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上杭縣第一中學,福建 上杭 364200)
2020 年疫情期間,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停課不停學”,安排學生居家線上學習。這對線上教學和線下學習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比如,學生在居家學習時沒有線下現(xiàn)場課的約束,不能長時間堅持學習;有些教師的線上授課內容過多,學生不能及時有效接收,消極應對,導致線上學習效果不好;教師線上講課的時間過長,學生線下回看也難以堅持看完等。
筆者采用教學微案例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實踐,充分發(fā)揮教學微案例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很好地在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限內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微案例既可以有效解決線上線下教學的一些問題,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展、獨立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教學微案例是以一個知識點為教學內容,對該知識點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在短時間內完成教與學活動的課堂案例。這個知識點可以是某個重點知識,或學習難點,或學生積存的疑難點,或學生練習中的易錯點,或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者常考的知識點。針對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限短的特點,將課堂案例縮短為10 分鐘以內,是教學過程的縮微版本。
教學微案例與微案例教學法、微課程、微型課是有區(qū)別的。首先,教學微案例并不屬于案例教學法的范疇。微案例教學法是以微小案例來引發(fā)問題,讓學生思考、分析,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而教學微案例是完整的教學過程,它也可以使用案例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其次,教學微案例也不是微課程。微課程強調的是課程體系而不是課。教學微案例是課程中一個知識點的教學過程,如果系統(tǒng)性地組織整理教學微案例,也可以實現(xiàn)微課程的功能。再者,教學微案例更像微型課,但又不是微型課。曹公奇和馮亞都說微型課是時間短、容量小、有答辯評委環(huán)節(jié)的課,他們所述的微型課是片斷教學比賽的范疇。教學微案例用于課堂教學或網絡學習,微型課則用在片斷教學比賽。
表1 教學微案例的線上形式與線下形式對比表
(續(xù)上表)
教學微案例根據其呈現(xiàn)形式分為線上教學微案例和線下教學微案例(如表1 所示)。線上教學微案例常見的是互聯(lián)網中的微課與相關資源組合形成的整體教學案例。教師將錄制的視頻上傳到互聯(lián)網,并附以相應的輔助學習資源,由學生在線選擇學習,面對的是單個學生。線下教學微案例則是教師在現(xiàn)場同時面對許多學生進行時間短、內容精細的微型教學。它既可以在常規(guī)課堂教學中運用,也可以在課后大部分學生遇到同一個疑難問題時,運用它來集中解決。
教學微案例以其短小精悍為主要特征,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開發(fā)出一個好的教學微案例必須理解設計中所需的要素。教學微案例是縮微的教學過程,其設計也要遵循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史密斯、瑞根提出了教學設計要解決學生特點、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反思修改等幾個方面問題[3]。教學微案例開發(fā)應從教學知識點出發(fā),確定學習目標,分析學生的知識儲備,根據收集的案例資源精心設計教學策略,實施教學過程,并對學習效果進行恰當?shù)脑u價反饋。
教學微案例以微為特點,所以只講一個知識點,讓學生更有目的地選擇學習,有針對性地解決在課堂中沒掌握的問題。教師也可以靈活地選用教學微案例在課堂上講解某一知識點。在教學微案例的開發(fā)中,教師要厘清該知識點是教學的重難點或考點,或是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疑問點,或是學生易錯易混知識點,才能通過教學微案例講深講透,讓學生掌握理解?!墩J識模式識別》為人工智能章節(jié)的一個知識點,模式識別技術是人們工作、生活、學習中應用廣泛的一種人工智能技術,課本以模式識別內容讓學生認識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識。主要學習內容有:(1)模式識別的概念,(2)模式識別的工作過程,(3)常見的模式識別應用。其中“理解模式識別的概念”是重點,而“在模式識別過程中特征庫信息是如何收集的”是許多學生的難點。
教學目標的制訂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要理解掌握哪個重要知識點,或突破哪個知識難點,或解決哪個存留問題。教學內容是學習什么,教學目標則是要讓學生學到什么程度。所以,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緊緊圍繞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達到預期效果。《認識模式識別》的主要教學目標是:(1)讓學生理解模式識別的概念,(2)讓學生了解模式識別的工作過程,(3)讓學生感受、判別模式識別的應用。
教學微案例的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所以對學習對象的研判非常重要。在設計中要認真從學習對象的學習歷程、生活環(huán)境著手,分析他的知識、經驗儲備情況,分析所講知識點與學習對象知識儲備的關系,分析該知識點之所以成為難點的原因,最后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學習策略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筆者通過往屆教學經驗及開學初的問卷調查了解,縣域高中大部分學生之前沒有專門學習模式識別的知識,對身邊的模式識別應用都是熟視無睹,每天都在使用卻沒有感覺到這些都是模式識別的應用;還有一些學生對模式識別過程中特征庫信息是怎么收集起來的表示不理解,這些就是《認識模式識別》教學微案例中要解決的。
輔助教學資源可以加快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鞏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微案例資源有微視頻(線上微案例)、微型導學案、微型課件、微型練習等。根據學習內容、學習目標,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困難、思維難點等,有針對性地設計微型導學案,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所講知識需要的準備知識。根據學生心理、興趣特點設計微型課件,適當使用動畫等吸引學生,讓學生直觀地理解知識。微型練習則主要用于課中、課后的評價鞏固。在《認識模式識別》中,筆者設計了微型導學案(如圖1 所示),讓學生在課前自學時可先行思考,完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或新產生的問題由學生記錄下來,通過案例過程解決。
圖1 微型導學案示例
