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祖晨,趙順鑫,周濃,谷文超,陳妍斌,陳群輝,張華*
1(重慶三峽學院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三峽庫區(qū)道地藥材綠色種植與深加工重慶市工程實驗室,重慶,404120) 2(大理大學 藥學與化學學院,云南 大理,671000)
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主產(chǎn)于浙江及江蘇地區(qū),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以其鱗莖入藥,具有清熱化痰,散結(jié)消癰之療效[1]。因其產(chǎn)地的不同,浙貝母會出現(xiàn)遺傳差異性[2]。有研究表明,浙貝母含有豐富的皂苷和生物堿類成分[3-4]及氨基酸類成分[5]。近年來,隨著對浙貝母藥理研究的深入[6],發(fā)現(xiàn)其有抑制癌細胞擴散的作用,抗癌療效顯著,這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7]。氨基酸是蛋白質(zhì)的基本組成單元,同時也是人體代謝過程中的重要物質(zhì),它是人體必需營養(yǎng)成分之一,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具有積極作用[8]。有文獻報道,浙貝母花期地上部分總氨基酸含量豐富[9],測出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較高,精氨酸在細胞增殖和分裂以及蛋白質(zhì)合成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0-11]。對于浙貝母氨基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但對浙貝母藥用部位——鱗莖的氨基酸相關(guān)研究報道較少。
響應(yīng)面分析,是指在多因素數(shù)量處理試驗的分析中,分析試驗指標與多個試驗因素間的回歸關(guān)系,因其方便快捷,結(jié)果可靠,目前在化學、生物學等領(lǐng)域占據(jù)重要地位[12]。陳文等[13]采用響應(yīng)面分析法優(yōu)化海參氨基酸提取條件。目前,氨基酸測定方法有氨基酸分析儀-柱后衍生法[14-15]、柱前衍生-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法[16-17]和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譜法等[18-21]。氨基酸的衍生試劑較多,異硫氰酸苯酯(phenyl isothiocyanate,PITC)因其配制簡單、操作方便,衍生后可直接進樣,成為最常用的衍生試劑。因此,本文擬采用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提取浙貝母鱗莖中氨基酸最優(yōu)試驗條件,并采用柱前衍生UPLC法測定其含有的氨基酸種類和含量,比較栽前栽后氨基酸含量的差別,以期為相關(guān)研究提供技術(shù)和理論支撐。
ACQUITY UPLC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含PDA檢測器,Empower 3色譜工作站),美國Waters公司;ACQUITY UPLC BEH C18色譜柱(2.1 mm×150 mm,1.7 μm),美國Waters公司;HDL-4型離心機,江蘇省金壇市鴻科科技有限公司;Vortex Genius 3型渦旋混合器,德國IKA公司;ME204E型萬分之一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HN200型多功能氮吹儀,山東海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GZX-GF101-MBS型恒溫電熱干燥箱,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UV-24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企業(yè)管理(中國)有限公司;KQ-3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GM-0.33A隔膜真空泵,天津市津騰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MS105DV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谷氨酸(Glu,批號GG202002,含量≥98%)、脯氨酸(Pro,批號PP202001,含量≥98%)、賴氨酸(Lys,批號LS201911,含量≥99%)、亮氨酸(Leu,批號LL201912,含量≥98%)、精氨酸(Arg,批號JA202005,含量≥99%)、異亮氨酸(Ile,批號YI191221,含量≥99%)、甘氨酸(Gly,批號VB202110,含量≥98%),均購自BOMEI公司;蘇氨酸(Thr,批號DST191010-135,含量≥99%)、纈氨酸(Val,批號DST190906-061,含量≥99%)、苯丙氨酸(Phe,批號DST190812-136,含量≥98%)、天門冬氨酸(Asp,批號DST190806-897,含量≥98%)、丙氨酸(Ala,批號DST190908-112,含量≥98%)、組氨酸(His,批號DST190720-069,含量≥98%)、絲氨酸(Ser,批號DST190901-190,含量≥98%),購自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鹽酸、三乙胺、乙酸鈉、冰醋酸(均為分析純),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異硫氰酸苯酯(PITC,≥99%蛋白測序級),麥克林試劑公司;乙腈(色譜純),德國默克公司;實驗用水為怡寶純凈水。
