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摘 要 “休業(yè)式”是一個學期結束前的“最后一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些學生往往會以各種理由缺席,部分家長還會對“休業(yè)式”表露出抱怨情緒,有些配班教師也會有所不滿意。對此,班主任要在“善于尊重”上下功夫、做文章,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理解家長的正常想法,尊重配班教師的同等權利,調整自己的不適心態(tài),預設活動的最佳流程,確?!靶輼I(yè)式”能夠順利達成預期目標。
關鍵詞 班主任 學期“休業(yè)式” 尊重
所謂“休業(yè)式”,就是學期末考試結束、成績揭曉后,寒假或暑假正式開始的前一天,學生到校領取素質報告書的時候,班主任精心策劃并組織實施的休學儀式,也稱散學儀式。對所有教師和學生來說,“休業(yè)式”就是一個學期的“最后一課”。
“休業(yè)式”宣告了舊的學期馬上就要結束,預示著嶄新的學期即將到來,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不能輕忽。因此,絕大多數班主任和學科教師都特別重視這“最后一課”,往往會付出大量艱辛而又智慧的勞動,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確?!靶輼I(yè)式”能夠取得預期效果,給全體學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為了增強“休業(yè)式”的儀式感和實效性,不少班主任還會一再強調:“所有同學都必須參加,任何人不得請假!”但現實情況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一、“休業(yè)式”窘境的表現
1.少數學生不積極
考試一結束,在少數學生眼里、心中,“休業(yè)式”已經沒有了吸引力,這“最后一課”似乎也沒有再上的必要了。有了這樣的念頭,他們是能請假則請假,自己請不到假就讓家長請,實在請不到假才勉強留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參加一下“休業(yè)式”。
2.部分家長不配合
一些家長已經知道了孩子的考試分數,于是不愿意讓孩子將心思、時間和精力等再花費在“休業(yè)式”上。在他們看來,“休業(yè)式”無非就是打掃一下衛(wèi)生、取一下素質報告書、拿一下假期作業(yè),等等。而素質報告書和相關材料等,是可以請孩子的同學代為領取的?;诖?,他們早就做好了孩子考試結束后的日程安排。
3.“配班”老師不滿意
有些班主任習慣性地認為,“休業(yè)式”是班主任與學生的事情,其他教師參加或不參加都沒有多大關系。這樣一來,與其配班的學科教師就失去了“出鏡”的權利和機會,心里總是會有點兒不痛快。
二、“休業(yè)式”窘境的成因
1.班主任沒有認真落實好“六備”
提到備課,我們的腦海中必然會“跳”出“六備”來,即備教學內容、備教學對象、備教學要求、備教學方法、備教學過程、備板書設計。這“六備”應該“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差”。班主任遭遇“休業(yè)式”尷尬,多為沒有認真落實好“六備”所致,特別是沒有認真強化和優(yōu)化其中的某幾個“備”。
2.班主任沒有考慮到“休業(yè)式”的特殊性
“休業(yè)式”是一個學期的“壓軸戲”,也可以說是“點睛之筆”,但是,其畢竟有別于平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班主任在備課時只考慮自己“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而疏忽了其他教師也有執(zhí)教“最后一課”的任務,忘卻了還要關注學生考試結束后的特殊心理與需求,以及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積極性的家長。
3.班主任因事務冗雜而存在應付現象
毋庸諱言,因為學期臨近尾聲,很多班主任除了要忙于所教學科的復習迎考工作,還要參加監(jiān)考與閱卷,撰寫、謄寫教師寄語,評選、報批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有進步學生,填寫素質報告書上的相應欄目……其忙碌、緊張和辛苦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少數班主任降低了舉行“休業(yè)式”的標準,有敷衍了事的情況。
三、讓“休業(yè)式”擺脫窘境的建議
1.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
要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切實尊重學生,其首要條件就是,班主任必須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內心渴望?!靶輼I(yè)式”是一項特別重要的教育教學活動,需要教師與學生相向而行、互動生成。但是,“休業(yè)式”畢竟不同于日常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其內容的特殊性、可選擇性等都決定了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非參加不可。
當少數學生有其他安排無法到場時,班主任就應該體諒學生,盡量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否則,即使學生礙于班主任的面子勉強參加了,其實際效果自然不可能盡如人意。
2.理解家長的正常想法
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應該是相互的,班主任要做好班務工作,就必須真正尊重每一位家長,真誠地與他們接觸、交流與溝通,努力架設起一座與家長溝通、互動的堅固橋梁,贏得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理解與支持。無論在怎樣的學校、怎樣的班級里,總會有極個別的家長,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面,對班主任的班務工作等不夠理解、不夠支持。但是不可否認,絕大多數家長都是善解人意、通情達理的,都會積極支持、配合班主任的各項工作。班主任決不能錯誤地以為,家長應該無條件地服從班主任的任何安排或決定。
