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雙成(1990.5-),男,吉林長春人,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黨建、古典文化。
引言:
今始傳,昭我心,明我志,傳我意。有緣者,溫而善之,無緣者,笑而置之。鄙才榮學(xué)淺,無華蓋之章,不求大家風(fēng)范,唯我如是。待糟糠之年,終而無憾,死而不亡。
(一)元始,大同
俗無不可,庸亦可輪,慕名雅致,徒增其表。若迷俗而終致不衰,俗又何妨!如高崇而日漸苦悶,雅有何用?惶惶不能終日,岌岌山水園田,魂無所歸。幽幽而神養(yǎng)滋潤,便無需介懷圣人之教;昭昭而思意活生,就不必在意佛道神儒。今拂眾先,歸之以太,點造化于神工,擎萬物以共同。
(二)問學(xué),擇善
昔聞莊公生有涯而學(xué)無涯,以有生待無涯,非明也。書以致學(xué),學(xué)途漫漫,書以雅趣,則為學(xué)無憂。學(xué)而苦,當(dāng)可棄!為學(xué)無用,乃生資不高也,擇善而從,不需聽一世之言。有能達之士沽我真語,大言苦中尋樂,奈何生資不高,何以苦樂?當(dāng)世之學(xué)問,浩如煙海,無從而辨,不合其身,反誤其道。慧明之士,當(dāng)思學(xué)海之象,勿妄自尊大,以候四時之險。拙迷者,當(dāng)以勤學(xué),瀚海尋真,早日履靴,凈度凡塵。
(三)無量,壽心
言之鑿鑿,明其理,不明其情。點頑愚,映浮生,情之所向,竟無以言對。事故通理,人情通欲,理義不能久抑其欲,情愛不可常洞其理。一念之間星辰變,云泥未卜陣先亡。修善先天之性興,恕守后日之情常。我心安矣,吾情至矣。
(四)安魂,舒雅
苦日子要有一味良趣,好生活還需一劑志標(biāo)。日子再苦也有心想樂,生活在逸也要彖心勞。米食養(yǎng)身,志趣培意,勞作生財,持貫盈趣。奉財而積,財可入迷;執(zhí)雅而燦,滋味不爛;多財則富裕,繁雅可壯行。神魂之食,豈能不察?
(五)物類,彌須
井中之蛙,天地一方,世所相譏。江河湖海,日月乾坤,何謂之大?宇中之沙粒,宙中之螻蟻,自命不凡,不曾知天地有位,物類有常,何以厚此薄彼?待到日落昏黃之際,更添苦悲惑疑。須彌之相,所言非虛矣,大江東去浪淘沙,沙推江落是一家。孤所望,皆厚土。
(六)大勢,不拘
柴米油鹽,不能事事順心,喜怒哀樂,常會滋滋心頭。小生怡情,大費傷身。甚情無生,此極滅之勢,閑人勿用于平常,恐遭癡寂。容得下壞情緒,好情緒才會生生不息;放的下執(zhí)著事,苦悲志才會滾滾而逝。
(七)亙久,無常
奢之樂,世有悟道者,損之以為病,崇素尚簡,以樸為尊,此乃奢樸耳,又入迷途,沾沾自得。未曾細嚼,道之非常,奢樸皆常,非常乃不執(zhí)于常者乎!偶奢可潤滋味,常簡而品綱常,奢簡不執(zhí)道窮則變,此天地之亙久之機也。
(八)氣運,天命
縱使經(jīng)綸滿腹,亦有人力不及??傆忻锒ㄗ⑹?,居無所擇怎奈何。何以信步于方圓?知其天命,察其所棲,天命難違,棲所易換。居善之地,同于善,居財之地,則同于財,反之亦然。冥冥之造化,無以為律,釋之以氣運;裊裊中遇知,神魂倒癲,謂之以份緣。軀竅之奧,三分天定,貪得時,正觀身命之器量;嗔郁時,縱察氣運之卷茫;癡恨情濤,不識緣世之了得。安之若素,泰然如矗。
(九)般若,雄悲
自古天人被國事所儡,圣人被浩德所污,隱人被世情所穢。水至于清則無魚,人至盛則不皓,欲世人之功,名俗塵之利。萬般眾生,般若般若,千夫所言,太息太息。忽念于此,不禁悲然心生,寡人何以言寡?不過蕓蕓爾。今道破此機,抹萬世之功名,瀚匹夫之榮尊,乾坤顛倒,時空逆流,歸于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