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卓
(韓國又松大學,韓國 大田 34606)
近年來,我國共享經濟領域的發(fā)展極為迅速,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但結合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國內學界對共享經濟參與主體的研究存在一定欠缺,共享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缺乏理論支持。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本文圍繞共享經濟參與主體行為開展研究。
隨著共享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很多城市共享經濟商業(yè)模式不斷涌現(xiàn),如以Uber為代表的商業(yè)模式對各行業(yè)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以服務型網(wǎng)站愛彼迎(Airbnb)為例,其主要負責聯(lián)系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和旅游人士,以此提供多樣的共享住宿信息和服務給全世界用戶,在不擁有住房、不新建住房的前提下,愛彼迎共享平臺打造的房屋租賃酒店在全球迅速擴張,共享經濟的價值可見一斑。共享單車同樣屬于典型的共享經濟模式,能夠較好地滿足公共場所的用戶出行需要,具備短時租賃特點,現(xiàn)階段我國共享單車領域的博弈已進入后半段,人們的日常出行獲得了新的便利途徑。[1]
共享經濟已滲透多個領域,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zhàn)。近年來,我國多家共享單車企業(yè)的倒閉便屬于其中典型,由此帶來用戶押金無法退還、二三線城市的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共享經濟本質上屬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將技能、數(shù)據(jù)、服務、商品共享于不同主體的經濟模式,消費者可實現(xiàn)成本節(jié)約,商家可實現(xiàn)更多盈利,雙方由此實現(xiàn)收益最大化。分析共享經濟主體行為,可深入了解共享經濟的機理,使共享經濟發(fā)展得到有力支持。[2]
在社會和經濟等學科,演化博弈理論的應用極為廣泛,該理論的出發(fā)點為博弈主體有限理性,通過假定客觀存在各種限制因素,理論認為博弈主體的無限理性不可能達到。演化博弈理論的誕生源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演化穩(wěn)定策略,隨著演化博弈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其在食品安全監(jiān)管、集群企業(yè)創(chuàng)新模式選擇、群體性事件處置機制、分組評標專家行為、知識共享等方面均有成功應用。對于共享經濟中商家和消費者的決策行為來說,可引入演化博弈理論進行深入分析,這是由于共享經濟中商家和消費者具備非完全理性特點,雙方在多種因素影響下無法完全獲取對方的策略和信息,這種情況下的博弈均衡需要不斷調整試探方法的雙方群體完成,由此即可得到演化穩(wěn)定策略。在對商家和消費者的博弈結果分析中,傳統(tǒng)的博弈理論基于納什均衡的最優(yōu)解展開,演化博弈理論則認為博弈的多重均衡選擇會受到雙方成本、價格、收益因素及均衡過程細節(jié)影響。因此,雙方行為主體在共享經濟中的決策行為選擇及其影響可通過演化博弈分析得到更好地了解,兩類主體博弈行為的演化特征和宏觀趨勢也能夠得到客觀認識。故本文圍繞共享經濟參與主體行為的研究基于演化博弈展開。[3]
為順利開展共享經濟參與主體行為研究,本文將有針對性地建立演化博弈矩陣,并開展基于演化博弈的共享行為分析,進而了解共享經濟主體行為的演化博弈分析路徑。
1.演化博弈矩陣
2.基于演化博弈的共享行為分析
為進行博弈分析,需考慮多個消費者和多個商家間的隨機配對,消費者租賃共享資源、自行購買和使用資源的概率分別為x、1-x,商家提供共享資源、不提供共享資源的概率分別為y、1-y。假設x、y在演化博弈中屬于時間函數(shù),且UA、UB分別為采用租賃策略、采用不租賃策略的消費者收益,并將消費者采取混合策略的收益描述為,即可得到:
UA=y(RC-PC)+(1-y)(-Lc)
(1)
設UC、Uo分別為商家采用共享策略時的期望收益、采用不共享策略時的收益,同時設為商家采取混合策略時的收益,由此可得出:
