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歲偶然在一個小書店翻看了《十八春》起,我便被其中細(xì)膩的文筆,憂傷的情緒所感染,于是來自民國的氣質(zhì)美女作家張愛玲從此駐進(jìn)心里,再也不曾離開我。而那時愛玲還在遙遠(yuǎn)的美國度余生,好慶幸她竟然是我喜歡的還在世的女作家!雖然慶幸地妄想過也許今生能見到她真容,但是許多年后,一直到她去世,我因為囊中羞澀,一直沒有湊夠去美國的機(jī)票錢,而錯失了和她今生相見的機(jī)會!在飽讀了她所有遺作,也看了林青霞主演的《滾滾紅塵》后,得知影片里的公寓就是張愛玲在上海的一處公寓,也是她創(chuàng)作的高峰時期居住地,我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在夏季的一天,我終于來到上海,用林青霞的話說“我來了,來到了張愛玲的上海!”這話真的也適合我。那時好多人還不知道查百度地圖,我是打了上海市114電話查詢一路摸到了那個常德公寓,資料顯示這里舊稱“愛丁頓公寓”,樓高七層,建立成于1936年,由意大利人設(shè)計,外墻是淡粉色夾咖啡色線條,在我看來這顏色特別配合張愛玲這個小資情調(diào)的女子,當(dāng)我到達(dá)跟前仰望它時,有種美夢成真的激動!
公寓一樓大廳內(nèi)彌漫著仍是舊上海的陳腐氣息,墻邊是一排郵件柜,我仿佛看到了張愛玲在那個久遠(yuǎn)的年代款款下樓取郵件的身影,也許是征用稿件通知,也許是熱戀時讓她心潮澎湃的胡蘭成的絕妙情書,她就站在那里迫不及待地拆開郵件,掩飾不住地得意微笑了一下。大廳正中間是老式的鐵柵欄電梯,旁邊是陰暗的步道樓梯,墻面上是歷史劃下的斑駁痕跡,坐了老式電梯呼呼啦啦地上去,遙想當(dāng)年張愛玲是否會逛菜市場回來,提著一籃子青菜和姑姑一起在電梯里說笑嗎?轉(zhuǎn)念一想,像愛玲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作家,最多的還是抱著一堆書稿去出版社滿懷期望地投稿吧!電梯晃悠著,我卻忘記資料里說的她住過的具體是哪個樓層哪個房間了。于是隨便走進(jìn)了頂層的一個開著房門的房間,看里面好像是個公司的所在地,很巧的是,房間很安靜,屋里沒人,我也顧不得禮貌禮儀之類的禁忌,計劃迅速瀏覽下整個房間便溜出來。踩在七十年前鋪就的木地板上,很有那個年代的厚重優(yōu)雅感,客廳窗前的辦公桌擺著的是現(xiàn)代化的辦公文具,我卻更愿意去挖空心思想象當(dāng)年愛玲的書桌是怎樣布置的?現(xiàn)在我假想一下這間公寓就是愛玲當(dāng)年居住過的吧,書案上應(yīng)該是筆墨紙硯俱全的,當(dāng)然像愛玲這種新派女人用鋼筆寫作是最多的,至于毛筆我只有一種遐想。那就是和胡蘭成簽訂婚約時在書案上兩人一起握著,用它寫下那句: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這簡單的幾個字成為多少向往美好婚姻生活的初衷呀!在此相遇的張愛玲和胡蘭成彼此欣喜:原來你也在這里!愛情開始的美好多么讓人激動,更何況是一對文采飛揚(yáng)的佳偶,于是男的廢了耕,女的廢了織,只剩下吟詩作賦,花前月下,你儂我儂,柔情蜜意了。這愛情的動力還是激發(fā)了愛玲的萬丈才情,在這個公寓里,這位胡蘭成眼里的臨水照花之人,一氣寫下了《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封鎖》《傾城之戀》等名作,其中《公寓生活記趣》便是敘說在這座大樓里的一切。徑直走到陽臺上,我想起電影《滾滾紅塵》里秦漢林青霞扮演的胡蘭成和張愛玲,二人裹著大披肩在陽臺上配著美妙的主題曲,旋轉(zhuǎn)陶醉地翩翩起舞,真讓人感慨無限!胡蘭成在初識愛玲的一天,在公寓的樓道里暗自思忖:“我今天來拜見你,猶如又一次投胎,不知道投胎結(jié)果如何?”人生只如初見有多美!然而人心易變,煙花易冷,更何況他還是個多情多才的浪子呢?一再忍讓的愛玲,即使曾經(jīng)在他面前低到塵埃里,曾經(jīng)是愛人眼里美人燈下坐、影落池里、花落衫里的美好,她也只是枯萎了!這段感情對愛玲的傷害直到她在美國公寓去世,還是不能釋懷!于是才有了絕筆之作《小團(tuán)圓》來為她的人生畫了個遺憾的句號,字里行間還是記敘當(dāng)年他倆的愛恨情仇……從陽臺上放眼望去,如今眼界還是比較開闊的,在愛玲居住的時候這里算是大上海比較高的建筑物了,她曾經(jīng)在一篇散文里寫過,公寓頂層的生活狀況:在屋里無論怎樣穿著,或者脫了衣服,不拉窗簾都不怕被人看見。這就是那個時刻公寓生活的優(yōu)越性!
走進(jìn)衛(wèi)生間,一個潔白耀眼的大浴盆橫在中間,水龍頭滴滴答答,細(xì)水長流地延續(xù)著愛玲離開后的日子。如果這間房子有幸是她居住過的,那么可以想象在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就能夠躺在鋪滿玫瑰花瓣浴盆里的香艷女人,是多么浪漫和小資呀!當(dāng)然她的小資生活還有和朋友炎櫻、蘇青在霞飛路上逛商店,吃冰激凌,去電影院看自己編劇的電影,在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挠熊夒娷嚴(yán)锔形蛉松?,收集小說素材,在深深的弄堂里身著錦繡的旗袍,踩著高跟鞋,裊娜多姿地走出自己驕傲的青春年華……那是怎樣唯美的畫面呀!要不怎么說愛玲是當(dāng)之無愧的小資鼻祖呢?
逝者如斯,往事隨風(fēng),愛玲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和才情留在這個公寓。所以在她離境后,到了美國的她才思枯竭再沒有新作了,遠(yuǎn)不如在上海灘那樣轟動了。她孤獨地拖著行李輾轉(zhuǎn)在多個美國公寓,佇立窗前,仰望明月,回憶著發(fā)生在常德公寓的那段曠世戀情,追憶著紅極一時的風(fēng)光歲月!她在感慨,而在美國誰還會理會她關(guān)于舊上海的浪漫情懷,誰會在意她曾經(jīng)在這個公寓里的愛斷情傷?正如她自己離境時的感慨:回不去了!從此她再沒有回過她夢縈魂牽的舊上海,看不到多年前常德公寓窗前的白月光了!
從公寓出來,在門口遇到一位在此居住多年的上海老人,我問他是否有人像我一樣,來專門巡訪參觀她的舊居。老人說多著呢,香港、美國都有人來呢。愛玲在這里時是她人生最熱鬧的時候,在美國卻是寂寞冷清,而離世后她的著作和名字又迅速熱鬧喧囂了好久,喜歡她的人越來越多!我是不可救藥的“張迷”,雖然她一直以來是很有爭議的女作家,但是任何人任何觀點也阻止不了我對她狂熱的癡迷,她的作品、她的經(jīng)典語錄我都記得深入骨髓,我愛她,真是毫無理由的!
(選自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