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丹 蔡艷 楊慰 王歸雁 李家英 孫琦玉 袁小敏 欒欣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yī)院傳統(tǒng)醫(yī)學科,上海 200137)
高尿酸血癥是由嘌呤代謝障礙造成,屬于臨床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中尿酸作為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健康者機體在37℃時的尿酸水平為420 umol/L左右,一旦超出即可判斷成高尿酸血癥[1-2]。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及飲食習慣發(fā)生較大改變,嘌呤飲食明顯增加,從而導致人們機體中嘌呤代謝紊亂,進一步提升我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成為危害人們身心安全的主要疾病[3]。臨床通常選擇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的別嘌醇和促尿酸排泄的藥物進行干預,尤其是丙磺舒、苯溴馬隆較為常見。其中別嘌呤醇作為目前臨床使用最為廣泛的降尿酸藥物,雖然取得過一定的應用價值,但容易引起超敏綜合征,且2%的患者可能對別嘌呤醇過敏,一旦發(fā)生毒性上皮壞死,死亡率高達80%左右[4-5]。而大劑量苯溴馬隆可能導致肝毒性,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隨后中醫(yī)技術(shù)不斷改進,臨床發(fā)現(xiàn)益腎活血方的效果更為突出,可發(fā)揮出補益肝腎、通經(jīng)活血的作用,雖然已有相關(guān)文獻證實其在高尿酸血癥中的療效,但在不同性別患者尿酸的影響上尚無統(tǒng)一[6-7]。因此我們展開調(diào)查,選擇SD成年大鼠 SPF 級60只作為實驗對象,分析益腎活血方對不同性別高尿酸血癥大鼠尿酸的影響。報告如下。
1.1實驗動物 SD成年大鼠 SPF 級60只,雌雄各半,分別隨機從各性別抽取30只大鼠,分為空白組,模型組,別嘌呤醇組,苯溴馬隆組與中藥雌鼠組、中藥雄鼠組六組,每組10只。所有大鼠的體重均為230~250 g,平均體重(240.06±3.54)g,均來源于斯貝福 (北京)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2方法 除空白組外,其余各組選擇200 mg/kg氧嗪酸鉀進行皮下注射,7 h后選擇50 mg/kg次黃嘌呤+250 mg/kg乙胺丁醇灌胃,空白組給予等劑量橄欖油+生理鹽水,持續(xù)造模26 d。對照組給藥方式:分別將別嘌呤、苯溴馬隆壓碎,放入蒸餾水溶解,搖晃均勻,30 mg/kg,每日灌胃1次。中藥組給藥方式:益腎活血方(黃精10 g、仙靈脾10 g、女貞子15 g、菟絲子10 g、牛膝15 g、虎杖15 g)各藥混勻加水,煮沸后過濾藥液,余藥加水煮沸后再煎煮數(shù)分鐘,濾過,兩次藥液濃縮成150 mL含生藥0.3 g/mL的溶液冷藏備用,10 mg/kg,每日灌胃1次。所有大鼠第 5 天皮下注射前 1 h,各組對應灌胃給予相應的治療藥,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等劑量的滅菌的 0.5%CMC-Na 溶液,持續(xù)21 d。
1.3觀察指標 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尿酸(SUA)、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要求操作;雌二醇(E2)、睪酮(T)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血清黃嘌呤氧化酶(XOD)。
2.1比較每組大鼠給藥后SUA、BUN、Scr水平 各組的SUA、BUN、Scr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空白組各指標均高出模型組,別嘌呤醇組,苯溴馬隆組、中藥雌鼠組、中藥雄鼠組,而中藥雌鼠組各指標低于其他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每組大鼠給藥后SUA、BUN、Scr水平
