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姍姍
(濮陽市油田總醫(yī)院骨科,河南濮陽 457000)
骨質疏松癥指因機體骨量下降、骨強度變弱、脆性增強而易引發(fā)骨折的一種慢性骨病[1-2]。骨質疏松癥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骨質疏松癥的治療越發(fā)受到重視[3]。骨質疏松癥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在出院后仍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并保持康復鍛煉和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但由于患者年齡較大,缺乏對自我的管控,導致出院后的治療效果無法保障[4]。因此,如何保證骨質疏松癥患者出院后的治療效果是當前臨床醫(yī)生面臨的一大難點。延續(xù)性護理是整體護理的一部分,即住院護理的延伸,使出院患者能在恢復期中得到持續(xù)的衛(wèi)生保健,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減少因病情惡化出現再住院增加衛(wèi)生服務成本的情況。傳統(tǒng)概念認為,對患者的護理只限于住院患者,出院后就終止了護理服務。雖然患者的大部分健康問題在住院期間已經解決,但是很多患者回家后仍然出現很多健康問題,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顧需求。近年來,延續(xù)性護理被廣泛應用于慢性疾病治療后,其效果也得到臨床醫(yī)生肯定。本研究對采用延續(xù)性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骨質疏松癥的老年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明確延續(xù)性護理在提高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護理質量和遵醫(yī)行為方面的效果。
1.1對象 將2017年10月-2020年2月在醫(yī)院入院接受骨折疏松治療的104例老年患者納入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確診為骨質疏松癥[5];(2)年齡為60~85歲;(3)精神意識清晰、理解力正常。排除標準:(1)長期臥床;(2)無人陪護;(3)合并多種慢性疾病。104例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70.47歲;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6.41年。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齡63~83歲,平均年齡71.59歲;病程2~11.5年,平均病程6.58年。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導、基礎護理,出院時囑咐患者遵醫(yī)囑用藥、定時鍛煉及按時復查等。觀察組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管理干預。干預措施主要包括:(1)組建延續(xù)性護理小組:由組長(護士長擔任)和組員(科室護士)組成針對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延續(xù)性護理小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學習骨質疏松癥相關理論知識和護理知識,并對學習成果進行考核,保證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達標。(2)延續(xù)性護理程序:首先,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確定護理干預流程、電話隨訪和家庭訪視內容等,制定一套科學的、完整的延續(xù)性護理方案。小組成員訪問后將結果匯總交給組長進行審核,整理患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其次,小組采用責任制,通過一對一的方式,將患者安排給小組成員,由小組成員安排時間進行出院前指導、電話隨訪、家庭訪視、網絡平臺管理等。(3)延續(xù)性護理內容:①出院前干預:患者出院前,責任護士需通過骨質疏松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對骨質疏松相關知識、注意事項、護理重要性、護理方法等地知曉情況,并結合問卷結果進行針對性的說明,解答患者疑惑。同時,發(fā)放骨質疏松護理手冊給患者,并說明后續(xù)電話隨訪、復查時間,確?;颊呒凹覍僦獣?。出院時為患者制定科學飲食、鍛煉計劃,由患者家屬及小組成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對患者的實施情況進行監(jiān)督。②電話隨訪:通過患者在醫(yī)院留下的電話對患者做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是否按時用藥、骨質疏松癥狀是否有所改善、日常飲食是否合理,及是否保持鍛煉習慣等,并對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對隨訪內容進行記錄,為患者回院復查提供參考。③家庭隨訪:除電話隨訪外,責任護士對出院患者進行家庭隨訪,平均1次/月,跟蹤患者的自我管理情況、疾病進展,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鼓勵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④微信、QQ群管理:充分發(fā)揮網絡平臺的作用,責任護士將患者納入專用的網絡交流(微信、QQ)平臺進行管理,可在微信群分享骨質疏松相關護理知識,骨折預防知識,進行線上答疑,鼓勵、支持患者在群里討論,分享經驗。⑤心理疏導:通過電話、微信、QQ平臺等網絡平臺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對有焦慮、抑郁情緒的患者進行疏導,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出院時和出院3、6個月后,觀察以下指標:(1)比較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明顯[6]。(2)兩組患者的視覺模擬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評分和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VAS總分為0~10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共172分,分值與疼痛程度、自我護理能力均成正比[7-8]。(3)應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WHOQOL-100)量表中文版測評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9]。(4)比較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的遵醫(yī)行為。采用自制遵醫(yī)行為調查表進行評價(等級: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5)隨訪3個月和6個月后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2.1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SAS和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和6個月后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出院時(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3個月和6個月后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VAS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VAS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和6個月后的VAS和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均較出院時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和6個月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2.3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院3個月后遵醫(yī)行為依從性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n(%)]
