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胡義芳 薄茂林 劉 紅 張 琨 楊惠芳 李經綸 劉怡凱
1)河南省老年醫(yī)院,河南 鄭州450003 2)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 鄭州450031 3)解放軍第988醫(yī)院,河南 鄭州450052 4)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471023
靜止性腦梗死(static cerebral infarction,SCI),又稱無癥狀性腦梗死(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既往無腦卒中史,臨床未見神經系統定位癥狀和體征,僅通過影像學檢查證實的腦梗死[1-2]。隨著CT和MRI的廣泛應用,SCI的識別率日益增多。此類疾病雖然沒有臨床常見的運動、感覺等神經系統缺損表現,但仍可存在認知功能障礙[3]。通過神經心理學手段,早期評定SCI患者的認知損害程度,將對其心理康復產生積極影響[4-9]。本研究初步分析SCI患者的元認知特征。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01—2019-12 河南省老年醫(yī)院和解放軍第988 醫(yī)院門診部、體檢中心、住院部SCI患者143例,納入研究組。選取同期在院體檢客戶及健康志愿者129例為對照組,均無神經系統疾病史,無藥物及酒精依賴,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經CT和MRI檢查,未見梗死灶。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of two groups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①張明園修訂的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②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③情景記憶知曉感量表(FOK-EM);④語義記憶知曉感量表(FOK-EM)。
1.2.2 測評過程:由專人負責收集病史,并進行病例入組篩查。SCI 組經CT 或MRI 證實后2~4 周,經由專業(yè)受訓的測評醫(yī)師操作,所有被試均能配合測驗。1.2.3 測評指標:①MMSE:總分、記憶力、定向力、回憶能力、注意力、計算力、語言能力;②MoCA:視空間及執(zhí)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語言、抽象、延遲回憶、定向;③FOK-EM 和FOK-SM:線索回憶成績、再認成績、判斷準確率、肯定判斷(正確再認)、否定判斷(錯誤再認)、高估、低估。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描述,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MMSE 結果比較 2 組記憶力(t=37.651)、定向力(t=12.992)、回憶能力(t=24.931)、注意力/計算力(t=17.574)、語言能力(t=2.632)、總分(t=12.262)等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2。
2.2 2組MoCA結果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在視空間/執(zhí)行功能(t=6.725)、命名(t=6.544)、注意力(t=15.142)、計算(t=7.676)、語言(t=8.04)、定向(t=7.142)等比較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3。
2.3 2 組FOK-EM 結果比較 2 組線索回憶(t=3.141)、再認(t=2.113)、判斷(t=9.76)、肯定(t=9.328)、低估(t=5.221)等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或0.01)。見表4。
2.4 2 組FOK-SM 結果比較 2 組線索回憶(t=10.143)、高估(t=2.312)等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見表5。
認知障礙泛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程度記憶力、注意力、計算力等方面的腦高級智能障礙[10-12]。與癡呆不同,輕度認知障礙雖然存在記憶損害,但并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也缺乏明確的臨床表現[13-14]。SCI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病類型,雖然不伴隨明確的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但引起或加劇認知減退或認知障礙[15-19]。這種認知障礙也表現為記憶力、執(zhí)行功能、視空間能力、計算力、邏輯判斷能力的下降或缺損,但不同部位的SCI 所造成的認知損害特征不同。神經心理學評估是識別和診斷認知障礙的重要手段,也是監(jiān)測療效和病情轉歸的重要工具[20-22],但現有研究對腦梗死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特征尚無確切結論。
表2 2組MMSE結果比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MMSE results in two groups (±s)
表2 2組MMSE結果比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MMSE results in two groups (±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n 143 129記憶力1.17±0.39 2.79±0.31定向力8.12±1.25 10.43±1.67回憶能力1.26±0.53 3.11±0.69注意力/計算力2.88±0.61 5.09±1.36語言能力8.62±1.42 9.14±1.83總分21.89±4.22 29.57±6.03
