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芳
【摘要】高中英語學科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本文分析了目前普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欠缺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結合教學實例,從精準設置思維提升的教學目標、梯度預設教學任務,逐步提高思維品質倆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
【關鍵詞】思維品質;閱讀教學;精準設置目標;梯度預設任務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新《課標》指出“思維品質”(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是高中英語學科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教育部,2018)。
英語學科要求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看”,其中“讀”指的就是閱讀能力。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模式,一線高中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花費大量精力,學生亦因此耗費寶貴時間研讀語篇文本。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就尤為重要。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現(xiàn)狀
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和“唯分數(shù)論”思潮的影響,英語閱讀教學對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關注和相應訓練極少。近幾年,隨著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和新教材的使用推廣,這一現(xiàn)象有所改善,但是整體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1.教學目標定位低下,缺漏思維品質培養(yǎng)目標。對很多教師來說,閱讀教學就是指導學生學習新詞匯、新句型、新語法,語篇只是學生知識學習和鞏固應用的學習材料。
2.預設任務要求低階,缺乏高階思維品質訓練。教師在課前教學活動設計時,由于自身的認識水平和思維的局限性,很難實現(xiàn)對語篇的足夠深度閱讀或者對學情的準確把握。因此,很多預設的教學活動只停留在“記憶、理解”這兩個低階層次,而需要學生“分析、比較、歸納、質疑、評價、遷移、創(chuàng)新”等高階思維品質的訓練較少。
三、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閱讀教學策略
1.深度解讀文本,精準設置思維提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預設教學任務和評價教學效果的評判標準。 它的精準定位決定著課堂效率?!敖虒W目標的確立應基于教材的深度文本分析和全面的學情分析。要深度解讀文本,文本解讀的深度決定了教學的高度,也決定了學生思維品質的深度”(鮑閩芳,2020)。因此,教師在解讀文本時應預先反復閱讀,把握篇章的內涵和主題,領會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希望傳遞的思想、文化。從而確立思維培養(yǎng)提升的教學目標。
2.梯度預設教學任務,逐步提高思維品質
閱讀是一種積極的信息加工過程,是大腦運用語言和非語言信息進行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一系列復雜的思維活動的過程(Goodman,1967,轉引自李杰,2012)。這種高階思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授課教師通過鏈式設問、建構新概念、等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提升。
3.整體搭建問題鏈,提高邏輯性思維
問題鏈是一連串有中心,有序列,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lián)的教學問題(王后雄2010),是避免問題設計零碎化、淺層化的有效教學策略。教師應依據(jù)單元主題、文本主線和作者意圖設計兼具梯度性和整體性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和概括等邏輯性思維能力。
4.深度探討思考點,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文本是作者的文本,文本展示作者的主觀感受或生活體驗。但是,閱讀教學是讀者的學習活動。教師應該挖掘有價值的思考點進行深度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推理判斷、展開評價,對已知結論進行反思,質疑和論證,促進批判性思維生存和發(fā)展(宋穎超,2021)。
四、課堂實踐例析
現(xiàn)以筆者的一堂公開課:人教版新課標必修二第三單元的閱讀板塊:Stronger together: 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為例,闡述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根據(jù)新《課標》教學建議,筆者首先從what,why,how三個角度對文本進行研讀。
1、語篇研讀
【W(wǎng)hat】本單元的話題為“因特網(wǎng)”,涉及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兩大主題。文本介紹了一位英語老師Jan因為身患重病而失業(yè)在家,后來在電腦網(wǎng)絡的陪伴下舒緩了孤獨、痛苦并獲得網(wǎng)友的支持和建議。意識到互聯(lián)網(wǎng)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Jan成立俱樂部來教一些老年人使用因特網(wǎng),甚至還建立慈善網(wǎng)站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Jan的人生因此得到極大的改善?!網(wǎng)hy】文本以舉例的形式來說明現(xiàn)代科技能改變、改善人們的生活,造福人類?!綡ow】全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引入簡和本文的中心--網(wǎng)絡和網(wǎng)上社區(qū)改變人們的生活。第二部分,2-5段講訴了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人們生活的例子。文本結構清晰,從Jan的不同人生階段、情感變化、社會角色變化讓讀者感受到因特網(wǎng)的好處。
2、學情分析
本次閱讀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網(wǎng)絡的使用好處有一定的感受和認同,但是對文本結構的把握較模糊,并且缺乏足夠的思辨、質疑能力 。
3、教學目標:
基于語篇與學情的分析,筆者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本課時結束時,學生能夠:
(1)通過閱讀語篇探討文章文體、內容情節(jié)及人物情感。
(2)通過文本的深度學習,分析Jan的人生因網(wǎng)絡而變化的起因、過程和結果。
(3)通過思考網(wǎng)絡可能帶來的問題和風險
(4)通過小組討論分享后能寫一篇網(wǎng)絡對自己或身邊人的影響。
4.教學主要片段
Step1:Read for key points and the structure
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標題“Stronger together:How we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Internet”;預測文本的可能要點和作者對話題的態(tài)度;找出文章的體裁和每段的主題句。
Q1.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writersattitude toward the topic?
Q2. Can you find the key points for each paragraph?
Q3. Can you draw the structure for the text?
[設計意圖]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梯度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文本的主題、語篇類型、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與段落大意,有助于他們更好的把握不同主題不同體裁文本的特點,快速形成對文章框架與內容的感知,為接下來的活動提供基石。
五、結束語
閱讀的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英語閱讀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機會。教師應努力解讀文本,精準預設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巧用問題鏈、有梯度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落實課標的核心素養(yǎng)培訓要求。
參考文獻
鮑閩芳.? 2020.? 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上半月),(2):12-16
李杰.? 2012. 利用深層閱讀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