在微案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并了解模式識別的應用,筆者準備了10 秒左右的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輸入等應用場景的視頻用于課堂導入。為了檢測學習情況,筆者還準備了課中和課后的微型練習。
根據學生良好注意力一般在5~8 分鐘的特點,要保證激活學生有效注意力來學習,最好8 分鐘內能完成微案例的學習??梢赃x擇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微型事例給學生學習,采用微案例教學法來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空洞的知識講解。
在《認識模式識別》案例中,根據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已經使用刷臉上課,所以選擇他們最熟悉的刷臉考勤(如圖2 所示,也可以用動車站的刷臉進站、支付寶的刷臉支付)為案例進行分析講解,可以讓學生更有探索的欲望和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人臉考勤系統(tǒng)的特征庫信息是在他們第一次入校報到注冊時拍照留下的,從而突破學生的學習難點;還可以讓學生理解模式識別也是需要先“學習”的,進而理解模式識別的概念,為后續(xù)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內容奠定基礎。
圖2 人臉識別的過程分析
同時,教學微案例的運用還要照顧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線上教學微案例需要將微案例資源分為難中易三個維度,以供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進行選擇。線下課堂中則由教師根據大部分學生的情況進行有目的的教學,不同時候的教學策略也可以不同。
教學過程是在學習對象分析、學習目標分析之后具體實施學習策略的過程。除了常規(guī)教學中的引入、講授、練習、總結等環(huán)節(jié)設計外,在教學微案例的教學過程開發(fā)中還要注重時間的控制、語言的精煉、內容的把握等。引入的時間應控制在15 秒以內,甚至可以單刀直入。講授中語速為平常的1.5 倍為宜,既可以縮短學習時間,增加講授內容,更可以起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暗示效果。但是講授內容不宜過多地發(fā)散、遷移,以免讓教學微案例不“微”、不“精”。課中可以使用微型練習檢測,但檢測時如果是線上教學微案例,則會因為視頻不會自動停下來給學生做練習的時間,所以視頻中要有“暫停播放”的提示性文字,由學生自主控制播放。小結是對知識的歸納,對重點的強調,語言表達上要求精煉,也可以以課件畫面展示為主,口頭表述為輔,簡明扼要地小結學習的內容。在《認識模式識別》中,筆者以10 秒鐘的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輸入應用視頻引入課題,然后以刷臉考勤為案例進行模式識別的過程分析,再歸納模式識別的概念,最后介紹常見的模式識別,結尾進行歸納總結(如圖3 所示)。
圖3 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在模式識別概念學習完后,為了檢測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筆者用微型練習給學生自我檢測,以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如圖4 所示)。
圖4 課中微型練習示例
對于線下教學微案例采用傳統(tǒng)的提問或練習作為教學效果的評價反饋都是可以的。而線上教學微案例則要精心設計評價方案,配套微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線上使用的微型練習可以多準備幾套,這樣可以讓重復學習該案例的學生不會每次都做同套練習,也可以真正讓學生了解自己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筆者在《認識模式識別》中設計的微型練習如圖5、圖6、圖7 三套。
圖5 微型練習示例(1)
圖6 微型練習示例(2)
圖7 微型練習示例(3)
教學微案例開發(fā)的各要素之間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關聯(lián)的。開發(fā)過程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習內容、圍繞學生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選擇合適教學資源,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恰當?shù)脑u價反饋。
教學微案例是為高效、靈活地實現(xiàn)教與學而產生的,只有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地進行組織實施,才能發(fā)揮其精悍效果。
微課是線上教學微案例的一部分,但因內容覆蓋度和推廣使用度影響,在實際使用中還不夠理想。只有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和研究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策略,收集精華資源,開發(fā)有效的教學微案例,才能吸引學生去充分利用,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線上教學微案例所講授的內容是點狀的、碎片化的,是對線下教學微案例在時間上、空間上的補充。這就需要建立教學微案例庫,通過平臺管理,使其系統(tǒng)化,學生才能目的明確地去選擇自己要補漏的內容進行學習。教師也可以對線下的教學微案例進行分類整理,形成案例庫,自成體系,在課堂教學中或課后學生答疑時根據需要靈活選擇使用。建立案例庫可以使教學微案例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利于師生按需選擇,對于教學微案例本身也有利于修改、完善,提升質量。
雖說教學微案例有線上、線下之分,但兩者還是需要配合使用的。在課堂現(xiàn)場授課中選用線上教學微案例來進行教學,可以快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節(jié)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后也可以在任意的時間或地點利用線上教學微案例進行學習,彌補在課堂中沒有掌握的知識,滿足學生補缺補漏的需求。在全國上下“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大環(huán)境下,線上線下配合使用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學微案例的優(yōu)勢。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利用線上教學微案例自主學習,同時使用“線下教學微案例”進行直播授課,都可以在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限內實現(xiàn)高效教學。
教學微案例的線上和線下形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因線上教學微案例的教學過程是既定的、不可變的,在實際教學中同一個知識點,有些線上教學微案例用的方法不適合現(xiàn)場課堂中的學生,教師可將線上教學微案例的教學策略作適當調整,在課堂上以線下教學微案例形式進行教學。當調整后的線下教學微案例經過多次驗證、運用比較成熟時,也可以錄制成微視頻,放到平臺中變成線上教學微案例。
總之,教學微案例以“微”見長,它的使用既可以讓教師靈活、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展、獨立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