浙貝母新鮮鱗莖采自浙江、江蘇及重慶3個省種植基地同一批大小基本一致的樣品,經(jīng)三峽庫區(qū)道地藥材綠色種植與深加工重慶市工程實驗室(重慶三峽學院)周濃教授鑒定為百合科貝母屬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aMig.)的新鮮鱗莖,樣品來源為:浙江省寧波市千祥鎮(zhèn)、浙江省磐安縣新渥鎮(zhèn)、江蘇南通市張芝山鎮(zhèn)和重慶市奉節(jié)縣馮坪鄉(xiāng),按照栽前與栽后依次編號為Zq-1、Zh-1;Zq-2、Zh-2;Zq-3、Zh-3;Zq-4、Zh-4。
1.4.1 響應(yīng)面優(yōu)化浙貝母氨基酸提取工藝
1.4.1.1 單因素變量考察
(1)水解時間對吸光度的影響
稱取樣品0.100 0 g于頂空瓶中,加入6 mol/L鹽酸10 mL,超聲處理30 min,密封。在110 ℃的恒溫干燥箱中分別水解18、20、22和24 h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將內(nèi)容物過濾去除固體物,收集濾液定容至25 mL。
(2)超聲時間對吸光度的影響
稱取樣品0.100 0 g于頂空瓶中,加入6 mol/L鹽酸10 mL,分別超聲處理20、30、40和50 min,密封。在110 ℃的恒溫干燥箱中水解20 h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將內(nèi)容物過濾去除固體物,收集濾液定容至25 mL。
(3)水解溫度對吸光度的影響
稱取樣品0.100 0 g于頂空瓶中,加入6 mol/L鹽酸10 mL,超聲處理30 min,密封。分別在100、110、120和130 ℃的恒溫干燥箱水解20 h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將內(nèi)容物過濾去除固體物,收集濾液定容至25 mL。
(4)鹽酸用量對吸光度的影響
稱取樣品0.100 0 g于頂空瓶中,分別加入6 mol/L鹽酸6、8、10、12和14 mL,超聲處理30 min,密封。在110 ℃的恒溫干燥箱中水解20 h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將內(nèi)容物過濾去除固體物,收集濾液定容至25 mL。
1.4.1.2 Box-Behnken中心組合實驗設(shè)計
經(jīng)過單因素實驗數(shù)據(jù)對比,每個因素選取4個對氨基酸影響較大水平。設(shè)計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組合試驗。采用陳文等[13]方法,在360 nm處測定樣品吸光度并作為響應(yīng)值,每組重復3次,取其平均值。
1.4.2 柱前衍生UPLC法浙貝母氨基酸含量測定
1.4.2.1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Asp、Glu、Ser、Gly、His、Arg、Thr、Ala、Pro、Val、Ile、Leu、Phe、Lys對照品適量,用0.1 mol/L鹽酸溶解并定容于5 mL容量瓶中,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369、0.335、0.315、0.339、1.087、1.838、1.378、0.171、0.109、0.348、0.724、1.293、1.076、0.695 mg/mL的對照品貯備溶液,即得。
1.4.2.2 供試品溶液制備
樣品水解:準確稱取0.100 0 g浙貝母樣品粉末(過3號篩)于頂空瓶中,加入6 mol/L鹽酸溶液10 mL,混合均勻,密封,放至110 ℃的電熱鼓風恒溫箱內(nèi)水解20 h,取出,冷卻至室溫,過濾,濾液加蒸餾水定容至25 mL,混勻即得水解液。
樣品衍生:取樣品水解液400 μL于氮吹管中,放入氮吹儀中氮吹至干,除去高濃度鹽酸溶液,加入純凈水400 μL復溶,加入1.0 mol/L三乙胺-乙腈溶液200 μL,渦旋混勻,再加入0.1 mol/L異硫氰酸苯酯-乙腈溶液200 μL,渦旋混勻,室溫下衍生1 h,每隔20 min 渦旋振蕩1次,衍生完成后加入正己烷800 μL,渦旋混勻,4 000 r/min離心5 min,棄去上清液,再重復操作2次,除去多余衍生試劑,過0.22 μm微孔濾膜即得樣品溶液。
1.4.2.3 空白衍生溶液制備
取0.1 mol/L鹽酸溶液400 μL于氮吹管中,按照“1.4.2.2”項下方法進行衍生萃取,即得空白衍生溶液。
1.4.2.4 色譜條件
色譜柱:ACQUITY UPLC BEH C18(1.7 μm,2.1 mm×150 mm);流動相:A為0.1 mol/L乙酸鈉溶液(冰醋酸調(diào)pH=6.5)-乙腈(體積比97∶3),B為乙腈-水(體積比4∶1),梯度洗脫見表1。檢測波長為254 nm,進樣體積2 μL,柱溫40 ℃。
表1 流動相梯度表Table 1 The gradient mobile phase program
2.1.1 單因素變量試驗結(jié)果
2.1.1.1 水解時間對樣品氨基酸吸光度的影響
