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王阿姨今年66歲,退休前的她是一名公務員,身體一直很健康,沒有任何慢性病??勺詮碾x開工作崗位后,她覺得自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體力一點點下降,總感到乏力,生活質量大不如前。2020年新冠疫情后,她一直悶在家里,人沒力氣、沒精神,一點兒家務活也不想干,晚上睡眠質量也不好,體重莫名其妙下降了8斤,難得出門一趟還走路不穩(wěn),摔了一跤。
因為擔心她的身體情況,家人帶著她到醫(yī)院做了全套的體檢,腫瘤、內分泌代謝等所有指標都正常,從體檢結論來看,王阿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健康”的老人。
不過,王阿姨很不滿意這個體檢結論,她覺得自己肯定是有病的,就是未查出來而已。王阿姨到底有病嗎?經專業(yè)綜合評估流程發(fā)現(xiàn),王阿姨其實患上了肌肉減少癥,又稱肌少癥。
肌少癥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肌少癥發(fā)病率為6.8%至18.5%,意味著平均每8個老年人中就有1個人患有肌少癥。
肌肉質量和力量減少是人體老化的明顯表現(xiàn)之一,這個情況不可避免。如果有一家銀行名叫“肌肉銀行”,那么,人體的肌肉量在40歲時會達到最高峰,如果不進行管理,肌肉量會逐漸減少,60歲之后加速流失,70歲時人體肌肉質量約下降40%。一旦入不敷出,身體就會出現(xiàn)問題。
肌少癥的病因可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原發(fā)性肌少癥主要與年齡相關,無其他具體的致病原因。繼發(fā)性肌少癥是指除老化以外,具有其他明顯的致病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因炎癥狀態(tài)、骨關節(jié)炎、神經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肌肉減少,因身體殘疾、長期臥床等不活動導致的肌肉減少,還有因營養(yǎng)不良、藥物相關厭食、營養(yǎng)過?;蚍逝值葘е碌募∪鉁p少。
肌少癥有什么危害?眾所周知,骨骼肌是人體最主要的運動器官、最大的蛋白質儲存庫,以及重要的葡萄糖代謝器官。當骨骼肌減少時,自然會使這些功能受損,降低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減弱機體抗病能力,引起內分泌代謝異常。而且,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脂肪、骨骼等機體復雜變化可能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產生協(xié)同作用,對機體造成雙重或多重負擔。
有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肌肉減少10%,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風險增加。肌肉減少20%,肌肉無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風險增加、傷口愈合延遲。肌肉減少30%,肌肉功能進一步嚴重下降而致殘,生活需要照顧,患者會虛弱得不能獨立坐起,傷口不能愈合,很容易發(fā)生壓瘡和肺炎。肌肉減少40%,死亡風險明顯增加,比如死于肺炎。因此,肌少癥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及人體功能,導致臨床不良事件增加,如跌倒、骨折、感染、再住院和死亡等,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