UD=0
(2)
由此可得到消費者群體的復制動態(tài)方程,即:
(3)
為開展演化穩(wěn)定策略分析,開展式(3)的導數(shù)計算,可得到:
(4)
(5)
(6)
可得到可能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式(6),即:
(7)
圖 1 消費者和商家群體行為變化復制動態(tài)的關系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將基于共享汽車開展模擬情境的仿真分析?;诜抡娣治隹芍庇^展示上文研究的實用性,本文最后的總結也為共享汽車等共享經濟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1.仿真分析
為驗證上文研究內容,以中低端家用共享汽車為例進行模擬情境的仿真,現(xiàn)實中具體情境的模擬需結合演化博弈分析共享經濟主體的行為,以此完成演化博弈的結果分析和探討。假設商家批量購車成本存在14萬元/輛的成本,個人購買同品質汽車存在15~20萬元/輛的成本,稍高品質汽車的個人購買成本為30~40萬元/輛,按照3 600次作為自購汽車使用次數(shù),按照50元為自購汽車單次使用的成本。結合相關實踐,設定共享汽車使用起步價、平均使用一次的成本(2小時)、每小時單價分別為9.9元、40~50元、15~20元,假定商家設置45~55元浮動的平均租賃價格,因維護和保養(yǎng)程度的不同,商家汽車租賃存在3 000~3 200次浮動的極限使用次數(shù),并同時考慮單次損耗成本。假設消費者每次使用汽車能夠產生的效益為80元,同時存在無汽車可用情況下30元的消費者損失絕對值,以及3~7元浮動的商家運營和管理成本。汽車使用次數(shù)可基于維護和保養(yǎng)增加,但同時存在提高租賃成本,由此開展表1、表2所示的行為主體的演化情境模擬。
表1 行為主體(消費者)的演化情境模擬
表2 行為主體(商家)的演化情境模擬
決策主體消費者在演化博弈中是非完全理性的,在決策情境中,決策主體消費者完全掌握自身信息,但不完全掌握對方的信息,了解僅限于少量對方信息,如租賃價格、租賃方式,為保證雙方主體的均衡狀態(tài)達成,演化博弈的開展極為關鍵。
其次,分析k1=1,k2=1的情境,這種情形對應單次租賃價格與自購汽車消費者單次使用成本接近情形,由此開展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初始狀態(tài)下,存在部分汽車共享商家和消費者以不同固定概率分別進行共享和租賃行為。
第五,分析0.5>k1>0,1>k2>0.5的情境,商家租賃成本和利潤在這種情形下均較高,且消費者自購成本高,由此開展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演化結果與0.5>k1>0,0.5>k2>0的情境類似。
最后,分析1>k1>0.5,0.5>k2>0的情境,商家租賃利潤高且消費者自購成本較高情形在此時存在,由此開展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演化結果與1>k1>0.5,1>k2>0.5的情境類似。
2.研究結論
共享經濟中商家和消費者的行為可以通過演化博弈理論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得到收斂于兩個演化穩(wěn)定策略的演化過程。基于模擬情境仿真可以了解到主體行為在不同情境下的演化差別和原因。對于共享經濟來說,上文中的0.5>k1>0,1>k2>0.5情境和0.5>k1>0,0.5>k2>0情境具備更好的共享效應,由于單次租賃價格遠低于消費者自購汽車單次使用成本,這種情況下共享效果由此產生?;谘芯浚碳倚杌谧再徠囅M者的單次使用成本進行單次租賃的定價,以此保證單次租賃的定價更低,進而促使消費者租賃行為的產生??紤]到商家成本直接對共享行為造成影響,因此必須設法降低相關費用與成本,拋棄無法長期維持的燒錢維系模式。同時,共享經濟的發(fā)展直接受到用戶規(guī)模影響,為實現(xiàn)市場培育,快速占領市場并形成規(guī)模效應,前期應采取讓渡利益方式,隨后才能逐步實現(xiàn)成本降低。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參與主體行為研究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為更好地推進共享經濟發(fā)展,規(guī)模效應對共享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必須得到重視。只有做大市場,共享經濟方可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