吸取1.4.1.1(1)濾液400 μL,按照1.4.2.2方法衍生,應(yīng)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所得結(jié)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隨著水解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在20 h時,吸光度達到最大。之后,隨著水解時間的繼續(xù)延長,吸光度明顯下降,因此最佳水解時間為20 h。
圖1 水解時間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Fig.1 Influence of hydrolysis time on sample absorbance
2.1.1.2 超聲時間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
吸取1.4.1.1(2)濾液400 μL,按照1.4.2.2方法衍生。應(yīng)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所得結(jié)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在30 min時,吸光度達到最大。之后,隨著超聲時間的繼續(xù)延長,吸光度明顯下降,因此最佳超聲提取時間30 min。
圖2 超聲時間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Fig.2 Influence of ultrasound time on sample absorbance
2.1.1.3 水解溫度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
吸取1.4.1.1(3)濾液400 μL,按照1.4.2.2方法衍生,應(yīng)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所得結(jié)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隨著水解溫度的增高,吸光度逐漸增大,在110 ℃時,吸光度達到最大。之后,隨著水解溫度的繼續(xù)升高,吸光度明顯下降,因此最佳水解溫度為110 ℃。
圖3 水解溫度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sample absorbance
2.1.1.4 鹽酸用量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
吸取1.4.1.1(4)濾液400 μL,按照1.4.2.2方法衍生,應(yīng)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所得結(jié)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隨著鹽酸用量的增大,吸光度逐漸增大,在8 mL時,吸光度達到最大。之后,隨著鹽酸用量的繼續(xù)增大,吸光度明顯下降,因此最佳鹽酸用量為8 mL。
圖4 鹽酸用量對樣品吸光度的影響Fig.4 Influence of hydrochloric acid dosage on sample absorbance
2.1.2 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結(jié)果
2.1.2.1 響應(yīng)面試驗回歸方程擬合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氨基酸水解的最佳條件為:水解時間20 h、超聲時間30 min、水解溫度110 ℃及6 mol/L鹽酸8 mL。因此以最佳條件為0水平,在左右兩側(cè)取-1和1水平進行響應(yīng)面試驗。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Design Expert 8.0.6.1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擬合方程為:吸光度=1.63+0.017A-0.037B-0.025C-0.027D+0.024AB-0.042AC+0.028AD-0.024BC-0.031BD+0.056CD-0.038A2-0.085B2-0.036C2-0.093D2。
其中:A、B、C、D分別代表鹽酸用量(mL)、超聲時間(min)、水解時間(h)和水解溫度(℃)。
表2 Box-Behnken響應(yīng)面分析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Table 2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test design and results
2.1.2.2 響應(yīng)面試驗優(yōu)化分析
由圖5可知,當超聲時間不變時,隨著鹽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逐漸增大,當鹽酸用量為8 mL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鹽酸用量繼續(xù)增大,吸光度又逐漸減小。同時,當鹽酸用量不變時,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當超聲時間為30 min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超聲時間的繼續(xù)延長,吸光度又逐漸減小。等高線中的橢圓度較大,證明2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顯著。由表3可知,AB交互作用的P值<0.01,影響極顯著。