2.4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時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和6個月后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獨立性、環(huán)境、精神及總體質量評分均高于出院時(P<0.05),觀察組患者出院3個月和6個月后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獨立性、環(huán)境、精神及總體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4。
2.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隨訪3個月和6個月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常見的代謝性骨病,主要癥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狀為肌肉痙攣、腰背疼痛、下肢無力等,其所導致的骨折并發(fā)癥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10]。老年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但由于年齡、缺乏出院后管理、治療依從性差等因素,導致整體治療效果差[11-12]。因此,有必要提高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出院后的自護能力及遵醫(yī)行為。
延續(xù)性護理模式把護理工作地點從醫(yī)院延伸至院外,護理時間從患者住院期間延伸至出院后,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出院后仍需長時間用藥、康復鍛煉的患者適應從醫(yī)院到家庭,從有護士照顧到需要自我護理的過程[13]。老年骨質疏松癥的治療雖然以內科藥物為主,但藥物作用有限,功能鍛煉、飲食治療、健康教育等非藥物的護理干預手段受到重視及肯定[14-15]。針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特點,給予延續(xù)性護理管理干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的是基于醫(yī)院的延續(xù)性護理,該護理模式涵蓋兩個方面,即出院前和出院后。出院前:給予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充分的健康教育,細致的飲食、用藥指導,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科學的康復鍛煉指導及家屬支持教育。出院后:電話、家庭隨訪,利用網絡平臺跟蹤患者康復情況,定期給予健康宣教,根據康復計劃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飲食、鍛煉、生活習慣,按時復查,幫助患者妥善處理突發(fā)事件。責任制提高了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一對一的延續(xù)性護理方式則保證了每位患者均能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因此,通過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院外護理質量和遵醫(yī)行為的效果明顯。本研究中,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管理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出院3、6個月后的SAS、SDS評分比起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明顯更低。通常情況下,患有骨質疏松老年人大多會因疾病所帶來的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因素會產生一定的焦慮、抑郁情緒[16-17]。延續(xù)性護理管理干預將護理工作從醫(yī)院延伸至患者家庭,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了老年人因疾病所致負性情緒。
本研究顯示,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的患者VAS評分比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更低,而自我護理評分更高。原因在于延續(xù)性護理干預為患者制定了出院后的康復計劃,包括用藥、飲食、鍛煉等多個方面,同時通過家庭、電話隨訪方式監(jiān)督患者實施,發(fā)揮家庭支持作用,從而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減輕骨質疏松所帶來的疼痛。在延續(xù)性護理過程中,定期的骨質疏松知識、護理措施、骨折預防方法的分享、經驗交流也對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本研究發(fā)現,與采用護理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比較,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的患者遵醫(yī)行為更好,這是因為延續(xù)性護理延長了護理時間,通過電話、家庭隨訪對患者進行干預、監(jiān)督,促進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提高了患者對醫(yī)囑的遵從性。遵醫(yī)行為又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18]。骨質疏松癥患者因疼痛等多種因素會使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本次研究表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管理后的生活質量比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明顯更高,這與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改善了護理質量,提高了遵醫(yī)行為密切有關。本次研究表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采用延續(xù)性護理管理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措施可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應用延續(xù)性護理管理干預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治療依從性,進而改善生活質量,具有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