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河
(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林業(yè)工作站,福建 安溪 362436)
青錢柳(Cyclocaryapaliurus),別名:搖錢樹、麻柳,為胡桃科、青錢柳屬植物。青錢柳是世界珍貴植物,也是我國珍稀樹種,僅存于中國。青錢柳為深根性樹種,主根發(fā)達,穿透能力強,在黃紅壤、紅壤里均能生長。其樹主桿挺直圓滿,材質(zhì)優(yōu)美,樹冠龐大似扇型,樹形美觀,果如銅錢,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安溪縣珍貴鄉(xiāng)土用材樹種,也是園林、人行道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1]。為了加快青錢柳的推廣種植,提高造林綠化生長效果[2],幾年來對青錢柳嫩枝扦插育苗進行了試驗研究,并總結(jié)了一套扦插繁育技術(shù),以期在生產(chǎn)中推廣應(yīng)用。
試驗地設(shè)在福建省大坪鄉(xiāng)雙美村南山,位于東經(jīng)117°9′27″、北緯25°8′35″。試驗地四面環(huán)山,無環(huán)境污染,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qū),地勢西北方向,年平均氣溫19.5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00 mm,年蒸發(fā)量1735 mm,空氣相對濕度8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723 h,四季分明,無霜期325 d。屬低山地帶,海拔550 m。育苗前屬荒山荒地,土壤為黃紅壤,林地土層深厚,土壤深暗色肥沃,試驗地屬Ⅲ類地,適青錢柳育苗。試驗扦插面積0.08 hm2。
2.2.1 穗條與圃地準備
(1)采穗。選擇2年生、生長健壯、頂芽飽滿、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子代母樹采集穗條。采穗條時應(yīng)細心,不得損傷枝條。將穗條剪成長10 cm左右,20條穗條捆成一把。將捆好的穗條放在清水里或用清水噴水濕透,放置在陰涼的地方,要防止穗條干燥,從而影響扦插后的成活率。
(2)圃地準備。圃地設(shè)置于福美村南山,此地無環(huán)境污染,交通方便,地型平坦,土壤肥沃,屬沙質(zhì)土壤,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圃地長度根據(jù)地型而定,床寬一般1.0 m左右,床高25 cm,床與床之間寬度32 cm,土壤要求黃紅壤或紅壤,床面放一層高度8 cm左右的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配方為:40%的黃心土、20%的火燒土、20%的草木灰,14%的牛大便、1%的鈣鎂磷、5%的細河沙,攪拌均勻放在床面),用木板壓實,而后噴灑清水濕透床面,并使營養(yǎng)土扎實,以備扦插。
2.2.2 穗條處理與扦插
(1) 穗條處理。穗條分別采用吲哚乙酸溶液和ABT1號生根粉溶液處理。用吲哚丁酸溶液500 PPM處理浸苗60~90 min(第1年的穗條處理60 min、第2年的穗條處理70 min、第3年的穗條處理80 min,第4年的穗條處理90 min),處理后直接扦插。用ABT1號生根粉溶液1000 PPM處理,60~90min(第1年的穗條處理60min、第2年的穗條處理70min、第3年的穗條處理80 min,第4年的穗條處理90 min)處理后直接扦插。
(2) 扦插。扦插前圃地先用0.3%高錳酸鉀消毒,消毒后再扦插。一般扦插先用筷子粘水在圃地床面土壤中鉆一個小孔,深度約5 cm左右,然后將穗條插入小孔,再用3個手指將穗條與土壤捻緊,一般扦插后穗條尾部保留5 cm左右。扦插后用清水噴灑濕透,讓穗條與圃地土壤粘在一起。
2.2.3 搭架遮陰
穗條扦插完畢后,用遮陰網(wǎng)搭棚遮陰。一般遮陰網(wǎng)棚高120 cm左右,這樣遮陰可給苗木陰涼,減少圃地水分蒸發(fā),又可保溫、保濕,促進苗木生長。