圖5 鹽酸用量和超聲時間對吸光度影響的等高線 及響應(yīng)面Fig.5 Contour lines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hydrochloric acid dosage and ultrasound time on absorbance
表3 Design-Expert.V 8.06分析回歸模型ANOVA結(jié)果Table 3 Design-Expert.V 8.06 analysis regression model ANOVA results
由圖6可知,當水解時間不變時,隨著鹽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逐漸增大,當鹽酸用量為8 mL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鹽酸用量繼續(xù)增大,吸光度又逐漸減小。同時,當鹽酸用量不變時,隨著水解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當水解時間為20 h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超聲時間的繼續(xù)延長,吸光度又逐漸減小。等高線中的橢圓度較大,證明2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顯著。由表3可知,AC交互作用的P值<0.01,影響極顯著。
圖6 鹽酸用量和水解時間對吸光度影響的等高線及響應(yīng)面Fig.6 Contour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hydrochloric acid dosage and hydrolysis time on absorbance
由圖7可知,當水解溫度不變時,隨著鹽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逐漸增大,當鹽酸用量為8 mL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鹽酸用量繼續(xù)增大,吸光度又逐漸減小。同時,當鹽酸用量不變時,隨著水解溫度的增高,吸光度逐漸增大,當水解溫度為110 ℃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水解溫度的繼續(xù)增大,吸光度又逐漸減小。等高線中的橢圓度較大,證明2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顯著。由表3可知,AD交互作用的P值<0.01,影響極顯著。
圖7 鹽酸用量和水解溫度對吸光度影響的等高線 及響應(yīng)面Fig.7 Contour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hydrochloric acid dosage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absorbance
由圖8可知,當水解時間不變時,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當超聲時間為30 min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超聲時間繼續(xù)延長,吸光度又逐漸減小。同時,當超聲時間不變時,隨著水解時間的增高,吸光度逐漸增大,當水解時間為20 h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水解時間的繼續(xù)延長,吸光度又逐漸減小。等高線中的橢圓度較大,證明2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顯著。由表3可知,BC交互作用的P值<0.01,影響極顯著。
圖8 水解時間和超聲時間對吸光度影響的等高線及響應(yīng)面Fig.8 Contour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hydrolysis time and ultrasonic time on absorbance
由圖9可知,當水解溫度不變時,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當超聲時間為30 min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超聲時間繼續(xù)延長,吸光度又逐漸減小。同時,當超聲時間不變時,隨著水解溫度的增高,吸光度逐漸增大,當水解溫度為110 ℃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水解溫度的繼續(xù)增高,吸光度又逐漸減小。等高線中的橢圓度較小,證明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不顯著。由表3可知,BC交互作用的P值=0.944 4>0.05,影響不顯著。
圖9 超聲時間和水解溫度對吸光度影響的等高線 及響應(yīng)面Fig.9 Contour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ultrasonic time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absorbance
