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作為啟蒙教育,對幼兒的終生發(fā)展存在較大的影響,幼兒園階段學習內容簡單,旨在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思維方式。尤其是幼兒園數學能力、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今后小學、中學階段數學學習興趣與成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兒園數學游戲的開展,對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興趣、能力和思維具有直接促進作用。本文重點探討幼兒園數學游戲的開展相關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數學游戲? 開展現狀? 研究? 思考
【課題項目】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皩W前兒童游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課題編號:2021-JSJYYB-137)。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2-0141-02
幼兒天性自由、浪漫,喜歡游戲,游戲也是幼兒認識周邊事物、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持續(xù)幼兒學習注意力、興趣。游戲,尤其是數學游戲在幼兒綜合能力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提升中占據較大的比重。
一、幼兒園數學游戲開展現狀
隨著“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社會各界紛紛高度重視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幼師們也開始響應教育改革的號召,充分尊重幼兒的教學主體地位,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健康、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游戲教學法應運而生,特別是數學游戲優(yōu)點很多,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幼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數學游戲教學法在我國各地區(qū)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達到100%。但從具體教學實踐來看,仍然有很多幼師沒有意識到數學游戲教學法的重要性,在運用的過程中形式大過內容,具體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首先,幼師在設置游戲時,多過分關注游戲的外在刺激,缺乏滿足幼兒的內在需求,使得數學游戲教學法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形式大過內容。其次,不少幼師在開展數學游戲時,非常強調活動教育目標的實現,但忽視了幼兒的實際需求、個性化差異等因素,使得在運用數學游戲時形式過于單一、陳舊、落后,且與幼兒園教育內容脫節(jié)嚴重。
二、幼兒園數學游戲開展具體對策
(一)在文化類課程教學中運用數學游戲
幼兒階段文化課程內容枯燥乏味、陳舊單調,若采用傳統(tǒng)“灌輸式”理論教學模式,內容講解沉悶、死板,幼兒被動接受知識,難以持續(xù)集中課堂注意力,更無法理解、掌握幼師所講的內容,極易產生厭煩、抵觸情緒?;诖耍讕煈D變教學理念,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引進生活中幼兒熟悉的數學游戲,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進而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識。如在講解“加減法”章節(jié)知識點時,幼師應事先準備一些印有人民幣金額的卡片發(fā)給幼兒,不同的卡片上有不同的面值,讓幼兒自己計算手中握有的卡片的具體金額。再給教室內現有的小玩具、文具等標上價格,讓幼兒在自己手中選出對應金額的卡片去換取玩具。如此一來,幼兒為了拿到想要的玩具,會利用手中卡片去進行加減計算,有利于為幼兒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大大提高了文化課程教學趣味性,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與熱情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知識應用能力、數學思維能力。
(二)在體育類課程教學中運用數學游戲
體育課程是幼兒園的必學課程,對幼兒的智力發(fā)育、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體育類課程教學中滲透數學游戲,能夠增強幼兒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學習能力。如在每次體育課之前,幼師組織幼兒按照身高進行排隊,排隊后再進行報數,根據報數順序開展投籃游戲,讓幼兒學習查數知識的同時,也能對這些數字產生深刻印象。再將班級幼兒均分成若干小組,記錄每組投籃情況,每名幼兒每投中一球計1分,如此不僅能加強加減法鍛煉,還能培養(yǎng)幼兒手腦并用能力,并能形成良性競爭氛圍,將抽象、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大大提高了幼兒階段教育質量與水平。但是,在體育課上運用數學游戲的同時,要著重強調安全,避免出現各種安全事故。
(三)在藝術類課程教學中運用數學游戲
幼兒年齡小、社會閱歷淺,以形象思維為主,缺乏抽象思維意識與能力,藝術課程是幼兒園必修且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它能將抽象、晦澀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旨在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引導幼兒通過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藝術類課程教學中滲透數學游戲,有利于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彰顯幼兒的教育主體地位。如在開展美術教學時,幼師帶領幼兒將0~9這10個數字隨意順序列出,再將動植物等形象化的圖片制作成精美的貼紙,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這些貼紙上涂不同的顏色,再把相應、相似的貼紙貼到具體數字上。如將印有小鴨子的貼紙發(fā)給幼兒,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涂色,有的幼兒涂了紅色、有的涂了黃色;將印有小蝌蚪的貼紙發(fā)給幼兒,讓他們自愿涂成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貼在數字6的位置上;再把印有麻花的貼紙發(fā)給幼兒,讓幼兒涂好顏色貼在數字8的位置上。幼師要注重引導、鼓勵,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全程讓幼兒自己去動手涂色、張貼,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幼兒認全0~9這10個數字,還能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更能培養(yǎng)幼兒手腦并用的能力。但是,這類美術課程多注重實際操作,而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比較差,所以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要讓幼兒遠離剪刀這些工具,防止出現危險。
