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娟
(河南省太康縣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河南太康461400)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與宮頸炎發(fā)病存在密切關(guān)系,宮頸炎伴HPV感染易發(fā)展成為宮頸癌,嚴重危害育齡女性的身體健康。目前,臨床主要以電凝、激光等物理手段進行治療,但患者存在炎癥因子水平下降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情況,且病情易反復(fù)。本研究選取91 例宮頸炎伴HPV 感染患者,旨在分析核異消顆粒聯(lián)合替硝唑?qū)m頸炎伴HPV 感染患者免疫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按隨機數(shù)表法將我院2019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就診的91 例宮頸炎伴HPV 感染患者分為對照組(46 例)和觀察組(45 例)。對照組年齡25~47 歲,平均(30.98±9.32)歲;病程2~22 個月,平均(15.65±3.99)個月;治療時間1~22 個月,平均(13.6±1.25)個月。觀察組年齡26~52 歲,平均(31.74±9.95)歲;病程3~25 個月,平均(16.71±4.12)個月;治療時間3~25 個月,平均(14.04±1.3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基礎(chǔ)干預(yù):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忌食辛辣食物,停止性生活。
1.2.2 對照組:采用替硝唑片進行治療,每次1g,每日1 次,持續(xù)治療1 個月。
1.2.3 觀察組:采取替硝唑聯(lián)合核異消顆粒治療,替硝唑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核異消顆粒(由明礬30g,黃柏20g,半枝蓮、木賊草各15g,沒藥。冰片各6g,蜈蚣4g,莪術(shù)3g 組成)磨成粉,并加水攪拌成糊狀,敷于宮頸處,每2d 更換一次藥物,每月敷10 次左右,持續(xù)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根據(jù)中醫(yī)證候積分評估療效:治愈:即證候積分減少率≥95%,證候基本消失;顯效:證候積分減少率為70%~94%,證候改善;有效:證候積分減少率為30%~69%,證候有所改善;無效:證候積分減少率<30%[4]。將痊愈、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
1.3.2 檢測指標:于治療前、治療1 個月于清晨在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1 在離心半徑為15 cm 的離心機中離心10 min,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敏C 反應(yīng)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CD4+、CD8+、CD4+/CD8+水平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運用SPSS 24.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臨床療效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免疫指標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內(nèi)治療前和治療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臨床療效:觀察組治愈23 例,顯效12 例,有效8 例,無效2 例,總有效率為95.66%;對照組治愈16 例,顯效11 例,有效10 例,無效9 例,總有效率為80.43%。觀察組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80.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4.894,P=0.027)。
2.2 免疫指標:兩組治療前CD4+、CD4+/CD8+、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CD4+、CD4+/CD8+、CD8+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CD4+、CD4+/CD8+、CD8+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1。
2.3 炎癥因子水平:兩組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水平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免疫指標水平對比 (±s)
表1 免疫指標水平對比 (±s)
注:與同組治療前,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CD4+/% CD4+/CD8+ 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21.89±2.18 30.64±2.84ab 0.74±0.14 1.20±0.16ab 18.14±1.71 25.82±1.96ab對照組 46 21.74±2.08 25.79±2.57a 0.75±0.15 0.89±0.15a 18.10±1.65 22.15±1.78a組別 n
表2 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s)
表2 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TNF-α IL-6 hs-CR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34.84±4.12 21.36±2.25ab 26.23±5.79 15.68±3.51ab 6.45±1.38 2.86±0.82ab對照組 46 33.68±4.68 26.53±2.73a 26.38±5.98 20.34±4.56a 6.51±1.53 3.76±0.95a組別 例數(shù)
宮頸炎發(fā)病機制除了各種病原體對宮頸上皮細胞的直接侵入及損傷外,也與免疫因子的參與密切相關(guān)。在生理條件下,多種細胞因子在機體內(nèi)相互影響,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但在病理狀態(tài)下,病變部位陰道分泌物中可發(fā)現(xiàn)細胞因子表達異常,說明免疫狀態(tài)的改變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影響[2]。有研究表明,當HPV 感染機體后,T 淋巴細胞亞群中CD4+、CD8+平衡被打破,可抑制非特異性免疫反應(yīng),并使特異性免疫被激活,加重疾病進展[3-4]。常規(guī)治療宮頸炎伴HPV 感染多采用抗菌藥物。替硝唑可抑制HPV 病毒DNA 的合成,起到殺菌作用,尤其對厭氧菌作用較好,但單獨使用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復(fù)發(fā),病情遷延不愈。
中醫(yī)學(xué)認為,宮頸伴HPV 感染主要病機為正虛邪實,外邪侵襲胞門,可因過度勞累、飲食不節(jié)、多產(chǎn)久病、房室所傷等致氣血虧損,濕熱及瘀毒乘機而入,氣血淤阻,體內(nèi)濕毒逐漸積累,而使沖任受損[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IL-6、TNF-α、hs-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宮頸炎伴HPV 感染采取核異消顆粒聯(lián)合替硝唑治療效果確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應(yīng)水平。原因在于核異消顆粒為多種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祛濕、通絡(luò)解毒之效[6]。方中明礬味酸澀,可奏解毒止血、止癢燥濕之效;黃柏歸膀胱、腎經(jīng),可奏清熱解毒、除蒸瀉火之效;木賊草味甘性平,可奏止血退翳、散熱疏風(fēng)之效;半枝蓮可奏解毒清熱之效;冰片可奏清熱止痛之效;蜈蚣可奏散結(jié)通絡(luò)、攻毒止痛之效;莪術(shù)味辛苦,可奏消積破血、行氣止痛之效[7]。現(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明礬還具有抗陰道滴蟲、抗菌收斂的作用,黃柏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木賊草具有廣泛的體外抑菌作用,并對病毒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半枝蓮具有抑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冰片具有防腐止痛的作用,高濃度冰片還具有抑制多種細菌的作用,蜈蚣具有抗炎、抗腫瘤的作用,莪術(shù)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8-9]。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發(fā)揮協(xié)同效果,可有效降低宮頸炎伴HPV 患者炎癥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核異消顆粒聯(lián)合替硝唑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癥反應(yīng),提高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