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父母牢不可破的閉環(huán)關(guān)系,應該隨著你長大,慢慢打開變成“活結(jié)”。
好友家亂套了,我緊急受命去“滅火”。
好友突然辭職回娘家時,朋友圈里就已經(jīng)有風言風語。半年后,她抱著新生的兒子回來,誰也不意外——除了她剛讀高一的女兒大寶。據(jù)說在機場接機時,大寶就對著媽媽尖叫:“你這么大年紀還生孩子,簡直丟人現(xiàn)眼!”
都知道坦然地接受二胎對第一胎來說是件難事,也都以為難關(guān)總歸會跨過去,但大寶的憤怒并未平息。她對所有上門道賀的叔叔阿姨怒目而視,聽到弟弟哇哇大哭,就故意把電腦里的音樂聲音調(diào)大,媽媽一讓她做作業(yè),她便頂回去:“你管你兒子去唄,你還在乎我的死活?”好友想吼她,但看著女兒的眼圈已經(jīng)泛紅,頓時慌了手腳。
我責備好友:“你們瞞誰都行,怎么能瞞大寶呢?”好友苦笑:“幸好沒說。否則也許她會學新聞里的小姑娘,以死相逼,讓我放棄二胎?!?/p>
大寶不理她媽,也不理我,把臉對著電視機。我只好陪她看宮斗劇,看一堆女人鉤心斗角。大寶終于哀怨地說:“你看,到底還是為了生兒子。再愛女兒,再當作掌上明珠,都是假的。”
我的心,震了一下。
我不相信大寶的話,好友是為了生兒子——現(xiàn)代人不至于有這么癡狂。但是,我也不相信他們哄大寶的話:“生弟弟是為了和你做伴。”
成年人生二胎,一定有自己的打算,無論是希望攤薄風險(至少不會成為失獨父母),挽住自己未完全逝去的青春(趕在更年期之前),抑或是多方投資(誰不希望成為宋氏三姐妹的父母),但主要還是為了自己。
這私心雜念,會讓生二胎的父母覺得愧對第一胎。有些父母不知如何跟孩子商量,干脆選擇了隱瞞。這是最笨的方法。懷胎九個月可以做些什么?孕育一個寶寶,孕育大寶寶心中對小寶寶充盈的愛。
容我說一個勵志故事:有一位我看著長大的小朋友煙煙,是個一鳴驚人的小學霸。而這一切,是從她父母生二胎才開始的。
煙煙的爸媽都是教育型父母,在煙煙的教育上很下功夫,給她報了許多培訓班,每天盯著煙煙學習,急起來還上手。
到煙煙五六年級時,他們打算生二胎,對煙煙的管理自然放松了。有一段時間,煙煙媽媽住月子中心,爸爸在月子中心與家之間往返,顧不得送煙煙上培訓班,也沒時間督促煙煙學習。煙煙的成績反而在這期間突飛猛進。
我疑心,這是因為煙煙的自由度比原來大了。
學習上,她自己掌握進度,井井有條地刷題;業(yè)余生活上,她參加管弦樂隊,快快樂樂地練習,甚至每天有時間找同學玩兒,周末還能自己坐公交車去參觀博物館。
——這種自我掌控時間路線的做法,是很鍛煉人的。
對于我們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最愛的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愛自己。父母有了二胎,你會發(fā)現(xiàn):你對他們來說不是獨一無二的,甚至,你也不是家中最重要的一員了。這巨大的挫敗感,讓人一時間手足無措,連成年人都很難抵御。
可是站在二娃的角度想想,他從來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從不曾完整地占據(jù)過父母的愛。父母最珍貴的十幾載華年,與你共度,你第一次徹夜哭鬧讓他們心急如焚,你第一次牙牙學語令他們激動不已……二娃撿你用剩的學習用品,歷經(jīng)你走過的人生路,他得到的愛始終不曾獨一無二。你看,只因來早了一步,你便獲得更多。想到這里,你會對他有一點點歉疚嗎?
你可以和二娃爭奪父母的愛,但這爭奪的效果如何?看那些宮斗劇就知道了,人算往往不如天算。
你也可以學會分享與分擔,當個好“老大”,和他共同享受快樂,承受沉重痛苦。你會發(fā)現(xiàn),也許父母的愛,你少了三分,但從未體驗過的手足之情,會得到十分。
在我看來,來自父母完整的愛,應該適可而止。等你到了青春期,“自我”開始膨脹,就會需要較大的空間。你和父母牢不可破的閉環(huán)關(guān)系,應該隨著你長大,慢慢打開變成“活結(jié)”。
所以,生個二胎,讓你少一點愛,多一點自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