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要:核心素養(yǎng)是這兩年來教學的一個重要也是熱議的話題,自2016年提出核心素養(yǎng)概念以來,廣大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我們高中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教學課題,為此,本人在此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1-075
語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語文閱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高中語文閱讀的關鍵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拓展他們的視野,促進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實現全面發(fā)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學生積極地開展閱讀學習,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往的閱讀教學很機械,目的性很強,學生很難對閱讀產生熱情。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升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fā)他們的閱讀思維,促進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每一篇優(yōu)秀文章的字里行間都隱藏著作者的感情與深意,值得讀者仔細地對其進行思考和推敲。如果學生可以把文章中的精髓轉化為自身的領悟和體會,那么就可以實現閱讀的價值和意義。在進行語文閱讀時,每一名學生都應當準備一個閱讀筆記,把自己在閱讀時喜歡的、印象深刻的、寓意深遠的詞語、句子和段落抄錄下來并進行積累,將這些精華內容化為自己的感受和經驗。要求學生經常性地閱讀讀書筆記,以實現“溫故而知新”的目的。由讀到寫再回歸到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樂趣與美好,使閱讀充滿了意義。
二、開展情境閱讀,提高閱讀水準
語言感知能力、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對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說”與“讀”之間通常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高質量的閱讀可以同時提高學生的“說”“讀”能力,這些能力對促進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關鍵作用。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那么就必須提升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水平,提高閱讀水準,促進語言構建能力及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能夠科學合理地對語言進行組織。
例如在《祝?!芬晃牡慕虒W中,“我真傻,真的”這句話在文中多次出現,筆者引導學生反復地對這句話進行品讀,結合上下文對故事背景以及人物情感進行分析,感受“傻”的含義,思考祥林嫂的人物形象,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把對這句話的感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將自己帶入故事情節(jié)中,假設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再對這句話做反復的思考和推敲,體會文章的深刻含義。再以《琵琶行》為例,這篇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韻味,蘊藏著詩人十分豐富的情感,如果學生只是簡單地朗誦這篇詩歌,很難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情感,但如果教師把白居易的經歷與背景進行詳細的介紹,學生再與其他詩作相聯系,就能對琵琶女的形象有個深刻的認識,體會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無奈與憤懣。在閱讀情境中,學生可以很快集中注意力,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開展高效閱讀,以提升語文綜合能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三、碎片化閱讀,加強文化積累
高中生的學業(yè)壓力是非常大的,很難在語文閱讀上騰出更多的時間。為了不耽誤閱讀的學習,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碎片化閱讀的機會,讓學生每時每刻都能進行閱讀和積累。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閱讀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讓學生靜心體會文章想要表達的純真、善良與美好;在晚自習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選擇性的閱讀,《意林》《萌芽》《讀者》《青年文摘》等優(yōu)秀雜質都非常適合高中生的碎片化閱讀,這些雜志中的文章大多描寫了生活、家庭、親情、友情等內容,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加強文化積累。
四、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文化修養(yǎng)
開拓語文閱讀新思路,引路人是關鍵,引路人應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力,并具備核心素養(yǎng)意識,可以及時發(fā)現目前語文教學活動的不足之處,并能夠及時做出反應與整改。核心素養(yǎng)意識培養(yǎng)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整個漫長過程中,語文教師應以身作則,提升個人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意識,在此前提下轉化教學理念。具體轉變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應提高自身閱讀文本解讀水平,強化閱讀能力。這樣一來,要求教師要靈活掌握課本教材并能夠靈活運用,圍繞閱讀教學內容、任務對教師實施創(chuàng)造性改變,并適當進行拓展和補充,從而保證學生知識面不因教材原因而狹窄或片面。第二,教師應具有較強的敬業(yè)精神,不論是專業(yè)能力還是人文素養(yǎng),教師都應具備過硬的教學技能,搭建和諧的課堂,為未來閱讀教學奠定基礎。第三,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從語言、形式、內容等各個方面進行閱讀的設計,真正落實“以人為本”閱讀教學觀念,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認識到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意義。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從而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與閱讀能力的提升,推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最終使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開拓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紀淑蘋.改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J].新課程(中學),2018(10).
[2]潘衛(wèi)星.重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開拓高中語文閱讀新思路[J].名師在線,2019(05).
[3]智一鳴.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新汶中學,山東 新泰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