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幼兒園的戶外活動是對室內活動的補充和延伸,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是幼兒健康成長發(fā)展的必要因素。但由于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因素和幼兒自身經驗能力所限,需要幼兒教師進行細致的觀察和科學的指導。觀察和指導幼兒活動是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最基本的專業(yè)行為,不僅有利于完成教育活動,還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目的。在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場地面積大,幼兒的個體游戲行為不盡相同,教師只有對幼兒材料使用和游戲狀態(tài)進行耐心而細致的觀察,才能提出有效的指導策略,進而達成活動目標,保證活動質量。筆者立足自身幼兒教育經驗,就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觀察與指導策略進行簡要探析。
一、幼兒戶外運動中的觀察原則
1.明確觀察目的
教師對幼兒戶外活動的觀察必須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因為不同階段的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會有顯著的差異性行為表現(xiàn),不同的行為個體在活動中會有不同的興趣程度和運動能力,不同的活動材料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而且每次戶外活動的目標也會各有側重。因此,教師只有明確活動觀察的目的,才能收到具有實際效用的觀察反饋,進而給出科學、有效的戶外活動指導意見。
例如,在觀察小班幼兒的戶外活動時,教師要考慮到幼兒的運動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平衡性都比較弱,基本無法長時間維持某一種動作,在對戶外活動材料的操控和使用上容易出現(xiàn)問題。因此,教師對這一年齡段幼兒的戶外活動關注點就應該在幼兒和材料的互動上,以及幼兒能否長久保持運動興趣等方面。中大班的幼兒身體協(xié)調、動作平衡能力都有了進步,教師的觀察重點就應該向運動能力創(chuàng)新和交往互動表現(xiàn)方面轉移。同時,教師始終要將幼兒的安全問題放在所有觀察任務中的首位。
2.觀察方法多樣化
教師的觀察行為需要貫穿到戶外活動的整個過程,除了有明確的觀察目的,還需要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全面了解。豐富多樣的游戲內容、不斷移動的游戲個體、時刻放在心上的安全問題,都對教師的觀察活動提出了“挑戰(zhàn)”。基于此,幼兒教師就需要采用多種觀察方法來實現(xiàn)統(tǒng)籌兼顧的觀察效果,以保證幼兒能夠自主、自在地享受戶外活動過程。
例如,在觀察小班幼兒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來回掃描觀察”的方法來確定幼兒的活動安全問題,同時兼用“定點觀察”和“追蹤觀察”的方法來完成對個別幼兒個性問題的觀察。就是說教師要根據觀察目標和觀察目的來選擇對應的觀察方法,同時還要注意兼顧觀察的全面性和實效性,必要時可以將這些方法相互穿插、靈活使用,以保證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觀察質量。
3.觀察過程精細化
幼兒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教師的觀察不能只重結果而忽視過程,因為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典型性行為才是幼兒戶外活動的有效信息,所以,幼兒教師要做到觀察過程的精細化,并善于捕捉幼兒在活動中的動態(tài)細節(jié),進而全面了解和理解幼兒的戶外活動行為與戶外活動狀態(tài)。
例如,教師在觀察小班幼兒的戶外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幼兒總是喜歡搬著活動材料到處走,而不是固定在某地進行游戲。但是如果教師能夠仔細觀察一會兒,就會發(fā)現(xiàn)幼兒在緩慢移動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喜悅”“興奮”等不同的表情,就能理解幼兒這種搬著活動材料到處走動的過程其實就是游戲活動本身,這不僅能夠幫助幼兒鍛煉在行進中的平衡能力,而且能使幼兒在這種行為過程中獲得心理滿足感。
二、幼兒戶外運動中的指導策略
1.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吸引幼兒參與
教師只有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滿足幼兒的活動需求,才能讓幼兒有效地參與到活動中。戶外活動除了大型游戲設施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求,積極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環(huán)境,通過巧妙添置活動材料,吸引幼兒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進而使其能夠更加投入,充分發(fā)揮幼兒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帶領小班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要考慮到這一階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與心理需求特點。為了使活動內容更有針對性,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小動物的掛飾(小狗、小貓、兔子、小熊等),引導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同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幫助幼兒設計角色扮演活動的內容,也可以“放手”讓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掛飾,自主選擇游戲伙伴,合作創(chuàng)設角色游戲主題、設計角色活動環(huán)節(jié),在將戶外活動情境趣味化的同時,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增添戶外活動的樂趣,還能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助力幼兒的整體發(fā)展,促成小班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了解,使其在相互熟悉的過程中,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2.關注幼兒需求,進行適當引導
戶外活動主要是以幼兒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為主,但是幼兒之間由于身體、性格等因素而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他們在體力、智力、健康狀況、靈活反應程度等方面都會有差別,導致他們在游戲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因此,為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實現(xiàn)活動目標,教師就要對幼兒的戶外活動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幼兒科學合理地開展活動,使其能夠體驗到成功和滿足的喜悅,并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實現(xiàn)進步。
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跳繩的活動過程中,對于那些不愛動的幼兒,應該進行語言上的鼓勵,帶動他們一起參與游戲活動;而對于能力較弱、需要幫助的幼兒,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對他們進行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導,先讓他們練習單純的“小兔子跳”,使其學會雙腳同時離地進行跳躍,然后再進行跳繩指導,并在他們第一次跳繩成功時,及時給予鼓勵,在肯定其成績的同時,幫助幼兒獲得運動的信心,從而使其能夠更專注、更主動地投入游戲活動中。
3.注意游戲過程,提高安全意識
安全問題是幼兒園戶外活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幼兒戶外活動場地的安全,還要提醒園方定期對戶外活動設施和活動器械進行檢查和維修。此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使其在參與戶外活動時能夠規(guī)避危險行為,玩得開心、玩得安全。另外,教師在觀察幼兒戶外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而且要針對潛在的危險提出指導性意見,使安全教育貫穿于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引導幼兒開展戶外活動之前,教師需要提前告訴幼兒穿衣和穿鞋的要求,幫助幼兒分析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有效規(guī)范幼兒行為,使其明白“什么能做,什么絕對不能做”,并引導幼兒共同遵守活動規(guī)則。同時,在戶外活動中,教師要盡量選擇泥草地,以減輕幼兒在跑動摔倒時的受傷程度。同時,教師還要教給幼兒在戶外活動過程中簡單的自救方法,告訴他們發(fā)生任何安全問題時都要及時告知教師、尋求教師的幫助。
總之,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是幼兒園活動創(chuàng)設中的主要內容,也是保證幼兒健康、全面成長的必要途徑。因此,幼兒教師在做好科學文化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做好對幼兒戶外活動過程中的觀察和指導工作,有效提高幼兒戶外活動的質量,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戶外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山西省高平市天怡幼兒園)
(責任編輯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