交通法治口袋公園、市區(qū)交通安全教育站等各類宣傳教育基地30余處,規(guī)模效應凸顯。其中,2015年建成開放的曲江交通安全文化主題公園集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和互動性于一體,成為群眾接受交通法治文化熏陶的重要場所,觀摩學習的市民達20萬人次,該項目成為揚州法治文化的一大亮點工程。2019年,他們結合青少年認知特點設計打造的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基地,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圖片,讓廣大青少年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提升交通安全意識。
“駕照手畫的,變道打架的,開車對罵的,套牌膽大的,醉酒不怕的。馬路奇葩像瘟神,一旦肇事真害人……”“交通法規(guī)不能忘,亂加塞、闖紅燈、遮擋號牌、不禮讓、酒駕毒駕上黑榜,還有那肇事逃逸罪難當……”這是揚州交警支隊宣教科民警自編自演的男女對口評話《馬路奇葩》和京劇表演唱《智勸》里的臺詞。每次策劃組織大型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時,宣教科民警都要提前創(chuàng)作排練幾個接地氣的文藝節(jié)目來提升活動的娛樂性和觀賞效果。
“過去那種散發(fā)宣傳單、張貼宣傳畫、懸掛標語條幅等傳統(tǒng)的宣傳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交通安全法治文化的需求?!睋P州交警支隊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張智剛說。為了擴大交通安全宣傳的影響力,揚州交警支隊每年都要組織幾場大型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每場活動從內容、形式上力求新穎獨特,讓群眾受到一次入腦入心的宣傳教育。
近年來,揚州交警支隊每年都要組織開展春運啟動儀式、文明行車百日無違法挑戰(zhàn)賽、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等規(guī)定的宣傳活動。同時,還組織開展了有影響的警企共建“零酒駕街區(qū)”啟動儀式、“暢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進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文明交通進社區(qū)、交通安全夏季納涼晚會等大型戶外宣傳活動,現(xiàn)場綜合運用典型事故案例視頻、交通安全常識問答、文藝表演、線上線下同步互動等多種形式,有力提升了宣傳活動的影響力、參與度和覆蓋面。
去年,圍繞“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他們組建“紅黃綠”交通安全宣講團,策劃開展宣傳活動56場次,覆蓋各行各業(yè)、足跡遍布城鄉(xiāng),其中策劃開展的“戴頭盔、守規(guī)矩、保安全”電動車交通安全宣傳活動貫穿全年,聲勢浩大、鋪天蓋地的宣傳,讓“騎乘電動車戴頭盔”成為群眾出行的自覺習慣,揚州主城區(qū)電動車頭盔佩戴率達到98%以上。
2013年,揚州交警支隊創(chuàng)新實施“親子崗”文明交通志愿服務行動,組織學生和學生家長組成“親子志愿者”參加文明交通勸導志愿行動,通過“小手牽大手”,影響和帶動家長及整個家庭文明交通理念的提升,努力推動青少年文明、守法出行習慣的養(yǎng)成。2016年9月,該項目在江蘇省首屆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上被評為金獎項目。
為了進一步提升揚州市志愿服務組織水平,弘揚時代新風和好人精神,推動揚州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2018年11月5日,揚州交警支隊將“親子崗”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項目升級為“揚州好人·文明交通崗”,揚州市30個“揚州好人”志愿者組織加入到文明交通志愿行動,與“親子志愿者”一起維護交通秩序、勸導交通違法、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解答游客問詢,為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質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為揚州再添一道文明“風景線”。2019年7月,該項目在江蘇省第四屆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上被評為銀獎項目。截至目前,“揚州好人·文明交通崗”項目已招募“親子志愿者”1000多對、“揚州好人”志愿者4000余人,全年不間斷開展文明交通志愿行動,參與人數(shù)9萬余人次,受益對象50萬余人。
