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我愛閱讀”是統(tǒng)編本教材二年級語文園地中的最后一個欄目,圍繞每個單元的學習主題選編相應的閱讀材料,有童話、詩歌、寓言故事等,給學生帶來了積極閱讀的動力。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我愛閱讀”這個欄目正是順應了這個要求,對教材中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了拓展?!拔覑坶喿x”是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銜接,也是打開學生自主閱讀的一個窗口。如何依托“我愛閱讀”這個欄目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呢?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策略。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二年級學生非常好動,很喜歡游戲活動。課堂教學中如果用一個短小好玩的游戲來調節(jié)學習氣氛,就如同給沉悶的環(huán)境注入清新空氣似的,學生立刻會感到非常興奮,精神抖擻地投入到新內容的學習中,課堂教學效率就會大大提高。由于語文園地編排的內容比較多,“我愛閱讀”欄目的教學過程一般放在第二課時的后半階段,因此,在教學時適時插入一個游戲活動,可以調節(jié)課堂學習氣氛。
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愛閱讀”的閱讀材料是《手影戲》。手影戲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表演起來非常容易,只要有一個光源把手部動作投影到屏幕上就可以了。大部分學生在課外或多或少地見到過這種表演形式,在課外也有過玩這個游戲的經歷。在引導學生學習這篇閱讀材料之前,我先出示了幾幅手影圖片,讓學生觀察手部的動作以及形成的陰影來認識簡單的手影戲效果,例如豎起來的兩個大拇指就是兔子的長耳朵,其他凹凸變化擠在一起的手指就可以成為兔子臉部的側影。學生看到這些圖片,都在座位上躍躍欲試,不由自主地模仿圖片,興致勃勃地學做動物。我選了幾個學生上臺,利用投影儀的光源讓學生當場表演小雞、兔子、貓等動物的側影,比一比誰做的手影最逼真。這樣,學生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對閱讀材料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后面再去自讀課文,找出寧寧一共做了幾個手影等學習活動,始終都能主動積極地參與。
有趣的游戲介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像擰緊的發(fā)條,迸發(fā)出強勁的動力,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學生喜歡的游戲開啟學習之旅,不失為一個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的好方法。
二、同伴交流,分享讀書樂趣
“我愛閱讀”欄目作為聯(lián)結課內外閱讀的一個通道,引起了學生極大的閱讀興趣。而教材單元的主題不同,閱讀的側重點也就不同。由于這個欄目的內容只是語文園地的一部分,課堂上沒有過多的時間對閱讀材料進行精細分析,所以其學習方法就要與精讀課文不一樣。我主要是采用學生自主閱讀為主的方法,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分享讀書的樂趣。
課堂上,我出示了閱讀《手影戲》需要掌握的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不理解的內容有哪些,讀完以后與同伴交流讀書體會。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有條理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開展以四人為一小組的學習形式進行討論:寧寧和那個男孩后來為什么都變出了鴿子?由于學習內容接近學生的生活,所以大家對同一話題都能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霸道的兔子欺負小雞、貓向兔子撲去、狗咬貓、大熊吃狗、老虎吃熊等,一場場動物大戰(zhàn)愈演愈烈。動物之間的爭戰(zhàn)也暗示著兩個男孩之間互不相讓,一場爭吵如山雨欲來。較量的轉折點始于寧寧的思考——“干嗎要跟人吵架?”寧寧想到對待別的小朋友應該友好,他之所以想到要變出鴿子,是因為鴿子代表著和平。而那個男孩看到寧寧這樣做,馬上明白了寧寧的心思,所以也變出鴿子和寧寧一起玩耍。鴿子的出現(xiàn)代表兩個孩子已經友好相處了。
同伴之間的熱烈討論使大家的思維得到了碰撞,因而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同時,課堂上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也會不知不覺延續(xù)到課外閱讀中。如果以后學生有機會共讀一本課外書的話,他們就會繼續(xù)采用自主交流學習的方式去共同體驗和分享讀書的快樂。
三、引導點撥,學會讀書方法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起著引導學生高效開展課堂學習活動的作用。雖然“我愛閱讀”欄目的學習目的是要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但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放任學生“自由生長”,還需要我們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點撥及指導,教會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掌握自主閱讀的學習方法。
讀書的方法有很多,二年級的學生可以從最基本的方法開始。首先要掌握閱讀的順序,然后邊讀邊思考,把精彩的語句用直線畫下來,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在自己有感想的地方寫上批注,與文本進行近距離的真正的“對話”。《手影戲》一文中有很多句子都寫得非常好,如第2自然段通過“一屈一伸、照、映、一頓一頓、一張一合”等詞語把手影變出的一只正在找媽媽的小雞崽描寫得栩栩如生;第4自然段中“哼,誰怕你?”這一反問句非常形象地寫出了寧寧的不服氣;第6、7自然段中的擬聲詞“嗚哇,嗚哇”“啊嗚,啊嗚”寫出了大熊與老虎的兇猛,意味著氣氛變得緊張起來,一場激烈的惡戰(zhàn)馬上就要開始;第9自然段中的“嗯”字寫出了寧寧對手影游戲的反思,意識到針鋒相對的手影較量會導致矛盾激化,所以他主動讓步,變出一只象征和平的鴿子;第10自然段中那個小男孩的“愣”寫出了他的思想產生了觸動,用“也變出了一只鴿子”來表示友好。文章用詞生動,充滿了濃濃的童真童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把這些精彩詞句畫出來,采用多種方式去感悟文中蘊含的意思,這樣就會在閱讀中明白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候要寬容相待才能玩得愉快的道理。
自主閱讀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對閱讀材料中不感興趣的地方可以采用瀏覽的方法快速閱讀,而對感興趣的地方則要多讀幾遍,細細品味文本的韻味,感悟語言的優(yōu)美,摘抄下來并背誦,增加語文素材的積累。學會讀書的方法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持久力。
四、遷移運用,延展讀書之旅
課文給出的材料只是一個引子,長遠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產生從一篇閱讀材料引向一類閱讀材料的欲望。閱讀完教材所給的材料以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把目光投向課外,在廣闊的閱讀天地中延展讀書之旅,獲取更多的閱讀樂趣。
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童心”為主題編排了4篇課文,雖然體裁不同,但都充滿了想象,非常富有童心童趣?!妒钟皯颉肥窃搯卧黝}的延續(xù),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感受手影戲變出的各種各樣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形象來激發(fā)想象力。課堂的學習時間有限,所以我就啟發(fā)學生把閱讀的目光遷移到課外,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去閱讀。如喜歡兒童題材的學生可以去閱讀《皮皮魯傳》《淘氣包馬小跳》全集等兒童小說;喜歡手影戲內容的學生可以去網上搜尋關于手影的資料展開深度閱讀;對課文所揭示的關于寬容的意義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閱讀《六尺巷的故事》《三八線的由來》等來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品質……學生讀完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以后,還要樂意向同伴推薦,說出推薦的理由后共同閱讀,我也能集中精力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閱讀。一段時間以后,全班學生對所讀的課外閱讀材料就有了很多共識,研討的時候話題也就有更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延展,教師也要精心組織。除了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作品以外,還要定期開展活動,對學生的讀書效果作一個反饋總結,如舉行故事會、讀書交流會、演講等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有序的發(fā)展和提高。
“我愛閱讀”欄目雖小,課本中也沒有出示該欄目的閱讀要求,但是我們教師要善于與教材的編者進行“交流”,要精準把握這個欄目的編排意圖,并能夠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養(yǎng)成“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學生從小喜歡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為日后的深入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