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俊超, 孔亞欽, 支虹力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 河南 漯河462300)
目前臨床常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胃癌患者, 雖可有效控制疾病發(fā)展, 延長患者生命周期, 但因手術屬于應激性操作, 術后疼痛反應易對患者機體造成一系列的損傷, 影響預后。 因此,術后對胃癌患者實施必要的鎮(zhèn)痛干預臨床意義重大[1]。 舒芬太尼為臨床常用鎮(zhèn)痛藥, 可有效控制機體各類應激反應; 地佐辛屬于阿片類藥物, 是κ 受體激動劑, 也是μ 受體拮抗劑, 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2]。 鑒于此, 本研究探討舒芬太尼聯(lián)合地佐辛對胃癌手術患者鎮(zhèn)痛效果及炎性指標的影響,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77 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 (n =38) 與觀察組(n =39)。 對照組男26 例, 女12 例; 年齡53 ~68 歲, 平均年 齡 (60.19 ± 4.08) 歲; 體 重44 ~79 kg, 平 均 (61.35 ±5.07) kg。 觀察組男28 例, 女11 例; 年齡52 ~69 歲, 平均年齡(60.23 ± 4.14) 歲; 體重43 ~80 kg, 平均 (61.29 ± 5.10)kg。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P >0.05), 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 《現(xiàn)代腫瘤學》[3]中胃癌診斷標準; ②具有胃癌手術指征; ③無麻醉禁忌; ④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①嚴重基礎疾病, 如腦、肝、 腎等重要器官存在功能性病變; ②近3 個月內(nèi)服用過免疫抑制劑類藥物; ③精神異常、 無法正常溝通交流; ④合并全身感染性、 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3 方法所有患者胃癌手術均采用全身麻醉, 具體如下: 咪達唑侖 (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chǎn)批號20170326、20190630, 規(guī)格: 2 mg) 2 ~3 mg、 丙泊酚 (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 生產(chǎn)批號20170410、 20190523, 規(guī)格: 0.2 g) 1 ~1.5 mg/kg、 維庫溴胺 (東英藥業(yè)有限公司, 生產(chǎn)批號20170520、20190628, 規(guī)格: 4 mg) 0.1 mg/kg、 瑞芬太尼 (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生產(chǎn)批號20170320、 20190710, 規(guī)格: 1 mg)1 μg/kg, 誘導插管, 插管成功后靜脈持續(xù)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間斷靜脈注射維庫溴胺維持麻醉。 手術結束后接靜脈鎮(zhèn)痛泵。 同時對照組采用舒芬太尼 (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70920、 20190326, 規(guī)格: 5 mL) 術后鎮(zhèn)痛, 手術完成后, 將2.5 μg/kg 舒芬太尼與100 mL 生理鹽水充分稀釋,置入鎮(zhèn)痛泵中, 并在鎮(zhèn)痛泵中加入2 mg 托烷司瓊 (山西普德藥業(yè)有限公司, 生產(chǎn)批號20170830、 20190425, 規(guī)格: 5 mg)予以靜脈泵入, 背景劑量為2 mL/h, 單次給藥劑量為0.5 mL/次, 鎖定時間為15 min。 觀察組采用舒芬太尼聯(lián)合地佐辛 (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 生產(chǎn)批號20170914、 20190526, 規(guī)格:5 mg) 術后鎮(zhèn)痛, 將1.5 μg/kg 舒芬太尼、 0.2 mg/kg 地佐辛與100 mL 生理鹽水充分稀釋后, 置入鎮(zhèn)痛泵中, 并在鎮(zhèn)痛泵中加入2 mg 托烷司瓊予以靜脈泵入, 背景劑量為2 mL/h, 單次給藥劑量為0.5 mL/次, 鎖定時間為15 min。
1.4 評價指標①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VAS) 評估兩組患者術后6 h、 12 h、 24 h 的疼痛程度, 分值為0 ~10 分, 分值越高, 表示患者疼痛情況越嚴重。 ②采集兩組患者術后即刻、 術后48 h 晨起空腹靜脈血3 mL, 離心后取上層血清,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兩組患者的炎性指標, 包括白介素-6 (IL-6)、腫瘤壞死因子 (TNF-α) 及白介素-10 (IL-1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鎮(zhèn)痛效果觀察組術后6 h、 12 h、 24 h 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鎮(zhèn)痛效果比較 ( ± s, 分)
