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編:袁先雄
編輯出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標準書號:ISBN 978-7-513-23410-8
定 價:49.00元
降血糖中藥方劑的藥理學研究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人體供能的主要來源,保障各組織、器官的正常運作。正常人體空腹血糖值應保持在6.1 mmol/L 之下,而餐后兩小時內的血糖值應保持在7.8mmol/L 之下,若高于此值,則可認定其為高血糖患者。正常情況下,人體可通過神經、激素兩種調節(jié)方式,使血糖水平保持穩(wěn)定,但由于環(huán)境因素(肥胖、不合理飲食等)、遺傳因素(家族性糖尿病史)等影響,導致上述兩種調節(jié)出現紊亂,造成人體血糖明顯升高。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糖已經成為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如何更好、更快、更安全的對患病者進行治療,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很多中藥方劑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還有保健功能,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又可防治糖尿病及一系列并發(fā)癥。在中醫(yī)學看來,高血糖屬于消渴病范疇,患者主要表現出多食、多飲、多尿、體質量減輕的癥狀。但中藥方劑在藥材、劑量配比方面的要求極為嚴苛,必須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候,才可進行處方遣藥。
《中藥藥理學》一書,深入研究了中醫(yī)藥基本理論,在密切結合臨床數據的同時,對各類復方藥劑的藥理作用進行總結,是一本相對較為完善的中藥新藥研制參考用書。根據論述內容全書可以劃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解常規(guī)的中藥藥性、配伍、炮制與禁忌等最基本的藥性研究理論,同時涉及一定的中藥藥理學研究與統計知識,也對新藥申報及其毒理特性進行了簡單總結;第二部分為進階篇,分析各類中藥的治療功效,并深入探討了多種藥理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引入中藥升降浮沉理論,并就中藥藥理的研究思想展開了一系列論證;最后,總結上述所有研究內容,也對中藥方劑的未來發(fā)展進行了美好展望。為論述中藥方劑的藥理學特性,書中列舉400 多例高血糖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針對各個實際案例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分析與信息匯總,不僅增加了中藥方劑降低血糖的治療安全性,也為科研工作者、中醫(yī)藥研究工作者、藥檢人員及中西醫(yī)結合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可操控病例數據。
《中藥藥理學》從中藥方劑的藥理學特性入手,書中先后列舉了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等多種中藥方劑類型,以期為患者調劑更為益氣滋補的中藥方劑,穩(wěn)步控制血糖,有效治療高血糖疾病。此外,中藥方劑性溫熱,服食該類型藥劑的患者應注重個人生活習慣,不飲酒、不油膩辛辣飲食,日常生活中應多食用清淡爽口的瓜果蔬菜,并在服食中藥方劑期間,進行適當的鍛煉。該書在總結中藥療效的同時,對現有中藥診療思想進行了有效完善,不僅使得傳統中醫(yī)學理論得到了豐富,也大大增強了患者對于中藥方劑的治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