由圖10可知,當水解溫度不變時,隨著水解時間的延長,吸光度逐漸增大,當水解時間為20 h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水解時間繼續(xù)延長,吸光度又逐漸減小。同時,當水解時間不變時,隨著水解溫度的增高,吸光度逐漸增大,當水解溫度110 ℃時,吸光度達到峰值。隨后隨著水解溫度的繼續(xù)增高,吸光度又逐漸減小。等高線中的橢圓度較大,證明2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對吸光度的影響顯著。由表3可以看出,CD交互作用的P值=0.034 5,影響顯著。
圖10 水解時間和水解溫度對吸光度影響的等高線 及響應(yīng)面Fig.10 Contour and response surface of the influence of hydrolysis time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absorbance
2.1.3 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該模型的P<0.01,證明該試驗擬合方程所成模型極顯著。與此同時,失擬項的P值>0.1,證明此模型與正交的結(jié)果,線性關(guān)系極好。標志著用此模型可以推斷出最佳結(jié)果。R2=0.990 3,擬合度很好。CV=0.46%,置信度可觀,誤差較小。因此可以用此模型來預估試驗結(jié)果,從而減少試驗量。表3結(jié)果表明,除BD和CD的交互作用的影響不顯著外,其余因素的影響都為極顯著,證明這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對氨基酸提取的影響是極顯著的。
2.2.1 方法學考察
2.2.1.1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取“1.4.2.1”項下對照品儲備液100、200、300、400、500 μL于5 mL容量瓶中,加0.1 mol/L鹽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系列混合對照品溶液。取系列混合對照品溶液各400 μL,按“1.4.2.2”項下條件衍生,按“1.4.2.4”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以各對照品濃度為橫坐標(Y),以峰面積為縱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結(jié)果見表4,結(jié)果顯示各個成分在線性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表4 14種氨基酸線性關(guān)系Table 4 The linearity relationships of 14 amino acids
2.2.1.2 精密度試驗
取“1.4.2.1”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衍生液400 μL,按“1.4.2.2”項下條件衍生,按“1.4.2.4”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測得各氨基酸峰面積RSD值在1.74%~2.82%,結(jié)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2.1.3 重復性試驗
取浙貝母鱗莖粉末(Zq-2)0.100 0 g,平行6次,按“1.4.2.2”項下條件水解衍生,按“1.4.2.4”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測得各氨基酸峰面積RSD值為0.83%~2.88%,結(jié)果表明重復性良好。
2.2.1.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浙貝母鱗莖樣品(Zh-1)0.100 0 g,按“1.4.2.2”項下條件水解衍生,按“1.4.2.4”項下色譜條件在0、2、4、6、8 h進行測定,測得各氨基酸峰面積RSD值為1.43%~2.95%,結(jié)果表明浙貝母衍生液在8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2.1.5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6份已知氨基酸含量的滇重樓根莖粉末(Zh-2)0.050 0 g,置于頂空瓶中,加各氨基酸對照品儲備液適量,按“1.4.2.2”項下條件水解衍生,按“1.4.2.4”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各成分峰面積,計算回收率和RSD,結(jié)果見表5。結(jié)果顯示,各氨基酸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5%~105%,RSD值為0.97%~2.78%,表明該方法準確可靠。
表5 加樣回收率(n=6)Table 5 Recoveries (n=6)
2.2.2 樣品測定