要知道,全班所有學生家長中,有些時候、有些家庭確實有一些特殊情況、特殊計劃與特別安排,此時班主任如果能夠與家長來一個角色互換,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做到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家長就會心存感激,日后更加積極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3.尊重配班教師的教育權利
對執(zhí)教過本班相關學科的所有教師來說,“休業(yè)式”可以說是“最后一公里”。只有“走”完了這“最后一公里”,教師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算真正意義上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所以,執(zhí)教過本班的全體學科教師都與班主任享有同等的權利,也有義務積極參加“休業(yè)式”。這樣一來,“休業(yè)式”就容易擁有濃濃的儀式感,教育教學也更容易達成最大化、最優(yōu)化的效果。
一是要誠摯邀請執(zhí)教本班相關學科的所有教師,包括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師。為了表現出誠意,班主任可以當面口頭邀請,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發(fā)出邀請,還可以讓班干部向相關教師呈送邀請?zhí)?。所發(fā)出的邀請?zhí)?,最好是讓學生親筆撰寫文字內容,并進行一定的美化,做到圖文并茂。
二是要理解不能親赴現場的相關學科教師。雖然發(fā)出了誠摯邀請,但是有些教師確實無法親臨現場參加活動,班主任可以請他們選用合適的方法參加,如,先拍好微視頻,屆時播放;也可以根據約定時間,屆時請相關教師與學生視頻互動;還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只要適合就好。
4.調整自己的不適心態(tài)
班主任宣布了舉行“休業(yè)式”的具體時間、相關要求后,假如有學生確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而且總人數還不少,或者有家長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班主任大可不必為此悶悶不樂,甚至牢騷滿腹。
班主任可以與家長及學生們商定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補辦一下“休業(yè)式”。補辦的“休業(yè)式”不宜“重復昨天的故事”,可以播放第一次“休業(yè)式”上的精彩片段,可以讓學生暢談觀摩“休業(yè)式”視頻之后的感受。如此一來,既尊重了家長、理解了學生,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和愿望,融洽了教師與家長、學生之間的關系,又確保了“休業(yè)式”的參加者“一個都不少”,實際效果“一點也不差”,還實實在在地維護了教師的尊嚴。
5.預設活動的最佳流程
班主任在做好上述四點的基礎上,還要精心預設“休業(yè)式”活動的最佳流程,努力做到活動主題鮮明深刻,活動內容全部到位,活動結構緊湊完整,活動重點具體突出,確保讓“休業(yè)式”遠離“吃力不討好”的尷尬境遇。應該說,預設好“休業(yè)式”活動的最佳路徑,是班主任尊重學生、尊重家長、尊重“配班”老師、尊重自己的綜合體現。
一是要預設好“休業(yè)式”的前置流程??紤]到家長接送孩子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學校確定的“休業(yè)式”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不容任何班級拖延片刻,而“休業(yè)式”的內容又比較豐富,且缺一不可,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謀劃,將一些可以前置的內容,如素質報告書、假期作業(yè)等,在活動之前就發(fā)放到學生手中。二是要預設好“休業(yè)式”的正式流程。首先干什么、接著干什么、重點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班主任不僅要設計好清晰的流程,而且要預估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所用的時間。特別是頒發(fā)榮譽證書、拍攝照片或視頻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考慮到學生上講臺上人數的多少、每個學生所站的位置、是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露笑臉”、這一環(huán)節(jié)大約需要多少時間等,班主任都要有通盤考慮。此外,還要預設好“休業(yè)式”的善后流程。如,沒有能夠參與“休業(yè)式”的學生和教師,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補課”等,班主任都不能掉以輕心。
其實,豈止是學期結束時的“休業(yè)式”,就是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班主任也應該自覺尊重所有的學生、每一位家長、配班的教師,還需要尊重已然的事實、辛勤的自己,做到特殊情況特別對待,“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只有這樣,師生之間、家校之間、同事之間才能夠心靈相通、心心相印,才容易凝心聚力、齊頭并進,共享教育美好,同創(chuàng)教育輝煌。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