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佩云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應注重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把握語文的內(nèi)涵,感受文學的魅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師能夠更新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指導,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找到創(chuàng)作的感覺。
語言是人們傳達思想情感的符號,能夠讓人們快速了解彼此的想法。寫作是一種含蓄的情感宣泄,能夠讓人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積累和拓展的關鍵時期,如何能夠幫他們有效提升寫作能力,豐富其語言和情感積累,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帶給學生一定的新鮮感,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作文質量。作為一名教師,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作文教學進行分析,并進行以下論述。
一、借助語文課本開展作文實踐教學
對于初中作文教學,教師不能僅僅依靠專題教學和訓練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在平時的課本教學中逐漸梳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學習課文語言的表達方式、寫作邏輯、細節(jié)描寫、論證描寫等內(nèi)容。課本是很好的寫作指導書籍,也是學生語文課學習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借助課文的講解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提點,讓學生慢慢積累寫作的思想和寫作的方式,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到專業(yè)的語文知識,還能逐漸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實現(xiàn)促進學生綜合成長的目標。
比如,鄭振鐸的《貓》敘述了一家人養(yǎng)貓的經(jīng)過,真切表現(xiàn)了作者當時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清新樸素的文筆將貓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以貓為線索體現(xiàn)了作者起伏的情感,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心情,學習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在文章的講解中梳理文章的主線,讓學生學習作者描寫動物的方式和體現(xiàn)情感的方式,在學習課本文章的同時逐漸積累寫作能力。每個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養(yǎng)小動物的經(jīng)歷,這篇文章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看到作者是如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的,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作者的寫作方式創(chuàng)作,逐漸讓學生熟悉寫作的順序和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寫作資源
現(xiàn)代的學生缺少觀察生活、積累素材、體會情感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時很刻板,缺少拓展性思維和思考的能力,這對寫作的開展極為不利。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需要一些事實對文章進行填充,因此教師需要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學生開拓思維、積累素材,將所見所思進行記錄。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資源和素材,帶動學生的情緒,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比如,教師在進行“學習抒情”的作文訓練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生動的視頻,可以是山川的雄偉、黃河的壯闊,也可以是一些感人的故事。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內(nèi)心產(chǎn)生波瀾。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趁熱打鐵,及時將自己的情感記錄下來,這樣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讓學生逐漸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學生喜愛多媒體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借此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逐漸提升寫作能力。
三、借助微作文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語言的凝練性
微作文是近幾年新出現(xiàn)的作文形式,通過一個問題或論點讓學生進行論述,有一定的字數(shù)限制。微作文主要考查學生語言的精練性,讓學生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進行寫作。這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能力的突破,避免寫作流水賬。初中階段要訓練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而微作文中具有論述類的題目,因此教師需要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拓展邏輯論述的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簡潔精煉的語言。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辯論賽來進行議論文寫作訓練,給學生提出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論題,讓學生選擇自己認同的論點進行辯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辯論比拼,借助活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增強語文課的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而且還能讓學生明確議論文論點和論據(jù)的關系,逐漸積累素材,凝練語言,理清寫作思路,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微作文寫作指導,加深學生的印象,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學生積累和學習的關鍵時期,教師應運用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從多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將所學內(nèi)容運用到寫作中,降低寫作的難度,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