精密稱取“1.3”項下的8份不同產(chǎn)地栽前及栽后浙貝母樣品(過3號篩)0.100 0 g,按“1.4.2.2”項下條件水解衍生,按“1.4.2.4”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帶入標準曲線方程,計算14種氨基酸含量,結(jié)果見表6??瞻籽苌芤?、混合對照品及樣品色譜圖見圖11。由圖11可知,與標準品對照,樣品中含有14種氨基酸。樣品中各組分得到了較好的分離,進一步驗證了色譜條件的可行性。
1-Asp;2-Glu;3-Ser;4-Gly;5-His;6-Arg;7-Thr;8-Ala;9-Pro;10-Val;11-Ile;12-Leu;13-Phe;14-Lys A-對照組;B-供試品;C-空白溶液圖11 混合對照品、供試品及空白溶液UPLC色譜圖Fig.11 UPLC chromatogram of amino acids of reference substances solution, sample solution and blank solution
由表6可知,不同產(chǎn)地浙貝母鱗莖中氨基酸含量存在一定差異,其中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絲氨酸、甘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蘇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含量、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含量分別為2.071~8.190、2.614~7.639、4.405~6.199、4.793~6.828、1.163~2.072、12.544~37.516、1.869~2.885、2.240~3.585、14.490~19.282、3.803~6.703、6.852~16.337、11.580~18.966、2.953~4.434、5.392~11.940 mg/g。4個產(chǎn)地栽前與栽后浙貝母樣品中,精氨酸平均含量最高;脯氨酸和異亮氨酸平均含量較高。組氨酸含量最低。
表6 不同產(chǎn)地栽前栽后浙貝母中14種氨基酸含量(n=3) 單位:mg/g
2.2.3 獨立樣本t檢驗
采用SPSS 20.0軟件對4個產(chǎn)地栽培前浙貝母和4個產(chǎn)地栽培后浙貝母鱗莖中14種氨基酸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分析結(jié)果見表7。由表7可知,方差方程的Levene 檢驗可以看出,14種氨基酸方差相等(P>0.05)。均值方程的t檢驗可以看出,栽培前浙貝母與栽培后浙貝母鱗莖中14種氨基酸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
本文對氨基酸提取條件中的鹽酸用量、超聲時間、水解溫度和水解時間4個因素,先進行了單因素考察。通過單因素考察初步確定了每個因素的最佳條件。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提取條件,我們采用了響應(yīng)面法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研究。采用4因素3水平,通過Design Expert 8.0.6.1軟件設(shè)計出試驗組。研究發(fā)現(xiàn)鹽酸用量、超聲時間、水解溫度和水解時間4個因素對氨基酸提取的影響都十分顯著。最佳的浙貝母氨基酸提取條件為:6 mol/L鹽酸8 mL、超聲時間30 min、水解時間20 h及水解溫度110 ℃。經(jīng)過分析,這些因素間的交互作用,除了超聲時間和水解溫度的交互作用對其影響不顯著外,其余交互作用對氨基酸提取的影響都十分顯著。
表7 浙貝母鱗莖14種氨基酸獨立樣本t檢驗Table 7 T test of independent samples of 14 amino acids in bulbs of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采用柱前衍生法-UPLC測定8份浙貝母鱗莖栽前栽后樣品中氨基酸含量,其中,精氨酸(Arg)含量最高,達到26.543 mg/g,其次是脯氨酸(Pro),組氨酸(His)含量最低,僅有1.680 mg/g。栽前鱗莖總氨基酸含量為107.01~137.55 mg/g,栽后鱗莖總氨基酸含量為82.60~133.78 mg/g??傮w來看,奉節(jié)和寧波浙貝母樣品栽后的氨基酸含量比起栽前有所下降,奉節(jié)下降的最為明顯,從137.55 mg/g下降至80.60 mg/g,而南通和磐安的浙貝母鱗莖中,栽后樣品的氨基酸含量有所上升,南通從114.76 mg/g上升至121.89 mg/g,磐安則從107.01 mg/g上升至133.78 mg/g,結(jié)果表明從不同產(chǎn)地移植的鱗莖栽下后,環(huán)境對氨基酸含量還是存在一定的影響,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跟不同產(chǎn)地的生長環(huán)境、土壤條件等有關(guān)[22-23]。
本研究采用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氨基酸提取條件后,建立了PITC柱前衍生化-UPLC法同時測定浙貝母鱗莖中14種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此方法靈敏度高、分離效果好、結(jié)果穩(wěn)定可靠,可作為浙貝母的品質(zhì)評價指標含量測定方法之一。采用此方法比較了不同產(chǎn)地浙貝母栽前栽后氨基酸含量差異,為浙貝母品種選育,解決其資源匱乏等問題提供了理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