(四)創(chuàng)新數學游戲開展形式
第一,開展益智類游戲活動。相比傳統(tǒng)模式下的幼兒園,如今的幼兒園不再是簡單的托兒所,其肩負著啟蒙教育的職責。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積極開展益智類數學游戲不僅能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還能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獨立思考、邏輯思維能力。如,幼師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組織“開火車”的游戲,幼師將教師內的椅子排成4排,標明火車1號、火車2號、火車3號、火車4號,再給每個幼兒一張標明了座位號的火車票,且每個火車上的椅子也有相對應的座位號。幼師播放背景音樂,讓幼兒圍繞四列火車轉圈跑,一旦音樂停止,幼兒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上,當幼兒坐定以后,幼師馬上充當檢票員的角色,逐個核對幼兒的車票與座位號是否對應。這類益智游戲的開展,不僅能增強幼兒對0~9這10個數字的認知能力,還能引導幼兒理順不同數字間的邏輯關系,如此大大提高了幼兒園教育趣味性的同時,也能提高教育質量與水平,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夯實基礎。
第二,開展情節(jié)類游戲活動。這類數學游戲就是在游戲中融入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故事情境,進而使幼兒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如,幼師可組織開展“動物園捉迷藏”活動,幼師先準備10座玩具房屋,并在每個房租上標上0~9的號碼,再把小貓、小狗、大象等9種不同小動物模型放進房子內。接著幼師說出小動物的名字,讓幼兒說出該動物所在的房間號,該游戲對幼兒認數、數數練習有很大的幫助。又如,幼師組織開展“小螞蟻找媽媽”的游戲,幼師在班級所有幼兒身上張貼不同的號碼牌,再給他們戴上小螞蟻的帽子,幼師戴上螞蟻媽媽的帽子,幼師說出幾號小螞蟻找到媽媽了,那么戴有該號碼牌的螞蟻就可以跑過來抱住幼師,說明自己找到媽媽了。如此不僅能提高教學趣味性,還能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訓練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引導幼兒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去。
第三,開展動手實操類游戲。幼兒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心,且動手欲望非常強,幼兒時期都喜歡自己穿衣吃飯、自己走路看書,在幼兒園階段也喜歡自己動手操作?;诖耍讕煈鹬赜變旱奶煨?,并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在各種實操游戲中引導幼兒掌握知識、培養(yǎng)技能。如,幼師在準備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各種不同形狀的積木,再告知幼兒不同積木的形狀,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現有的積木去搭建自己想要的物品,在幼兒搭建好以后,幼師要注重與幼兒交流,詳細詢問他們所搭物品的名稱、所用的積木種類和數量、成形的物品意義和用途等等內容,引導幼兒在自己搭建、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這些幾何圖形的概念、形狀、特征等樹立初步的認知,如此還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手腦并用能力,進而能夠將抽象、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簡單化、直觀化,最終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當前,幼師要想讓幼兒更自愿、愉快的學習知識,就應結合幼兒好動的天性來開展游戲化教學。正確認識到游戲化教學的意義、分析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注重在文化類、體育類和益智類等不同課程中滲透游戲化教學活動,注重開展益智類、情節(jié)類和動手實操類等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在引導幼兒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實現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嚴佳祺.小小游戲,大大創(chuàng)造:淺談如何在小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游戲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6):228-229.
[2]謝潔.倡導生活教育理念 優(yōu)化幼兒課堂教學[J].科普童話,2017(36):56-57.
[3]朱靜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實踐嘗試[J].文存閱刊,2018(18):232-233.
[4]朱海琴.巧選善用,靈動評價——淺談利用建構游戲材料優(yōu)化幼兒園數學活動[J].教育界,2020(47):87-88.
[5]周莉.探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J].知音勵志,2016(23):97-99.
[6]殷玲.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優(yōu)化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2):139-140.
作者簡介:
孫平利(1981年3月-), 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理學碩士,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應用數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