該項目按照“有警路口、重點區(qū)域、便于組織、設點均衡”的原則,在揚州主城區(qū)人流密集的商貿中心、學校、醫(yī)院周邊等主干道路路口設置“揚州好人·文明交通崗”形象牌。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每個崗點采取“公安交警指導、街道社區(qū)協(xié)調、揚州好人(志愿者組織)參與”的運行模式,以每個崗點由一個“揚州好人”志愿者團隊承擔為主的方式,倡導市民群眾尊法守規(guī)、文明出行,為游客和市民出行提供服務和幫助。
“請勿越線停車,請勿逆向行駛”“請勿闖紅燈,請戴好頭盔”,行經揚州城區(qū)主要路口時,人們都會發(fā)現(xiàn)非機動車停止線前擺放著印有文明交通宣傳警示語的一對男女卡通警察,他們的名字分別叫“文文”“明明”。
“文文”“明明”外形可愛、醒目,交通參與者路過時都會注目觀看,自覺做到不越線停車、不闖紅燈、不逆向行駛、騎乘電動車戴頭盔。這些宣教產品都是由支隊宣教科的民警輔警自己設計的。
“支隊每年舉辦一屆警營文化周,在文化周期間舉辦一臺自編自導的‘向人民報告’文藝晚會,以藝術的形式、濃縮的精華向社會各界匯報交警工作成效和辛勞,宣傳展示隊伍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yōu)秀文化素養(yǎng)。”揚州交警支隊政委陳紅華介紹。
揚州交警支隊始終堅持文化育警、文化強警的指導思想,先后建成了警營文化中心和警體訓練館,打造公安交警“文化餐廳、教育基地、精神港灣”。結合交警工作實際,連續(xù)12年舉辦警營文化周系列活動,特別是2020年舉辦的第十二屆警營文化周文藝匯演暨閉幕式晚會,創(chuàng)新編排的“才藝薈萃”“誦讀經典”《板橋道情》《我是揚州人》“揚州公安交警感動的瞬間”致敬儀式等文藝節(jié)目,表演極具張力,文化氣息濃厚,現(xiàn)場感染力強,傳播了正能量,得到了在場領導和觀眾的高度評價。晚會同時通過網絡直播,觀眾達10多萬人次,贏得社會各界一片贊譽,叫響了揚州交警警營文化品牌。
2014年,揚州交警支隊打破部門壁壘,整合內部資源,將警察公共關系理論引入交通管理工作,在全省公安系統(tǒng)率先成立了“公共關系聯(lián)動中心”,該中心由支隊宣教科主抓,設置了“信息服務”“輿論引導”“民意回訪”“媒體傳播”“溝通協(xié)調”五大職能崗位,在警民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作為社情民意工作受理的牽頭協(xié)調部門,聯(lián)動中心承擔著支隊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溝通協(xié)調的職責。針對不同訴求,聯(lián)動中心采取直接辦理與分管部門承辦、多部門共同辦理的模式,依托智能化網絡辦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社情民意信息的“一站式”受理、流轉、辦理、審核、答復、反饋、研判。
“讓每一起社情民意反饋都落地有聲?!睋P州交警支隊支隊長倪文連介紹,聯(lián)動中心整合了“揚州交警”微信微博、“兩箱一臺一線”(省委書記、省長信箱,市委書記、市長信箱,平安民聲服務臺、12345政府服務熱線)、96122交警服務熱線等多個社情民意受理渠道,對涉及交管工作的意見建議統(tǒng)一管理、歸口發(fā)布。
僅2020 年,聯(lián)動中心就辦理各類社情民意來信來電21876 件,并對辦理情況進行了全部回訪,滿意率達99.82%;廣泛開展“交通違法隨手拍”有獎舉報活動,共接到群眾有效舉報5000 余條,發(fā)放舉報獎勵金10萬余元。
“公共關系聯(lián)動中心的建立和運行,讓為民服務的距離更近了,民警和群眾的心貼得更緊了、關系更融洽了,也進一步提升了交警隊伍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蹦呶倪B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