2.2比較每組大鼠給藥后E2、T、XOD水平 各組的SUA、BUN、Scr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空白組E2、T、XOD水平均低于模型組,別嘌呤醇組,苯溴馬隆組、中藥雌鼠組、中藥雄鼠組,但中藥雌鼠組各指標與其他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尿酸作為機體中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一旦尿酸生成升高或者排泄減低后,極易導致循環(huán)血尿酸水平升高,因此從發(fā)病機制上分析,尿酸過多或者不足成為高尿酸血癥產(chǎn)生的主要因素[8-9]。若高尿酸血癥長時間無法改善,其尿酸鹽極易堆積在四肢關(guān)節(jié),從而增加痛風發(fā)生的風險,嚴重者甚至促進腦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腎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現(xiàn),直接影響患者機體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10]。因此盡早選擇有效治療成為關(guān)鍵,為病情早日穩(wěn)定提供保障。
臨床既往多選擇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的別嘌醇和促尿酸排泄藥物進行治療,其中以別嘌呤醇、苯溴馬隆較為多見,前者能夠抑制尿酸合成,并有效防止次黃嘌呤、黃嘌呤代謝成尿酸,有效減低尿酸產(chǎn)生;后者作為苯駢呋喃衍生物,可有效促進尿酸排泄,并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明顯減低血中尿酸濃度,雖然取得過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效果并不顯著,甚至可能引發(fā)較多不良反應,嚴重者還可導致死亡[11-12]。隨后中醫(yī)技術(shù)不斷改進,臨床發(fā)現(xiàn)益腎活血方效果顯著,可快速改善患者血酸水平,但目前臨床關(guān)于其在不同性別患者中療效的報道較少[13]。我們對此展開調(diào)查,結(jié)果中顯示:各組的SUA、BUN、Scr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空白組各指標均高出模型組,別嘌呤醇組,苯溴馬隆組、中藥雌鼠組、中藥雄鼠組,而中藥雌鼠組各指標低于其他組(P<0.05)。各組的SUA、BUN、Scr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空白組E2、T、XOD水平均低于模型組,別嘌呤醇組,苯溴馬隆組、中藥雌鼠組、中藥雄鼠組,但中藥雌鼠組各指標與其他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提示益腎活血方對不同性別大鼠尿酸的影響較大,應受到臨床重點關(guān)注。中醫(yī)學中并無高尿酸血癥之名,但高尿酸血癥患者通常伴有肥胖、嗜食肥甘厚味等特點,因此疾病的發(fā)病根源在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導致肝、脾、腎功能失調(diào),肝失疏泄,腎失開闔,脾運失司,加之嗜食肥甘厚味,水濕無以運化,則釀濕生濁,痰濁內(nèi)阻,久而成瘀,最終導致“濕濁”“痰瘀”等病理產(chǎn)物蓄積體內(nèi),因此臨床治療原則應以疏肝補腎健脾、利濕祛濁化瘀為主[14-15]。益腎活血方中仙靈脾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菟絲子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女貞子滋補肝腎,烏須明目;黃精補氣養(yǎng)陰,健脾益腎;虎杖祛風利濕,破瘀通經(jīng);牛膝逐瘀通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全方可達到補益肝腎、通經(jīng)活血的目的。曾有報道顯示,老年男性與絕經(jīng)后女性屬于高尿酸血癥高發(fā)年齡,且高尿酸血癥與性激素的變化存在密切相關(guān)性。其中男性痛風患者睪酮及雌二醇合成減少,而孕酮合成增加,合并有痛風性腎病及痛風性關(guān)節(jié)炎的患者睪酮水平降低更明顯,推測可能是高尿酸血癥調(diào)節(jié)下丘腦的激素分泌,導致卵泡刺激素生成減少,從而限制睪酮及雌激素的合成。而15%的女性中發(fā)現(xiàn)血清尿酸水平增高,40%的老年女性患有高尿酸血癥,與之對比的是絕經(jīng)前女性高尿酸血癥比率明顯較低,并且鮮少痛風發(fā)作者。因此經(jīng)過益腎活血方,能夠有效改善不同性別高尿酸血癥的尿酸水平,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益腎活血方運用于高尿酸血癥中效果顯著,同時改善其尿酸水平,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