表1 兩組患者的鎮(zhèn)痛效果比較 ( ± s, 分)
組別 n 術后6h 術后12h 術后24h觀察組 39 2.69±0.61 2.70±0.59 2.74±0.61對照組 38 3.51±0.64 3.96±0.62 4.10±0.65 t 5.756 9.137 9.470 P 0.000 0.000 0.000
2.2 炎性指標術后即刻, 兩組的IL-6、 TNF-α、 IL-10 比較無顯著差異 (P >0.05); 術后48 h, 兩組的IL-6、 TNF-α 水平低于術后即刻, IL-10 水平高于術后即刻, 且觀察組的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 IL-10 水平高于對照組 (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炎性指標比較 ( ± s)
表2 兩組患者的炎性指標比較 ( ± s)
注: 與該組術后即刻比較, aP <0.05。
時間 組別 n IL-6 (pg/mL) TNF-α (pg/mL) IL-10 (μg/mL)術后即刻 觀察組 39 67.27±15.36 58.36±14.38 31.33±7.28對照組 38 66.10±15.23 58.29±14.17 31.29±7.14 t 0.336 0.022 0.024 P 0.738 0.983 0.981術后48h 觀察組 39 43.14±7.09a 31.56±8.13a 56.33±8.74a對照組 38 55.56±11.14a 42.97±10.26a 42.23±7.27a t 5.852 5.416 7.704 P 0.000 0.000 0.000
胃癌為臨床消化科常見惡性病癥, 其主要起源于胃黏膜上皮, 目前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發(fā)病率位居首位, 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生命。 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胃癌疾病的常用方式, 可提升患者5 年生存率, 但因手術是一種對機體的侵入性操作,在治療疾病的同時, 術后機體疼痛, 也可引發(fā)機體代謝變化、應激反應等, 從而影響手術效果, 嚴重時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 術后恢復不良等[4]。 因此, 術后選擇優(yōu)質的麻醉方案, 對緩解疼痛對患者的刺激, 提升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舒芬太尼為臨床應用最多的鎮(zhèn)痛藥物, 屬于一種μ 型阿片受體激動劑, 該藥物進入機體后可快速被機體吸收, 并直接作用于機體μ 阿片受體, 與血漿蛋白結合, 作用于全身, 1 min左右即可達到全身血-腦平衡, 具有鎮(zhèn)痛、 鎮(zhèn)靜的作用, 但該麻醉方式維持時間較短, 單獨使用部分患者鎮(zhèn)痛效果不佳[5]。地佐辛屬于阿片類藥物, 是κ 受體激動劑, 也是μ 受體拮抗劑, 進入機體后可有效提高血漿腎上腺素水平, 并對心血管產(chǎn)生興奮作用, 增加心臟指數(shù)、 肺動脈壓及左室每搏輸出量, 從而達到鎮(zhèn)痛作用[6]。 兩種藥物聯(lián)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進一步提升鎮(zhèn)痛效果。 研究[7]表明, 胃癌手術后患者機體受到創(chuàng)傷,產(chǎn)生一系列刺激, 從而增強機體炎性反應, 主要表現(xiàn)為IL-6、TNF-α 水平升高, IL-10 水平降低, 其中IL-6、 TNF-α 均屬于機體促炎因子, 具有炎癥趨化的作用, 其水平越高, 則表示機體炎性反應越嚴重; IL-10 水平是一種細胞素的合成抑制因子,可調控炎性反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術后6 h、 12 h、24 h 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且術后48 h 觀察組的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 IL-10 水平高于對照組, 表明胃癌手術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聯(lián)合地佐辛麻醉在提高術后鎮(zhèn)痛效果、 改善患者炎癥方面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對胃癌手術患者而言, 采用舒芬太尼聯(lián)合地佐辛術后鎮(zhèn)痛效果顯著, 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標,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