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沂,王海燕,程 瑋
(北京市昌平區(qū)婦幼保健院超聲科 北京 102200)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我國,其發(fā)病率占活產(chǎn)兒的8‰~9‰,占出生缺陷兒的首位[1]。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因其無創(chuàng)、快捷、實時、廉價及可重復性等優(yōu)勢已成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的有效檢查方法?;鶎俞t(yī)院患者量大,開展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對早期發(fā)現(xiàn)先天性心臟病胎兒,并合理干預,減少出生缺陷兒的出生,起到了重要作用[2]。
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昌平區(qū)婦幼保健院建檔并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篩查的孕婦10 763例,其中10 117例產(chǎn)后1~3 d行新生兒超聲心動圖篩查。孕婦年齡18~43歲,平均(26.0±2.5)歲。孕周為20~24周+6,平均(22.5±1.2)周。
使用Philips IU22型及SAMSUNG WS80A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5.0 MHz。
采用5切面法進行篩查,內容包括:腹部橫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氣管切面。重點觀察心臟位置、心房、心室、房室連接、大血管內徑及連接、心率、心律及心外血流情況。各切面疊加彩色多普勒及頻譜多普勒超聲血流顯像,通過連續(xù)掃查及對血流、頻譜的分析,診斷畸形的類型。囑孕婦取仰臥位,對位置不佳、結構顯示不清的胎兒,孕婦可外出活動20~30 min后,再次檢查,獲取胎兒心臟各標準切面,并將圖像存入工作站。對產(chǎn)前檢查出心臟異常病例轉診,隨訪產(chǎn)前診斷機構診斷結果,尸檢及手術結果,與本院超聲結果核實、對照。
篩查陽性者均轉往上級產(chǎn)前診斷機構進一步檢查。引產(chǎn)病例以產(chǎn)前診斷機構檢查及尸檢結果為最終診斷結果,繼續(xù)妊娠至出生者,以出生后超聲心動圖及手術結果為最終診斷結果。10 763例孕婦經(jīng)胎兒超聲心動圖5切面法進行篩查,共檢出胎兒心臟異常136例,確診134例,診斷準確率98.5%(134/136),檢出率1.2%(134/10 763),漏診1例,為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于孕30周篩查發(fā)現(xiàn),診斷為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心內型),于左心房后方見共同靜脈腔。誤診2例,1例主動脈弓曲折誤診為主動脈弓離斷,經(jīng)生后超聲心動圖證實;1例產(chǎn)前診斷為主動脈縮窄,產(chǎn)后超聲心動圖為正常心臟。
產(chǎn)前檢出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法洛氏四聯(lián)癥、完全型大動脈轉位(圖1)、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單心室、左心發(fā)育不良綜合征、心內膜墊缺損、右室雙出口(圖2)、肺動脈閉鎖、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動脈及肺動脈狹窄、下腔靜脈離斷并奇靜脈異常引流(圖3)、雙主動脈弓、右位主動脈弓、室間隔缺損(圖4)、心臟腫瘤、心律不齊。見表1。
表1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臨床診斷結果
圖1 完全型大動脈轉位,三血管切面顯示肺動脈位于上腔靜脈與腹主動脈之間;圖2 右室雙出口,主動脈與肺動脈均發(fā)自右心室。
圖3 下腔靜脈離斷并奇靜脈異常引流,腹部冠狀切面可見擴張奇靜脈與腹主動脈平行排列;圖4 室間隔缺損,室間隔肌部可見過隔血流信號。
先天性心臟病是導致新生兒、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3]。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藥物濫用日益嚴重、生活工作壓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居高不下[4],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先心病胎兒檢出率,對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價值。隨著胎兒超聲心動圖篩查的逐漸普及,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明顯提高[5],但在不同醫(yī)院,檢出率有較明顯的差異,漏診與誤診情況也偶有出現(xiàn)[6]。
腹部橫切面:此切面同時顯示胃泡及臍靜脈,用于觀察胎兒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的位置關系。正常情況主動脈斷面位于左后方,下腔靜脈斷面位于右前方,用于判斷是否內臟反位、心房異構、下腔靜脈離斷、心下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等異常[7]。
四腔心切面:是胎兒心臟篩查最基礎最重要切面之一,多種心臟畸形在此切面上可表現(xiàn)出來。掃查胎兒橫膈之上的胸腔橫切面即可獲得該切面,根據(jù)胎位的不同,可顯示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底四腔心切面及胸骨旁長軸四腔心切面。觀察心胸比例,房室鏈接,大動脈鏈接,房室瓣附著及開閉情況,血流是否通暢,心包腔是否積液等。
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觀察主動脈及肺動脈內徑、走形,兩大動脈瓣環(huán)及瓣膜形態(tài)、回聲、運動及血流是否正常。主動脈與肺動脈起始部呈交叉排列關系走行,在掃查過程中動態(tài)觀察這種連接關系可明顯提高異常檢出率。
三血管-氣管切面:該切面正常血管數(shù)目為三根,另外一個為氣管斷面回聲。掃查過程中觀察此三血管的排列關系、比例,與房室的連接關系等。
(1)漏診1例為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分析原因可能為孕婦腹壁厚,圖像顯示不清晰;超聲篩查醫(yī)師經(jīng)驗不足,檢查時未仔細觀察左心房肺靜脈開口而導致漏診。
(2)誤診2例:1例主動脈弓曲折誤診為主動脈弓離斷,分析原因可能為曲折的主動脈弓不能在同一切面顯示,超聲篩查醫(yī)師未進行多切面、多角度掃查。1例正常心臟誤診為主動脈縮窄,胎兒期主動脈峽部內徑細小,血流減少,可能是胎兒期的一種血流動力學改變,而非真正解剖上的病理改變,所以出生后不一定表現(xiàn)為縮窄[8]。
(1)選擇合適的孕周是清楚顯示胎兒心臟結構的首要條件,我院胎兒超聲心動圖篩查選擇時期為孕20~24周+6,此時期是胎兒心臟針對性篩查,并可補充前次超聲檢查不明顯異常。我院曾遇到過一例病例,早孕期超聲提示三尖瓣輕度反流,中孕期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為三尖瓣發(fā)育不良,超聲表現(xiàn)為三尖瓣中度狹窄伴重度關閉不全,此病例考慮早孕期心臟瓣膜發(fā)育未出現(xiàn)嚴重的表現(xiàn),中孕期胎兒心臟結構逐步發(fā)育成熟,瓣膜顯示更加清晰,從而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另外,如主、肺動脈狹窄,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永存左上腔等異常往往在早孕期不能表現(xiàn),故合適的孕周非常有助于異常的檢出。
(2)科室定期開展質控工作,嚴格要求每位醫(yī)師篩查切面標準化,對不清晰、不標準切面,給予及時糾正。從事超聲篩查工作的醫(yī)師必須參加產(chǎn)前篩查規(guī)范化培訓,并定期進行內容更新??剖颐恐苓M行疑難病例討論,拓展對復雜病例的認識及診斷思路,提高診斷水平[9]。
(3)注重轉診及隨訪工作,對檢出先天性心臟病胎兒,轉診至產(chǎn)前診斷機構進一步檢查,對預后良好選擇繼續(xù)妊娠至出生者,進行新生兒超聲心動圖檢查明確診斷[10]。及時隨診分析結果也是逐漸提高檢出率的方法。
綜上所述,基層醫(yī)院開展規(guī)范化的胎兒超聲心動圖篩查,可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臟病缺陷兒的出生,及早為患病兒提出診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