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姚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學校和家長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不再遵循傳統(tǒng)的“唯分論”原則。而在小學階段,英語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不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還能加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由于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初步形成時期,可見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科知識與德育相結合,致力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將圍繞新形勢下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的德育進行相關的分析思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 德育 小學教育 教師 實踐
《英語課程標準》中強調英語教學應該緊密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其目的在于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德育方面的教育,因為德育教是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能夠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三觀,能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棟梁之才打下堅實基礎。
1 小學英語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小學教育中的德育有著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德育指學生的道德教育,而廣義的德育包含著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三者的有機結合,所以這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基礎階段的小學教育,我們更應該注重對其德育的教育。因為作為兒童,他們的思維和認知能力還在萌芽階段,在學習以及生活上都缺乏自主性,同時在生活和學習中都需要有人指引,若任憑他們自身去發(fā)展很可能從小誤入歧途,這時就需要教師落實自己的育人職責,做好兒童發(fā)展的領路人,把他們帶向人生正確的道路。
2 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還處于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系統(tǒng)還未真正發(fā)展成熟,因而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發(fā)展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第一,德育教學的方法過于陳舊。教師往往通過對學生進行乏味的課本內容講解,而忽視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從而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沒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聽課的興趣,因此我國的德育教學也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況。第二,學校對德育重視程度低。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只是一味地看中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很多時候就連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課都變成了考試課,在英語課中滲透德育在日常教學中都成了空談。這對學生發(fā)展非常不利,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小學生,他們非常需要教師引導其學習和成長。第三,重形式而輕內容。英語是我們除了母語外的一個重要交流工具,但是在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師的能力層次不齊,一些教師為了完成學校新課改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并未將德育落實其中。比如在學生發(fā)言或者集體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就該對其引導,將德育真正落到實處。
3 新形勢下小學英語的德育教育的實踐
3.1 營造和諧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學生常處的環(huán)境則是學校,英語課堂要進行德育滲透,首先學校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不僅要滿足學生日常學習的需要,還應該充滿愛與信任的環(huán)境。課堂上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課下要建立起關心愛護的家人關系。要讓學生感到自已能夠平等與他人相處,能夠被尊重,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尊重每個同學的語言成果,不嘲笑別人。課內外要學生爭做“小老師”,真誠幫助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同學,在互幫互助中,共同取得智育與德育的進步。同時,學校還應該在學校創(chuàng)造雙語的學習氛圍,比如各種提示牌可以設置成雙語,利用學校廣播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
3.2 挖掘德育素材育德于教
在小學英語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中,首先要以小學英語教材為基本點,并以此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延伸,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學習的提升。所以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需要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比如漢語,這樣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避免進入誤區(qū)。其次,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還要對教材內容有準確的把握,因材施教,使德育教育在英語課堂上有最大程度的滲透。
3.3 采用多種活動形式滲透
在英語課堂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從而更好的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不應局限于理論說教,而是要將實踐活動與德育教育進行結合,借助于實踐活動,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從而使小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地理解和認知。比如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需要把握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認知,在學到外國節(jié)日時,不僅要讓他們理解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和其他文化,還可以開展不同的游戲給學生講解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游戲等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使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得到傳承,讓德育真正滲透到各個學科中。
3.4 英語教師應以身作則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所以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古往中來,很多老師都是秉承為人師表的宗旨來教育學生的。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及時傳遞給學生新知識。其次,在課堂管理過程中,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從而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德育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意志,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就需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與德育相結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滲透,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利用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從被動的角色轉變?yōu)橹鲃?,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喬小琴.淺談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J].讀寫算:教師版,2017(15):95—95.
[2] 鐘郭梅.挖掘英語德育資源,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43—44.
[3] 張方慶.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策略張方慶 [J].校園英語,2019(11):22-23.
重慶市北碚區(qū)天府小學 (重慶市 4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