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武
(盤錦遼油寶石花醫(yī)院心內科,遼寧 盤錦 12401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fā)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會危及生命[1]。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早診斷及早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臨床對急性心肌梗死進行早期診斷常規(guī)方法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低,且耗時較長,對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診斷有一定的局限性[2]。而床旁快速檢具有迅速、便捷、準確的特點,在急診救治工作中具有明顯優(yōu)勢[3]?;诖?,本研究旨在探究床旁快速檢測心肌標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及預后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齡40~60歲,平均年齡(50.33±8.12)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5急性心肌梗死斷和治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均經過冠脈造影進行確診;②發(fā)病時間<6 h;③患者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批準。排除標準:①有心力衰竭病史及短期內手術史者;②伴有肝腎功能不全、COPD、感染、嚴重創(chuàng)傷、腫瘤及全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孕婦及哺乳期女性。按照發(fā)病時間分為<3 h組(n=80)與3~6 h組(n=120),<3 h組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齡(50.12±7.55)歲;3~6 h 組男80例,女40例;平均年齡(50.60±8.34)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按照診斷結果分為STEMI 組(n=115)與NSTEMI組(n=85),STEMI組男77例,女38例,平均年齡(50.09±7.26)歲。NSTEMI 組中男51例,女34例,平均年齡(50.83±8.11)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抽取患者靜脈血5 mL,無需分離血清,使用全自動POCT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Getein1600,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所有患者的H-FABP、CK-MB、cTnl、MYO 及DDimer水平進行快速檢測。
1.3 觀察指標 比較各組患者的心肌標志物水平,分析各種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效能,心肌標志物間的相關性及各種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預測能力,預后以患者生存或死亡為研究終點。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行χ2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行t檢驗;采用ROC曲線(曲線下面積為AUC)對各項指標的診斷效能進行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對各項指標對預后的預測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心肌標志物水平比較 <3 h 組與3~6 h 組CKMB、cTnI及D-Dimer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3 h組與3~6 h組H-FABP、MYO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STEMI組與NSTEMI組D-Dime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STEMI 組與NSTEMI 組H-FABP、MYO、CK-MB 及cTnI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3 h組與3~6 h組心肌標志物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markers between <3 h group and 3-6 h group(±s)
表1 <3 h組與3~6 h組心肌標志物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markers between <3 h group and 3-6 h group(±s)
組別<3 h組3~6 h組t值P值例數(shù)80120 H-FABP(μg/L)6.21±2.7514.79±4.325.8390.000 CK-MB(U/L)13.19±3.0414.08±3.270.8160.173 cTnI(ng/mL)0.06±0.020.08±0.030.7520.344 MYO(μg/L)99.47±20.15126.83±37.664.7750.000 D-Dimer(mg/L)461.22±138.60457.45±150.710.5290.470
表2 STEMI組與NSTEMI組心肌標志物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marker levels between STEMI group and NSTEMI group(±s)
表2 STEMI組與NSTEMI組心肌標志物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marker levels between STEMI group and NSTEMI group(±s)
組別STEMI組NSTEMI組t值P值例數(shù)11585 H-FABP(μg/L)9.33±3.1622.50±6.725.9070.000 CK-MB(U/L)12.34±3.5519.72±4.805.1160.000 cTnI(ng/mL)0.05±0.010.13±0.044.3380.000 MYO(μg/L)97.32±21.84200.76±42.194.8820.000 D-Dimer(mg/L)448.59±127.55473.66±146.240.6390.355
2.2 各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效能 H-FABP、MYO 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度、特異度、AUC 均明顯高于CK-MB、cTnI及D-Dimer(P<0.05)。H-FABP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異度明顯高于MYOr(P<0.05),見表3。
表3 各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效能Table 3 Diagnostic efficacy of myocardial markers in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2.3 各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預測 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情況作為因變量,以各心肌標志物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FABP 與MYO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預測能力明顯優(yōu)于CK-MB、cTnl 及D-Dimer(P<0.05),H-FABP 與MYO 水平升高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不良,見表4。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冠心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殘率及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在發(fā)病6 h后心肌細胞會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早期再灌注治療顯得非常關鍵[4-5]。而早期再灌注治療的基礎是對急性心肌梗死進行早期診斷。對于臨床癥狀不明顯或心電圖無明顯改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診斷的關鍵在于對各種心肌標志物的檢測。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是將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檢測,耗時較長,不利于早期診斷。床旁快速檢測是指由醫(yī)護人員在患者身旁為診斷、治療、療效觀察和健康評價而進行的標本檢測,能節(jié)約大量時間,且結果可靠,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與治療[6-7]。
表4 各心肌標志物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yocardial markers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FABP 是心臟中富含的一種新型小胞質蛋白,具有高度心臟特異性,在心肌缺血性損傷出現(xiàn)后,hFABP 可早在胸痛發(fā)作后1~3 h的血液中被發(fā)現(xiàn),6~8 h達到峰值且血漿水平在24~30 h 內恢復正常[8]。CK-MB 主要存在心肌細胞中,當心肌梗死發(fā)生時,CK-MB 水平迅速提高,起病6 h 內升高,24 h達高峰,3~4 d內恢復正常[9]。cTnI僅存在于心肌細胞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6 h開始釋放,10~24 h達到高峰,恢復正常時間5~7 d[10]。MYO 是肌細胞儲存和分配氧的蛋白質,只存在于心肌及橫紋肌內,在心肌梗死后1.5 h即可增高,但1~2 d內即恢復正常[11]。D-Dimer來源于纖溶酶溶解的交聯(lián)纖維蛋白凝塊,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心肌梗死會導致D-Dimer水平升高[12]。
本研究結果顯示,3~6 h 組患者H-FABP、MYO 均明顯高于<3 h組(P<0.05),其他心肌標志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只有H-FABP、MYO 在6 h 內明顯升高,說明二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NSTEMI 組患者的HFABP、MYO、CK-MB 及cTnI 均明顯高于STEMI 組(P<0.05),兩組D-Dime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是NSTEMI 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難以確診,從而就診更晚,導致心肌標志物水平增高。H-FABP與MYO的敏感度、特異度及AUC均高于其他心肌標志物,但H-FABP的特異度明顯高于MYO,說明H-FABP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中意義重大。H-FABP 與MYO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預測能力明顯優(yōu)于其他心肌標志物,說明H-FABP與MYO水平升高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不良。
綜上所述,床旁快速檢測具有簡便、快速、準確的優(yōu)點。床旁快速檢測H-FABP 對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H-FABP與MYO水平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