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康
湖北省咸寧市中心醫(yī)院藥劑科,湖北咸寧 437000
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且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目前我國的抗腫瘤藥物品種多達160多個,其中有50~60個的臨床療效獲得了國際認可[1]??鼓[瘤藥物主要通過干擾腫瘤細胞增殖殺傷或阻礙其生長,但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細胞代謝差異不明顯,故多數(shù)抗腫瘤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亦可損害機體正常組織細胞??鼓[瘤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發(fā)生可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預后更差,同時也會增加醫(yī)療費用負擔[2]。本研究對咸寧市中心醫(yī)院(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上報的450例ADR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ADR發(fā)生特點及規(guī)律,旨在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采用國家藥品 ADR 監(jiān)測系統(tǒng)收集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上報的ADR病例,篩選出450例抗腫瘤藥物相關(guān)ADR報告。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統(tǒng)計分析納入的ADR報告中患者年齡、性別、藥物類別、ADR類別,參照《藥品不良反應評價判斷標準》[3]判定ADR類別。
采用Excel 2003對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匯總及統(tǒng)計分析。
450例ADR報告中男286例,女164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齡5~82歲,平均(55.3±8.9)歲,≥50歲人群占65.6%。見表1。
表1 年齡及性別分布情況
450例ADR報告中涉及抗腫瘤藥品525例次,其中以鉑類、影響核酸生物合成類為主,占比分別為41.0%、27.6%。見表2。
引起ADR的前5種抗腫瘤藥物分別為順鉑>吉西他濱>奧沙利鉑>奈達鉑>紫杉醇,其中順鉑、吉西他濱引起的ADR以骨髓抑制居多,分別占38.8%、46.5%,奧沙利鉑、紫杉醇引起的ADR以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居多,分別占12.9%、27.2%,奧沙利鉑、奈達鉑其他ADR較為常見。見表3。
既往調(diào)查研究[4]顯示,2018年世界患癌人數(shù)同比增加約1808萬,死亡人數(shù)高達956萬,為延長患者生存期,抗腫瘤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抗腫瘤藥因安全范圍窄、毒性大而易出現(xiàn)嚴重ADR[5]。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上報的450例抗腫瘤藥物相關(guān)ADR病例,分析患者疾病類型、抗腫瘤藥物類別、主要ADR。從性別方面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可能與不良生活習慣、工作性質(zhì)及心理壓力等有關(guān)[6-7]。從年齡分布上看,ADR 多見于50歲及以上人群,符合惡性腫瘤發(fā)病流行病學趨勢,與既往報道[8]結(jié)果一致,可能原因包括:①中老年人群缺乏用藥常識,用藥依從性差,易出現(xiàn)ADR;②中老年人群器官功能減退,藥物吸收、代謝及排泄速度降低,加之合并基礎(chǔ)疾病,易于出現(xiàn)藥物蓄積毒性[9-10]。因此,臨床治療應考慮患者年齡,并充分結(jié)合身體素質(zhì)進行藥物治療,考慮療效、毒副作用及耐受性之間的平衡,以制訂更為合理的用藥方案。
表2 抗腫瘤藥物種類分布情況
表3 不同抗腫瘤藥物主要ADR分布[n(%)]
本研究發(fā)現(xiàn)ADR報告中以鉑類、影響核酸生物合成類為主,該類抗腫瘤藥物臨床使用廣泛,在肺癌、胃癌及惡性骨腫瘤等惡性腫瘤化療方案中不可或缺,但藥物毒性大,故出現(xiàn)ADR的可能性大[11]。鉑類抗腫瘤藥物ADR主要集中于血液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泌尿系統(tǒng)等,其中順鉑為第一代鉑類抗腫瘤藥,奈達鉑為第二代,奧沙利鉑則為第三代鉑類抗腫瘤藥[12-13]。鉑類具有細胞周期非特異性,常被用于抗腫瘤聯(lián)合治療方案以提高療效,使用頻率高,因而ADR增多。本研究得到引起ADR的前3種抗腫瘤藥物依次為順鉑、吉西他濱、奧沙利鉑,表明臨床中使用鉑類及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要密切監(jiān)測ADR。常見的ADR以骨髓移植、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居多,可能與患者原患疾病及遺傳背景有關(guān)[14-15]??鼓[瘤藥物通常對高增殖細胞無選擇性抑制,骨髓、消化道黏膜因細胞增殖活躍而更易受累[16-18]。我院使用率較高的順鉑、吉西他濱、環(huán)磷酰胺等均存在明顯骨髓抑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血小板減少、白細胞計數(shù)降低及貧血等,因此使用前后應做好血液學監(jiān)測,及時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在抗腫瘤藥物治療前后應檢查外周血象,治療前如發(fā)現(xiàn)骨髓功能尚未恢復,應考慮延遲化療時間或減量,治療后如有外周血象異常,應予以恢復血象藥物治療。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根據(jù)腫瘤患者臨床特征及藥物使用類別對ADR發(fā)生風險和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并進行個體化治療,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改善腫瘤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