表3 2組MoCA結果比較 (±s)Table 3 Comparison of MoCA results of two groups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n 143 129視空間/執(zhí)行功能2.73±1.17**3.87±1.61命名2.58±0.61**3.15±0.82注意力4.11±0.83**2.66±0.74計算1,84±1.35**2.86±0.71語言1.97±0.87**2.71±0.61抽象0.91±0.66 1.89±0.45延遲回憶2.02±1.05 2.13±1.06定向5.18±0.76**5.86±0.81
表4 2組FOK-EM結果比較 (±s)Table 4 Comparison of FOK-EM results of two groups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n 143 129線索回憶52.74±21.93**61.79±25.58再認74.48±23.72*80.68±24.64判斷62.24±22.24**87.71±20.63肯定49.72±27.56**82.36±30.15否定8.78±6.44 8.35±7.27高估13.12±8.72 13.72±10.63低估21.13±16.44**13.24±5.18
表5 2組FOK-SM結果比較 (±s)Table 5 Comparison of FOK-SM results of two groups (±s)
表5 2組FOK-SM結果比較 (±s)Table 5 Comparison of FOK-SM results of two groups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n 143 129線索回憶53.51±20.46**78.81±20.63再認55.33±23.89 54.73±29.56判斷60.72±25.82 59.92±26.68肯定36.54±21.45 39.24±24.77否定24.15±13.73 22.72±16.91高估23.86±18.67*29.64±22.52低估16.35±11.34 17.83±14.92
MMSE 和MoCA 是目前公認的認知障礙篩查工具[23-25]。MMSE主要對定向、記憶、語言、計算和注意等功能進行初篩評定,耗時10 min以內;MMSE量表對于輕度認知障礙篩查的敏感度相對較低,但對教育年限維度更為敏感。MoCA與MMSE的功能存在互補性,對于輕度認知障礙篩查的敏感性更高。本研究發(fā)現SCI患者在記憶、定向、回憶、計算、命名、語言、視空間、執(zhí)行能力等多個維度評分均顯著低于正常人群,說明SCI患者的認知損害是客觀存在的。SCI患者在“抽象”“延遲回憶”兩個維度,與正常人群無顯著性差異,說明此類人群的認知功能異常可能尚達不到相對嚴重的程度,致使部分功能得以有效保留。
知曉感判斷范式(feeling of knowing,FOK)是元認知監(jiān)測中具有預見性判斷的部分,主要給予判斷時所呈現的信息,對未回憶出目標作出預見性判斷;某些信息無法從記憶中直接呈現,但可以確認該信息具備有效提取的性質[26-28]。因此FOK判斷可以反映記憶提取階段記憶監(jiān)測的準確性,因此常用于評估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帕金森病性癡呆、腦外傷后癡呆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綜合判斷能力[29-34]。常見的FOK判斷包括情景記憶知曉度、語義記憶知曉度兩個方面。
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EM)[35-41]是指個體對發(fā)生在過去某個特定時段和場景的具體事件記憶,EM缺失是輕度認知障礙的早期特征性表現,與之相關的腦區(qū)包括雙側顳中回、雙側舌回、左側額葉亞區(qū)、胼胝體。語義記憶(semantic memory,SM)包括對于詞語的意義、概念和事實的記憶。SM涉及概念和實際知識的存儲,廣義上講包括對于世界的所有認識;而嚴格意義的語義記憶,則根據命名、分類任務等線索加以判定。SM障礙[42-44]患者表現為對熟悉物品的命名障礙,輕度者表現為語義分類詞自發(fā)生成的減少;嚴重者則表現為即使告知物品用途,也不能進行命名,或者給予名稱,也不能說出物品的用途,更為嚴重者可能表現為廣泛常識的缺失。
本研究發(fā)現,SCI患者在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測試中均存在缺陷的僅有“線索回憶”一項,可能與部分線索效應有關,被試者在回憶剛學習過的詞表時,如果提供此表中的一部分單詞作為回憶線索,其效果反而不如沒有任何回憶線索的表現。這種狀態(tài)下需要結合被試者在自由回憶時的表現,以延遲最終測驗的回憶成績作為綜合考量的指標?,F有研究表明,相對于語義記憶,情景記憶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生衰退的速度更快;在線索回憶的編碼階段,年齡與任務難度存在交互作用,隨著作業(yè)難度的增加,年長者需要動用更多的腦域進行加工補償,即認知障礙者更容易出現線索回憶范式的“失代償”現象。因此,SCI患者的“線索回憶”項目是更敏感的監(jiān)測指標。
記憶監(jiān)測被認為是更高級的記憶認知功能,參與記憶從存儲到提取的全過程;通過對客體記憶過程進行主觀判斷,了解客體記憶的情況,從而采用更好的記憶策略,合理分配注意資源,以達到加深記憶的作用。這種過程需要多種認知成分的參與,與執(zhí)行功能及信息處理速度密切相關。本研究中情景記憶的“否定判斷”“高估”,語義記憶的“再認”“判斷準確率”“肯定判斷”“否定判斷”,功能均正常保留,說明SCI患者的認知功能異常,似乎達不到相對嚴重的程度。
現有研究提示,SCI患者的元認知結構確實存在部分性損害,即使未出現任何認知障礙的臨床癥狀,在日常生活能力和(或)工作能力方面也不存在困難,此類“內隱性”認知減退人群,其罹患癡呆的風險仍然顯著高于健康人群,神經心理學檢查可以作為未來思維能力障礙的預測因子;從認知損害到認知的臨床損傷或癡呆的臨床診斷前存在明確時間窗。因此,對于SCI患者應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做好早期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