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工院校教師大部分來自工科院校,缺少職前正規(guī)師范教育,因此他們的課堂教學急需規(guī)范。本文從完善課堂教學理念、堅守課堂教學初心、明晰課堂教學規(guī)范三個方面,闡述教師保持課堂教學初心和規(guī)范的途徑。
關鍵詞:課堂教學理念 ? ?課堂教學初心 ? ?課堂教學規(guī)范
課 ?題: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國家安全社區(qū)平臺下的中職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編號SDQSN004,主持人亓臻)研究成果。
技工院校的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技工院校師資的來源渠道。有關數據表明,技工院校絕大部分師資來源于工科院校,他們大多缺乏較為系統(tǒng)的師范教育培訓,因此就職后存在對課堂教學方法不清楚、課堂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不規(guī)范甚至用所謂的教學新模式來掩飾自身知識不足的現象,導致課堂教學的初心與規(guī)范缺失?;诖?,本文從完善課堂教學理念、堅守課堂教學初心、明晰教師課堂教學基本規(guī)范三個方面,全面闡述保持技工院校課堂教學初心和規(guī)范的途徑。
一、當前技工院校課堂教學現狀
現代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演示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法、討論法、研究法等。其中,講授法是技工院校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并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的發(fā)展而變化,具體表現在課堂內容的創(chuàng)新上。講授法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法的“滿堂灌、填鴨式、注入式”模式,添加了部分創(chuàng)新元素,如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但總體而言,講授法仍未改變傳授知識的本質特點,還停留在教師主導的層面。
技工院校在教學中還采用了諸如慕課風暴、翻轉課堂、對分課堂、微課進課堂、混合式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基于社交平臺的線上教學等教學模式。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學模式改革,但尚未形成具有普世價值的教學模式。此外,部分技工院校在教學模式改革中,熱衷于改革和模仿,卻忽視了課堂教學的初心與規(guī)范,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僅停留在模式的形式上,尚未觸及改革的深層次問題。因此,完善課堂教學理念、堅守課堂教學初心、明晰教師課堂教學規(guī)范,成為當下技工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保持課堂教學初心和規(guī)范的途徑
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認為,教師的尊嚴和名譽主要是在課堂上獲取的。因此,教師講授好課堂知識既是天職,也是檢驗教師水平的試金石。
(一)完善課堂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應對課堂教學有敬畏之心。蔣克鑄教授一直秉承尊重、敬畏課堂的工作信念,他認為認真地傳授知識是對課堂最起碼的尊重,是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教師的教學分為“教”和“授”兩個不同的方式,“教”是教導、教育的意思,“授”含有傳授、示范、心與心溝通的意思。其次,教師對待課堂應有期待感和興奮感,在課堂教學中要有表現欲。課堂教學是教師充分發(fā)揮個人教學魅力、展現個人教學風格、傳遞個人學識的途徑。教師只有充滿了期望和表現欲,才能飽含激情地開展課堂教學,實現教學效能的最大化。
(二)堅守課堂教學初心
面對當下高等教育的浮躁氛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教育教學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做到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當前,有的學校將技工教育視為就業(yè)教育,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的學校扭曲了技工教育的本質屬性,將技工教育教學辦成了普通高中教育;有的學校將技工教育視為在校理論知識學習和企業(yè)頂崗實習的簡單疊加。
以技工院校課堂教學為例,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時,要依據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實現多種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緊緊抓住課堂這個“牛鼻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三個“堅持”,一是要堅持遵循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和原則,即教學過程中要堅持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啟發(fā)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鞏固性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科學性與思想性統(tǒng)一原則、發(fā)展性原則等。二是要堅持改革與創(chuàng)新,即堅持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方法、堅持吸收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堅持潛心課堂教學。三是要堅持初心,即堅持給學生提供一個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學會做人的課堂。
(三)明晰課堂教學基本規(guī)范
課堂教學具有其內在的邏輯結構和基本規(guī)范,不管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式組織教學過程,都必須注重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范,即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空間”特性和時間特點。
1.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是開展教學的前提和手段。上課前師生的互致問候,上課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手勢與眼神等,都具有組織教學的作用。因此,可以將組織教學視為教學的預準備。
2.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復習導入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
3.提出新課的目標和學習要求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即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依據學生能力的差距和范圍,教師適時提供“腳手架”,幫助學生學習知識與發(fā)展能力。
4.講授新課或師生互動
講授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依據自己的教學思想、經驗、特長,學生的水平,教學內容的特點,具體的教學情境和實際的教學條件等來確定教學方法。這是一個能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創(chuàng)新過程。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指出:“最有效、包羅萬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種教學方法就其本質來說都是相對辯證的,既有優(yōu)點又有缺點,都可能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而解決另一些問題則無效,這是普遍的教學原則?!币虼耍瑳]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千“課”一面。但要注意這一過程中的“講”與“動”。教師“講”,就是必須精講,而且要會講,講什么、怎么講、重點如何落實、難點如何突破、問什么、怎么問都要考慮到;學生“動”,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這些都需要教師精心設計。
5.教學小結
教學小結既是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學生由于受到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對教材的結構性、系統(tǒng)性把握往往不到位。一節(jié)課或一個課題結束后,教師必須通過小結,幫助學生快速歸納總結提高,這也是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有效途徑。
三、小結
技工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教學過程具有跨界性特征,因此要求其教育教學過程不應局限于理論課堂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或單純的教學規(guī)范,應根據技工教育的特征,實現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教學的結合、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教學的結合、規(guī)范教學與多元化教學的結合。作為一名技工院校教師,在充分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的前提下,應在課堂教學中堅守課堂教學初心,依據教育教學規(guī)律,遵循課堂內在的邏輯結構和基本規(guī)范,為學生提供一個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學習環(huán)境。
(作者單位:萊蕪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