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庭 耿楊
摘要:在學科教學中構建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共同體,旨在通過運用網絡媒體平臺、校園信息化設備構建師生共同體、生生共同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發(fā)展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共同體? 師生共同體? 生生共同體? 有效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已廣泛運用于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菰餆o味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獲得知識的積累、情感的熏陶、素養(yǎng)的提升。學生通過網絡來獲取知識,使得學生的學習實現(xiàn)了多元化。學生在不斷地接觸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中,自己的信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信息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升。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信息素養(yǎng)也獲得了提升。那么,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構建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共同體,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一、運用網絡媒體建立師生發(fā)展共同體,提高師生信息素養(yǎng)
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給教育帶來了變革,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不再只是通過語言進行交流,教學過程也不再只有無聲的黑板字。取而代之的是現(xiàn)代教學媒體在課堂上的應用,它集聲音、圖像、動畫等于一體,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學習活動中獲得成長。
現(xiàn)在開發(fā)的教育教學軟件越來越多,如曉黑板、希沃助手、班級優(yōu)化大師等,這些軟件也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提升了教學的效果,同時也提升了師生的信息化水平。在對班級優(yōu)化大師教學軟件的使用與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這款軟件能夠很好地關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與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課堂教學目標,通過班級優(yōu)化大師來設計小組交流、小組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同時,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班級優(yōu)化大師的使用方法,讓學生學會使用班級優(yōu)化大師軟件。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班級優(yōu)化大師軟件的興趣濃厚,我正好利用這個教育契機,一方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學習軟件,提升了學生們使用教育軟件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班班通設備在我們學校已經得到了普及,它給教師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激發(fā)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成效。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教材中的無聲文字變得形象生動,學生在課堂中提升了學習的興趣與效率。同時教師在備課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認真鉆研教材,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制作教學課件。在對教學課件進行修飾美化的過程中,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不斷提升。我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3課《霧凇》一課時,通過鉆研教材和查閱資料,確定了教學目標與教學思路,再根據(jù)教學目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制作的過程中,我對軟件的一些常用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通過請教其他老師,掌握了很多使用PPT軟件的技能。但為了實現(xiàn)教學中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互動,我便轉而使用希沃課件,希沃課件更好地實現(xiàn)了交互式教學。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水平得到了提升。學生在課堂中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活動以及在教師指導下使用課件中的一些工具技巧,讓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構建生生發(fā)展共同體,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當下QQ、微信等網絡交流溝通軟件,已經普及于人們的生活,也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學習成績提升,我在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中,利用微信、QQ建立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群,即生生共同體。通過這樣的共同體,學生在交流互助中,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而且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在班級里,我根據(jù)班級的小組,建立了QQ小組群。在小組群中,學生利用QQ或手機中的其他軟件互相進行作業(yè)的檢查反饋,閱讀打卡,摸索探討一些常用軟件的使用技巧。為了建立完善的小組群,我倡議每個小組的成員相互討論,共同謀劃,為小組設計組徽。這樣的提議一出口,孩子們頓時沸騰了,設計什么?如何設計?他們相互之間熱烈地討論著……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疑惑稚嫩的臉龐,我的心里甚是喜悅。但是,孩子們畢竟能力有限,我應該給予他們一些必要的指導。我便說道:“孩子們,你們可以先共同討論你們小組組徽的形狀、意義,課余時間再利用QQ群、微信群互相提出意見,同時還可以運用一些畫圖軟件,對你們的組徽進行構圖設計,美化修飾。”學生們在聽了我的指導后熱情高漲,他們在晚上利用小組群激烈地討論著。部分小組,把設計好的組徽放到小組群中,組員直接利用一些軟件在組徽圖上進行修改。經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們很好地完成了組徽的設計,而他們在設計組徽的過程中,經過了頭腦風暴,查閱設計圖形的一些軟件的使用方法,獲得了一些信息技術知識的積累,學會了一些軟件的使用方法?,F(xiàn)在班級的大部分同學對美圖秀秀、電腦系統(tǒng)自帶的畫圖等軟件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學生在這樣的小組共同體中,一方面學業(yè)成績獲得了提升,另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素養(yǎng)。
三、建立資源平臺,形成生生共同體,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促進班級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建立了班級博客,在班級博客中開辟了班級風采、學生作品、資源共享、主題班會、常用軟件等欄目。班級博客的管理由班級的班班通管理員韓明瑞同學擔當,他盡職盡責,把班級博客管理得井井有條。正是有了這樣的共同平臺,班級學生在課余時間便會在這個平臺上互相學習,發(fā)表一些作品,探討一些軟件的使用。我正好利用這個平臺,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發(fā)揮同學之間的學習主動性。學校每周一上午第一節(jié)課為固定的班會課,每次我會提前一周把下周班會的主題公布在班級博客中,通過民主選舉,確定下周的主持人和需要發(fā)言的學生。確定好這些之后,便讓主持人自主根據(jù)主體內容,設計和制作班會PPT課件。這也是班級博客最熱鬧的時候,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給出不同的意見,討論課件如何設計、如何美化修飾、如何學會一些軟件的使用技巧等。在這樣的討論中,學生不斷地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師生共同體、生生共同體的有效構建,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促進了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發(fā)展。學生在共同體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助,充盈了信息化知識,提升了信息技術水平。教師通過對教學軟件的使用和探討,有效地促進了個人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盛宏.讓信息素養(yǎng)為課堂增色[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02):30.
[2]孫凱清.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幾點做法[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9(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