扦插后一般早晚要噴3~4次清水,若天氣炎熱1 d噴灑4~6次,要保持圃地濕度在65%以上。扦插后30 d,木質(zhì)部正要生根、萌芽,可用0.2%~0.4%的發(fā)酵人尿水噴灑,可促進苗木生長。每隔15 d左右噴灑1次。每次噴灑人尿水后,再用清水噴洗,這樣可減少苗木肥傷。施肥量可適當逐漸增加,連續(xù)噴灑幾次,即能提高苗木生長量。
一般在15~20 d拔草1次。拔草前先把苗地噴灑濕透,拔草后再噴水1次,這樣既不影響苗木生長,也可讓松動的苗與土壤緊實,促進苗木生長。
一般施0.8%的過磷酸鈣和0.1%~03%的尿素水溶液,每15~20 d施肥1次,每次施肥后,需用清水噴灑,可減少肥傷。
扦插后經(jīng)過6個月的管理,穗條萌芽生長到3~5 cm時,可將苗木移植到容器袋繼續(xù)培育。容器袋是用塑料薄膜做成的容器袋,其規(guī)格:袋子直徑為12.0 cm,高度為15.0 cm。容器袋子的營養(yǎng)土是用20%的林地表層30%的黃紅壤、20%的火燒土、10%的牛大便、10%的谷殼、7%的細河、3%的鈣鎂磷肥混合,經(jīng)過1個月左右發(fā)酵制成的有機質(zhì)肥料。容器袋中的營養(yǎng)土要裝滿壓實,然后將苗木移植在容器袋中,將容器袋子排整齊排緊。苗木移植后要噴水,確保容器袋濕潤。
3.5.1 蟲害
蟲害主要為地老虎,以幼蟲從地面將幼苗咬斷拖入土穴內(nèi)。危害嚴重時,會給幼苗造成較大的損害。防治方法為:在幼蟲發(fā)生期間,可誘殺或捕殺幼蟲;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9%敵百蟲800倍液進行地面噴灑,每隔15 d噴灑1次,一般噴灑2次就可消滅蟲害危害。
3.5.2 病害
立枯病是主要的病害,此病發(fā)生嚴重時會造成幼苗大量死亡。防治方法為:搞好土壤消毒,加強育苗管理,雨季及時排水,防止積水,一般采取預防措施,用0.5%~1.0%波爾多液噴灑,或用60%代森鋅800~9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噴灑,每隔15 d噴灑1次,一般噴灑2~3次就可消滅病原菌。若發(fā)生病害時,可用70%敵克松粉劑500倍水溶液噴施,每隔15 d噴灑1次,一般噴灑2~3次就能消滅病害侵蝕。
2015~2019年,每年在大坪鄉(xiāng)福美村南山進行青錢柳嫩枝穗條扦插育苗試驗,試驗發(fā)現(xiàn),每年扦插苗的生長苗高基本相同,苗徑粗細差不多,即苗木生長基本一致。在試驗點設(shè)臨時樣地,樣地面積20 m×20 m。按品字型各設(shè)3個樣圓,在每個樣圓內(nèi)各設(shè)3個樣點,在每個樣點內(nèi)各調(diào)查10株扦插苗,調(diào)查每株穗條伸展根系數(shù)、根系長度、穗條萌芽高度和粗度。經(jīng)過4年的扦插育苗試驗,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表1),穗條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和ABT1號生根粉處理,穗條扦插后成活率不同。其中,用ABT1號生根粉處理的插穗較吲哚丁酸處理的插穗成活率平均高11.2%,且穗條根系伸展,側(cè)根長度、細根條數(shù)、苗木萌芽高度、萌芽粗度分別較吲哚丁酸處理的穗條增加12.1%、30.4%、11.8%、11.9%。因此,插穗宜采用ABT1號生根粉處理[3~8]。
表1 青錢柳嫩枝扦插成活情況調(diào)查
穗條扦插后一段時間,穗條開始生根、萌芽形成幼苗。經(jīng)過4年的扦插試驗發(fā)現(xiàn),幼苗均生長良好。每年于扦插后的第12個月下旬,在試驗地設(shè)臨時樣點,樣點面積10 m×10 m,在樣點內(nèi)按品字型設(shè)3個小樣點,在每個樣點各抽10株幼苗,調(diào)查幼苗生長情況,調(diào)查指標有苗高、地徑和苗木保存率。調(diào)查結(jié)果見表2。從中可以看出,用ABT1號生根粉處理的插穗,其幼苗的苗高和地徑分別比吲哚丁酸處理的增加9.5%和10.7%。說明青錢柳扦插育苗穗條宜采用ABT1號生根粉處理。
表2 青錢柳嫩枝扦插苗生長情況
連續(xù)4年的青錢柳嫩枝扦插育苗試驗表明,插穗ABT1號生根粉處理后,插穗生根快,根系伸展較快,根系發(fā)達,苗木萌芽率高,苗木生長快,青錢柳嫩枝扦插育苗技術(shù)適宜在生產(chǎn)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