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問題教學法被更加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中,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廣泛認可,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障教師更好地開展知識內容的講解,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科學運用問題教學法來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策略
和初中階段比起來,高中生物所包含的知識對學生而言難度更大,若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選擇科學有效的策略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效率將難以得到保證?;诖?,筆者將問題教學法引入高中生物教學,以期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率,確保實現(xiàn)生物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1? ?問題教學法應用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需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探究問題,學會合理質疑、舉一反三,不盲目追求唯一答案。隨著學習的深入與成長,部分學生會形成一定的慣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開始減弱,他們在思考問題時不容易抓住關鍵,學習效率提升較困難。
筆者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出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生學習效率下降有如下原因:一是部分學生不敢對教學內容提出質疑,即便心中有疑惑,也因為擔心自己的問題沒有價值而不敢向同伴或教師提問。二是一些學生不愿意主動提出問題。一些學生由于在生物學習中往往選擇死記硬背知識的方法,探究性思維較弱,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深入思考研究,既不愿意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也不愿意和同伴或教師展開充分的溝通討論,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就會產生惰性心理,這不利于其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三是有的學生不會提問。一些學生探究思維能力較弱,不愿意主動思考問題,也不善于提出問題,難以深入探索分析教師提出的引導性問題,以致學習效率不高[1]。
2? ?巧用問題教學法,打造高效生物課堂
2.1? 基于課前預習,激發(fā)問題意識
高中生物存在很多專業(yè)術語,高中生物考試考查的基本上是一些生物概念,這導致有些學生學習生物時習慣于死記硬背這部分知識。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對生物學習沒有太大的積極性,甚至對生物知識失去探究的熱情。問題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環(huán)節(jié)融入教學。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想有效運用問題教學法,打造高效生物課堂,可以從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發(fā),幫助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為之后的教學活動打下堅實基礎,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如在“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的教學前,筆者制作了包含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微課視頻的學習。視頻向學生呈現(xiàn)了生活中的常見酶,筆者要求學生觀看視頻時思考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如酶到底是什么?過氧化氫酶怎樣進行催化作用?細胞代謝為何離不開酶?等,引導學生拓展思維。課堂教學時,筆者再引導學生依據教材對應的內容尋找更加專業(yè)的術語來解答問題,讓學生形成嚴謹?shù)膶W科探究習慣,提升他們的問題意識。
2.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應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問題教學法的價值與作用,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逐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生已擁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要結合具體的知識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2]。
如在“植物生長素”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使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不同植物的照片,向學生提問:“照片中的植物生長表現(xiàn)出哪些特點?”讓學生自己思考。隨后教師可結合實際組織學生到校園中的花壇處觀察各種植物,讓課堂更有趣。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思考,或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開展小組討論。當學生最終得出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予以總結點評,并回顧上述問題,幫助學生解決相關疑惑。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緊密聯(lián)系課堂所講知識設計問題,開展實踐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和思考欲望,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2.3? 開展課堂活動,提升教學效率
教師開展教學時可以利用各種游戲,創(chuàng)設更具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活動,讓生物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通過開展生物實踐活動來調動學生探索生物知識的積極性,能讓學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如在“生長素的作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先提出問題:“植物根系生長的最佳溶度是多少?”,要求學生根據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以5—8人為一組,分別在學校同一棵樹上折取一段枝條予以培養(yǎng)。各小組要共同配置植物生長素溶液,把各自的枝條插入溶液中,觀察并記錄生長情況;一段時間后,調整溶液劑梯度,并重復上述步驟,最終形成枝條生長情況報告。下一節(jié)課中,教師再讓各小組的組長匯報。通過這樣的實驗活動,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與思考,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有助于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4? 引導學生提問,突出主體地位
生物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突出其主體地位。問題教學法的應用,能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師問生答”的現(xiàn)象,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思考解決[3]。
如在“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體溫計與溫度計,要求他們通過小組合作模式探討、總結溫度計的具體使用方法與實際用途。部分學生使用體溫計來測量體溫,部分學生把溫度計放在熱水中進行觀察,學生紛紛動手動腦,在這一過程中提出了很多問題,如“使用體溫計測量時,發(fā)現(xiàn)同學的體溫都處于36.7到37.7℃之間,但如果體溫不處于這一范圍會如何呢”“體溫過高時應當采用哪些方式來降溫”“溫度計與體溫計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聯(lián)系實際生活并結合教材內容展開探討,最終解決了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主體,激發(fā)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2.5? 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即對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或事物產生懷疑,帶著疑問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觀念。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擔心學生的提問會偏離教學目標。還有些教師認為解答學生的問題會影響教學進度,刻意控制學生的提問時間。問題教學法的運用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質疑和提問,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解決困惑,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下次還能積極思考,踴躍提問。
如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對于生產者與自養(yǎng)者的關系,一些學生會產生疑問:“自養(yǎng)者和生產者兩個概念是否能等同,二者互換位置之后能否依然成立?!贝藭r,教師可以抓住該問題的重點,支持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學生交流討論后,教師再結合教材內容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入。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交流、探索與思考的平臺,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以“問題”為指引,體會生物知識的魅力,鍛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提升自己,真正學會獨立思考。教師要認識到,運用問題教學法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有效引導學生,保證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逐漸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提升,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于瑞維,張永康.淺談問題驅動型教學設計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
[2]何惠文.利用問題導學提高高中生物教學[J].中學生物學,2018(6).
[3]樸金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風,2020(30).
【作者簡介】
肖云擎(1988~),男,漢族,甘肅張掖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